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后處理對心肌缺血/復灌損傷的影響及線粒體滲透性轉換機制的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2-07-11 18:44
心肌缺血/復灌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肌損害現象,目前仍然缺少有效的干預措施,臨床危害較大。研究表明缺血預處理或遠距預處理具有減輕心肌缺血/復灌損傷、保護心肌的作用,但由于心肌缺血的不可預見性及預處理的創(chuàng)傷性,使得這些預處理保護心肌措施在臨床上難以實際運用。遠距后處理將遠距預處理的無創(chuàng)傷性和缺血后處理的事后保護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解決了兩者在操作時機選擇的問題,而且沒有缺血后處理需要有創(chuàng)性操作的缺點,因而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前景。因此,深入研究缺血/復灌損傷及遠距后處理保護的機制、根據該機制或靶點尋找新的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心肌缺血/復灌后,主要因為激發(fā)細胞氧化應激和鈣穩(wěn)態(tài)失衡,導致細胞凋亡,加重組織損傷。在細胞凋亡發(fā)生過程中,線粒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具有關鍵作用。已有研究發(fā)現缺血預處理或遠距預處理等保護措施具有減輕缺血再灌注組織氧自由產生,減輕細胞凋亡作用;線粒體滲透性轉換孔關閉時具有減輕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因此,我們認為遠距后處理保護措施可能通過線粒體靶點來抑制細胞凋亡,保護組織缺血/復灌損傷的。本研究分別用動物實驗和分離心肌線粒體等方法,...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文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實驗材料
3. 實驗方法
3.1 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結扎致大鼠心肌缺血/復灌損傷模型
3.2 實驗分組及操作
3.3 指標測定
3.4 心肌組織線粒體分離
3.5 采用RT-PCR 方法檢測Bax 和Bcl-2 mRNA 表達
3.6 統(tǒng)計學處理
4. 結果
5. 討論
6. 結論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缺血后處理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 劉勝輝,楊新春,范謙.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7(08)
[2]肢體缺血后處理對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 李春梅,張興華,馬曉靜,羅曼,劉旭杰,王國棟.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12)
[3]肢體與心肌缺血后處理對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對比研究[J]. 張興華,李春梅,馬曉靜,羅曼.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6(12)
[4]缺血再灌注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及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研究[J]. 吳青,陶宏凱,陶大昌,閆新林,李巧云,周祖玉.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4(11)
[5]大豆異黃酮對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損傷的保護作用[J]. 馬善峰,方迎艷,關宿東,汪思應.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04(03)
[6]自由基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作用的實驗性研究[J]. 王立金,王慧,方玉榮,汪思應. 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04(02)
[7]兔實驗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與心肌細胞凋亡的關系[J]. 李國營,劉靖,田素民,于連發(fā),郭志坤. 解剖學研究. 2004(01)
[8]用PCR技術從cDNA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長片段[J]. 汪思應,鄭紅,程潔,余科科,許望翔,李俊. 安徽醫(yī)藥. 2003(01)
[9]Mitochondrial Ca2+ transport and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and mitochondrial energetic status[J]. 黃行許,翟大勇,黃有國,楊福愉.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0(05)
[10]Bcl-2基因家族與細胞凋亡和皮膚腫瘤[J]. 方紅,孫國均. 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0(03)
本文編號:3658681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文縮略詞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實驗材料
3. 實驗方法
3.1 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結扎致大鼠心肌缺血/復灌損傷模型
3.2 實驗分組及操作
3.3 指標測定
3.4 心肌組織線粒體分離
3.5 采用RT-PCR 方法檢測Bax 和Bcl-2 mRNA 表達
3.6 統(tǒng)計學處理
4. 結果
5. 討論
6. 結論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缺血后處理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 劉勝輝,楊新春,范謙.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7(08)
[2]肢體缺血后處理對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 李春梅,張興華,馬曉靜,羅曼,劉旭杰,王國棟.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12)
[3]肢體與心肌缺血后處理對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對比研究[J]. 張興華,李春梅,馬曉靜,羅曼.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6(12)
[4]缺血再灌注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及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研究[J]. 吳青,陶宏凱,陶大昌,閆新林,李巧云,周祖玉.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4(11)
[5]大豆異黃酮對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損傷的保護作用[J]. 馬善峰,方迎艷,關宿東,汪思應.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04(03)
[6]自由基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作用的實驗性研究[J]. 王立金,王慧,方玉榮,汪思應. 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04(02)
[7]兔實驗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與心肌細胞凋亡的關系[J]. 李國營,劉靖,田素民,于連發(fā),郭志坤. 解剖學研究. 2004(01)
[8]用PCR技術從cDNA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長片段[J]. 汪思應,鄭紅,程潔,余科科,許望翔,李俊. 安徽醫(yī)藥. 2003(01)
[9]Mitochondrial Ca2+ transport and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and mitochondrial energetic status[J]. 黃行許,翟大勇,黃有國,楊福愉.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0(05)
[10]Bcl-2基因家族與細胞凋亡和皮膚腫瘤[J]. 方紅,孫國均. 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0(03)
本文編號:3658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6586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