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缺血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23 15:19
目的探討肢體缺血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方法將32只Wistar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SO)、肝臟缺血再灌注組(IR)、肝臟缺血預處理組(IPC+IR)和肢體缺血預處理組(LIPC+IR)。觀察術后各組大鼠血液中炎癥因子(IL-6,TNF-α)及氧化應激水平的差異;同時觀察各組大鼠術后生存率及肝臟酶學水平的差異。結果 LIPC組及IPC組大鼠術后血清AST、ALT均較IR組明顯降低,術后第7天存活率較IR組明顯提高,術后血清TNF-α、IL-6均較IR組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IPC組與IPC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ICP及ICP組大鼠術后體內MDA水平均較IR組降低,SOD水平均較IR組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肢體缺血預處理能減輕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可能與減輕肝臟氧化應激水平有關。
【文章來源】: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9,25(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動物模型的構建
1.2 標本采集及指標檢測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各組大鼠術后肝臟生化指標及第7天存活率情況
2.2 各組大鼠術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2.3 各組大鼠術后體內氧化應激水平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J]. 李偉男,彭慈軍,舒德軍,梅永,李雄雄,謝萬桃.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22)
本文編號:3358113
【文章來源】: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9,25(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動物模型的構建
1.2 標本采集及指標檢測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各組大鼠術后肝臟生化指標及第7天存活率情況
2.2 各組大鼠術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2.3 各組大鼠術后體內氧化應激水平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J]. 李偉男,彭慈軍,舒德軍,梅永,李雄雄,謝萬桃.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22)
本文編號:33581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358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