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shù)鑒定臨床非典型細菌
發(fā)布時間:2017-06-10 21:08
本文關(guān)鍵詞:應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shù)鑒定臨床非典型細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shù)應用于微生物實驗室傳統(tǒng)方法鑒定可靠率低或無法鑒定的15株實驗細菌,作為細菌常規(guī)鑒定手段的必要補充。 方法:選擇我院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保存的5株標準菌株驗證實驗方法的準確性后,收集實驗室常規(guī)方法不能準確鑒定的實驗細菌15株(涵蓋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陽性桿菌及革蘭陰性桿菌),,提取DNA模板,通用引物PCR擴增16S rRNA基因片段,擴增產(chǎn)物由華大基因測序公司測序,將16S rRNA基因序列與GENBANK數(shù)據(jù)庫中16S rRNA序列進行同源比對分析后,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5%~99%之間定義為同屬細菌,大于等于99%則定義為同種細菌。 結(jié)果:在15株實驗細菌中,有14株菌(93.3%)的16S rRNA基因序列與GENBANK數(shù)據(jù)庫16S rRNA序列同源性達99%以上,成功鑒定到種的水平,包括鼻疽諾卡菌,大腸埃希菌,阿爾萊特葡萄球菌,脆弱擬桿菌,弗氏檸檬酸桿菌,短小芽孢桿菌,河流漫游球菌,極小短小桿菌,伴放線凝聚桿菌,毗鄰顆粒球菌;1株菌(6.6%)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為97%,鑒定到屬的水平,歸屬于短狀桿菌屬。 結(jié)論:對于微生物實驗室利用傳統(tǒng)方法無法準確鑒定的細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shù)鑒定具有準確、快速及簡便的特點,可適用于臨床非典型菌、少見菌以及新型細菌的鑒定。
【關(guān)鍵詞】:16S rRNA 核糖體 細菌 鑒定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72
【目錄】:
-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實驗材料11-12
- 實驗方法12-13
- 實驗結(jié)果13-15
- 討論15-19
- 全文總結(jié)19-20
- 參考文獻20-23
- 文獻綜述23-29
- 參考文獻27-29
- 致謝29-3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30-3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仲興;張新華;;乏養(yǎng)球菌與顆粒鏈菌感染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王蓉美;蔡慶;高和;隋東江;張虎;馬文杰;張波;;采用PCR與RFLP方法快速診斷細菌感染[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年12期
3 李建標,郭兆彪,林萬明;脆弱擬桿菌DNA探針在臨床上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1年02期
4 汪峰;劉彩林;廖亞龍;汪月;孫自鏞;;應用16S rRNA寬范圍聚合酶鏈反應快速檢測臨床無菌體液感染[J];檢驗醫(yī)學;2011年12期
5 張媛;張媛媛;李振軍;萬康林;;諾卡氏菌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2年06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應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術(shù)鑒定臨床非典型細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98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4398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