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鼠小肝綜合征模型的建立和肝細胞再生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7-04-26 22:13
本文關鍵詞:裸鼠小肝綜合征模型的建立和肝細胞再生特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肝大部切除術建立裸鼠小肝綜合征模型。通過生存曲線、肝功能檢測、肝臟活檢及病理學檢測,對模型進行評價。探討小肝綜合征模型建立的方法、可行性、條件及其肝細胞再生特性。方法:先取10只裸鼠進行肝臟解剖,對其進行在體及離體肝臟解剖學觀察。了解肝臟解剖結(jié)構(gòu)、裸鼠肝臟與體重的百分比和各肝葉占肝臟的比重。制定肝葉切除方法,熟練肝大部切除術。將40只幼齡裸鼠(5周齡,體重22.3±1.8g)隨機分為4組,每組10只,進行不同比例的肝部分切除術。分別為組1:切除25%肝組織;組2:切除50%肝組織;組3:切除75%肝組織;組4:切除80%肝組織。觀察裸鼠術后的生存狀況、生存時間(d),統(tǒng)計其生存曲線;手術前1h和手術后1、4、7、14、21、28d各組裸鼠經(jīng)心臟穿刺取血0.1ml,測定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總膽紅素(total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值。術中切除的正常肝組織及手術后2、7、28、60d時行裸鼠肝組織活檢(死亡裸鼠及時尸解和肝組織標本取檢),行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病理組織學光鏡觀察;同時,標本行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免疫組化檢測。組間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檢驗水準а=0.0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果:①裸鼠肝臟大致分為六葉,約占體重的(3.63±0.05)%,其中左葉占肝臟比例為(38.44±0.41)%,中葉占(26.44±0.59)%,三角葉占(14.08±0.33)%,,尾狀葉占(11.84±0.53)%,右上葉占(3.49±0.28)%,右下葉占(5.71±0.22)%。②組1、2、3、4裸鼠術后60d存活率分別為100%、100%、70%和20%。③肝組織大體觀察:術前裸鼠肝臟色澤紅潤,質(zhì)地柔軟。肝葉切除術后死亡裸鼠進行解剖尸檢可見剩余肝臟組織色澤黃,呈淤膽狀態(tài),不同程度的脂肪變性,淤血腫脹,體積增大,質(zhì)地較正常肝組織稍硬,腹腔可見少量腹水。術后第2d,組1、2肝組織色澤紅潤,質(zhì)地軟;組3、4術后肝組織顏色稍暗,質(zhì)地稍硬,其中組4腹腔中有少量腹水。術后第7d,組1、2肝組織紅潤,質(zhì)地柔軟,肝臟組織體積再生;組3、4可見肝臟組織顏色較之前紅潤,質(zhì)地較正常肝組織稍硬,但有部分裸鼠殘留肝組織外觀有脂肪肝樣變化。術后28d可見組1、2、3、4肝臟組織體積幾乎與術前肝臟體積相等,組3、4肝臟組織顏色較之前紅潤,質(zhì)地柔軟。術后第60d處死裸鼠后切取肝臟,可見各組肝臟體積較術前明顯增大,重量較術前平均值增加,肝重占比明顯增加。④組1術前、術后ALT、AST、IBIL值無明顯變化。組2術后1d ALT、AST、IBIL均輕度升高,術后第4d逐漸下降,術后第7d成穩(wěn)定狀態(tài)。術后第1d,組3、4裸鼠ALT、AST、IBIL值均明顯升高。組4ALT達到520.42±28.35U/L、AST447.10±56.45U/L、TBIL9.10±0.35umol/L。術后第1d,組3、4ALB值明顯下降,組4裸鼠ALB最低,為32.42±1.83U/L。⑤HE染色:術前所取得正常肝臟組織行HE染色示:中央靜脈清晰,肝細胞胞質(zhì)及胞核清晰,無炎細胞浸潤。組1、2術后第2d獲取的肝組織標本HE染色顯示:中央靜脈輕度淤血,間質(zhì)稍水腫、肝細胞漿疏松,中央靜脈和肝竇輕度擴張,匯管區(qū)有少量炎細胞浸潤;術后第60d基本恢復正常肝臟組織結(jié)構(gòu)。組3術后第2d肝臟活檢HE染色示:中央靜脈中度淤血,間質(zhì)水腫,竇內(nèi)有明顯的血栓形成,散在的肝細胞壞死,少量細胞空泡化,匯管區(qū)存在較多炎細胞浸潤。術后60d可見肝竇稍擴張,胞質(zhì)及細胞核清晰。組4術后第2d肝臟活檢HE染色示中央靜脈重度淤血、大片的肝細胞壞死。術后60d可見少許肝細胞空泡化呈氣球樣變、細胞脂肪變性,但有明顯肝細胞再生。⑥術前取得的正常的肝組織標本中無IL-6免疫陽性物表達,而組1術后肝細胞細胞質(zhì)可見少量棕黃色IL-6免疫陽性物表達;組2、3術后第2d可見少量的IL-6免疫陽性物表達,術后7d可見大量的IL-6免疫陽性物表達,術后28、60d IL-6免疫陽性物表達逐漸下降;組4術后第2、7d可見IL-6陽性表達,術后28、60d陽性表達下降,死亡的裸鼠肝組織中可見少量的IL-6免疫陽性物表達。⑦HGF在術前的正常裸鼠肝組織內(nèi)表達很少。而在術后組1裸鼠肝組織中可見HGF少量的表達;組2術后第2d、7d裸鼠肝組織中可見HGF大量表達,術后28、60d表達逐漸降低;組3、4中術后2d、7d可見大量的HGF表達的同時可見肝組織碎片狀壞死,術后28d、60d HGF陽性表達下降。 結(jié)論:1.切除80%裸鼠肝臟可成功建立小肝綜合征裸鼠模型。2.裸鼠肝臟切除后IL-6、HGF表達增加,與肝細胞再生有關。
【關鍵詞】:裸鼠 肝臟 小肝綜合征 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657.3;R-332
【目錄】:
- 目錄3-4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3
- 材料與方法13-18
- 結(jié)果18-34
- 討論34-39
- 結(jié)論39-40
- 參考文獻40-43
- 英漢縮略詞對照表43-44
- 致謝44-45
- 綜述45-62
- 參考文獻55-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永平;;肝細胞移植:臨床應用及實驗室研究[J];傳染病信息;2005年03期
2 徐葵花;趙守松;;肝細胞移植治療肝功能衰竭的研究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年03期
3 呂春燕;馬躍榮;;小鼠心臟穿刺采血并存活的幾點注意事項[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本文關鍵詞:裸鼠小肝綜合征模型的建立和肝細胞再生特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93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293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