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多孔鈦金屬植入物不同孔隙率對骨長入影響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30 04:09
目的:通過動物實驗探討3D打印多孔鈦金屬植入物不同孔隙率對骨長入的影響。方法:18只健康新西蘭兔隨機分為A、B、C組,各6只。利用3D打印技術制備3種孔隙率的多孔鈦板:A組35%,B組55%,C組75%,分別將多孔鈦板植入兔股骨干置板區(qū)域。于術后第4、16周取股骨干標本進行X線片、大體觀察和組織學觀察,比較3組新生骨形成率。結果:術后4周,各組鈦板周圍及與骨面間可見纖維組織,未見明顯骨痂形成,X線片見部分鈦板與骨面有間隙;術后16周,各組鈦板周圍及與骨面之間有新骨形成連接,個別鈦板被骨痂包裹,X線片見鈦板與骨面貼合緊密。組織學觀察:A組鈦板邊緣有新骨生成,但中間孔隙內(nèi)僅有少量骨組織長入;B組鈦板孔隙內(nèi)部分骨組織長入,但與鈦板之間存在一定縫隙;C組鈦板孔隙間新骨長入密度較高,且與鈦板結合緊密。3組新生骨形成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A組均明顯低于B、C組(P<0.01),B組亦明顯低于C組(P<0.01)。結論:3D打印多孔鈦板的孔隙結構,可以允許新生骨長入;不同孔隙率影響3D打印鈦金屬植入物的新生骨長入效果,75%孔隙率較35%、55%更有利于骨長入,可與經(jīng)...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方法
1.2.1 兔股骨干模型的重建及打印
1.2.2 多孔金屬鈦板的設計
1.2.3 實驗動物建模
1.2.4 實驗標本取材與處理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實驗兔大體觀察結果
2.2 實驗兔影像學觀察結果
2.3 組織學觀察
3 討論
本文編號:399836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方法
1.2.1 兔股骨干模型的重建及打印
1.2.2 多孔金屬鈦板的設計
1.2.3 實驗動物建模
1.2.4 實驗標本取材與處理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實驗兔大體觀察結果
2.2 實驗兔影像學觀察結果
2.3 組織學觀察
3 討論
本文編號:39983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9983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