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陰潤腸方對慢傳輸型便秘模型大鼠Cajal間質細胞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養(yǎng)陰潤腸方對慢傳輸型便秘模型大鼠Cajal間質細胞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慢傳輸型便秘 養(yǎng)陰潤腸方 Cajal間質細胞
【摘要】:目的觀察養(yǎng)陰潤腸方對慢傳輸型便秘模型大鼠結腸Cajal間胞的影響,探討其通便的機制。 方法隨機將32只SD大鼠分為造模組(24只)及正常對照組(6只),正常對照組給予蒸餾水灌胃,造模組采用大黃遞增灌胃法制作慢傳輸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莫沙必利組、養(yǎng)陰潤腸方組、自然恢復組。模型組及正常對照組予以一期處死,并采用活性炭灌胃法檢測結腸傳輸功能、觀察結腸內存留糞便粒數、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c-kit基因表達的變化。其他組繼續(xù)給予相應干預措施干預30d,之后檢測上述指標。 結果模型組結腸內存留糞便粒數較正常組多(P0.01),養(yǎng)陰潤腸方組及莫沙必利組結腸內存留糞便粒數較模型組少(P0.01);模型組較正常組碳末推進率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莫沙必利組及養(yǎng)陰潤腸方組碳末推進率明顯升高(P0.01),而自然恢復組與模型組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c-kit mRNA表達水平較正常組明顯降低(P0.01),恢復組與模型組比較,有恢復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養(yǎng)陰潤腸方組及莫沙必利組均有所改善(p0.01,p0.05),但莫沙必利組較養(yǎng)陰潤腸方組表達水平低(P0.05),莫沙必利組較恢復組表達量有所增高,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養(yǎng)陰潤腸方具有較好的增強慢傳輸型便秘大鼠的結腸傳輸功能,其通便機制可能為通過促進Cajal間質細胞的再生及修復而達到促進腸動力,從而實現通便的作用。
【關鍵詞】:慢傳輸型便秘 養(yǎng)陰潤腸方 Cajal間質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32;R259
【目錄】:
- 目錄5-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前言9-10
-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10-21
- 1 祖國醫(yī)學對慢傳輸型便秘的認識10-12
- 1.1 古代文獻中對便秘的病名記載10
- 1.2 祖國醫(yī)學對便秘的病因病機認識10-12
- 1.3 祖國醫(yī)學對便秘治療的認識12
- 2 現代醫(yī)學對慢傳輸型便秘的認識12-21
- 2.1 STC發(fā)病機制13-17
- 2.1.1 Cajal間質細胞(ICC)功能異常13-14
- 2.1.2 腸神經病變14-15
- 2.1.3 胃腸激素分泌異常15
- 2.1.4 腸水通道蛋白表達異常15-16
- 2.1.5 精神心理障礙16
- 2.1.6 其他因素16-17
- 2.2 STC的治療選擇與評價17-21
- 2.2.1 STC的治療選擇17-19
- 2.2.2 STC治療存在的問題與展望19-21
- 第二部分 實驗研究21-32
- 1 材料和方法21-26
- 1.1 實驗動物21
- 1.2 主要實驗藥物及儀器21-23
- 1.2.1 實驗藥物及試劑21-22
- 1.2.2 實驗儀器22
- 1.2.3 主要試劑及藥物的配制22-23
- 1.3 造模方法23
- 1.4 實驗分組及處理方法23-24
- 1.5 標本采集24
- 1.6 觀察指標24-26
- 1.6.1 一般情況觀察24
- 1.6.2 大鼠糞便含水量的變化24
- 1.6.3 結腸存留糞便粒數24
- 1.6.4 碳末推進試驗檢測腸道傳輸功能24
- 1.6.5 實時定量PCR檢測c-kit24-26
- 1.7 數據分析及統計26
- 2 實驗結果26-32
- 2.1 一般情況26
- 2.2 大鼠糞便含水量的變化26-29
- 2.3 結腸存留糞便粒數29
- 2.4 碳末推進試驗檢測腸道傳輸功能29-30
- 2.5 實時定量PCR檢測c-kit mRNA30-32
- 第三部分 討論32-39
- 3.1 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32-34
- 3.2 慢傳輸便秘模型建立的方法和評定標準34
- 3.3 養(yǎng)陰潤腸方的特點分析34-35
- 3.4 本次實驗結果的討論35-36
- 3.5 本次實驗的意義和不足36-37
- 3.6 本次實驗對后續(xù)研究的思考37-38
- 3.7 本次實驗的初步結論38-39
- 參考文獻39-4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44-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紅艷;賀平;;功能性便秘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8年06期
2 楊向東;楊玉剛;;結腸癱瘓癥的神經病因學探討[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9年01期
3 汪泳,張方信,令曉玲,石向群;大鼠結腸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達與分布[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4 童衛(wèi)東;慢傳輸型便秘腸神經系統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1999年04期
5 焦俊;張?zhí)m花;曾曦;徐勝生;馬啟玲;;正常人及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動力學與胃腸激素的關系[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吳本升;陳玉根;吳霜;侯孝濤;;養(yǎng)陰潤腸方治療慢性傳輸型便秘32例[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曹俊嶺,陳剛正,任漢陽,張瑜,薛春苗;火麻仁油對復方地芬諾脂致便秘模型小鼠血清及腦NO及胸腺組織學的影響[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賈后軍;童衛(wèi)東;劉寶華;;胃腸道Cajal間質細胞與干細胞因子/c-kit信號途徑關系[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年02期
9 張燕;李紅巖;郭伶俐;孫令軍;;大黃對大鼠結腸動力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張?zhí)m花,焦俊,郭曉山,曾曦,馬啟玲;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動力與胃腸激素的關系[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5年01期
,本文編號:8493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84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