圖片命名處理過程中的腦電變化及其空間溯源定位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9:57
目的探討高密度腦電圖及其溯源定位技術研究視覺語言處理加工過程,構建視覺語言處理的時空間網絡,闡述大腦對圖片信息的動態(tài)處理。方法本研究入組30例正常志愿受試者,均完成靶刺激和背景刺激記錄。剔除數據記錄不佳者,實際數據分析23例,分為靶刺激組和背景刺激組,每組均為23例。使用無創(chuàng)256導聯高密度腦電圖監(jiān)測圖片命名任務,分析事件相關電位和γ波小波,利用任務腦電信息與背景刺激有顯著相關時間段的腦電數據進行溯源定位分析。結果事件相關電位分析:圖片命名任務處理過程早期在100 ms和170 ms處出現峰值電位,295ms和550~640 ms時段腦電數據目標刺激與背景刺激時段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腦電γ波小波分析顯示波段35~45 Hz、時段350~400 ms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時間段溯源定位研究提示:在100 ms、170 ms、295ms、350~400 ms和550~640 ms時段,分別發(fā)現雙側頂下小葉參與視覺信息的整合過程、雙側前顳葉參與概念的提取過程,左側前顳葉和左側頂下小葉協(xié)同對詞意表征進行處理、左側緣上回與島蓋部進行了語音編碼、Bro...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和入選標準
1.2 數據采集
1.3 刺激模式
1.4 數據預處理和分組
1.5 溯源定位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試驗數據鑒定
2.2 ERP電位分析
2.3 時頻γ波分析
2.4 溯源定位結果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4906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和入選標準
1.2 數據采集
1.3 刺激模式
1.4 數據預處理和分組
1.5 溯源定位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試驗數據鑒定
2.2 ERP電位分析
2.3 時頻γ波分析
2.4 溯源定位結果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49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7549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