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細胞壞死及其信號通路
本文關鍵詞:程序性細胞壞死及其信號通路
【摘要】:細胞凋亡曾被認為是唯一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而壞死是不受信號調控的。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某些類型的細胞壞死也可受到信號分子的調控,稱為程序性細胞壞死,并發(fā)現(xiàn)其在免疫功能調控、炎癥、感染性疾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對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形態(tài)特征和信號轉導通路及其與免疫系統(tǒng)功能、炎癥反應的關系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作者單位】: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教育部/衛(wèi)生部醫(y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程序性細胞壞死 信號通路 炎癥反應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0217)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2ZR1426400)
【分類號】:R329.2
【正文快照】: 早在19世紀,人類對細胞死亡的形態(tài)學就進行 凋亡和不受信號調控的細胞壞死。1988年有學者了初步研究,但直到1964年Lockshin等才提出了 發(fā)現(xiàn),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由腫瘤壞死因子a(tumor“程序性細胞死亡”的概念⑴。20世紀70年代早 necrosis factor TNF-a)引起的細胞死亡中,細胞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瞿全新;糜若然;;TLR3在宮頸抗病毒免疫及宮頸病變中的作用[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3年06期
2 任嬌;孫惜時;田憬若;談甜甜;崔桂友;;大豆異黃酮對內皮細胞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大豆科學;2014年01期
3 Ling Zhang;Cheng-Cai Wang;;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macrophages in infec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4年02期
4 梁清儀;王心儀;孫冬捷;嚴繼舟;;兩個Sox9基因在斑馬魚胚胎發(fā)育和成體性腺中的動態(tài)表達特征[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4年07期
5 梅玫;申兵冰;趙洪雯;余榮杰;李斂;吳雄飛;;瞬時受體電位通道M7和程序性壞死標志物RIP1在大鼠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表達及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16期
6 吳曄;駱雪萍;吳呈霖;張雪;;TLR2和TLR4在大鼠光滑念珠菌肺部感染中的表達及意義[J];重慶醫(yī)學;2014年30期
7 Kai Dong;Zi-Cheng Zhu;Feng-Hua Wang;Gen-Jie Ke;Zhang Yu;Xun Xu;;Activation of autophagy in photoreceptor necroptosis after experimental retinal detach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年05期
8 鄒秀芬;牛麗麗;金鎖欽;;S1PR1介導細胞因子釋放的信號通路的數(shù)學建模及其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9 李郭錦;張路;穆長征;宋小峰;郭敏;;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程序性壞死的形態(tài)學觀察[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3年10期
10 馬俊;艾榮;;小兒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代償性抗炎癥反應綜合征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關系[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0年S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晨;殷s,
本文編號:8117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81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