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D-二聚體及FDP檢測與腦卒中的關聯(lián)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14:51
目的探討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體(D-D)、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FDP)檢測與腦卒中的關聯(lián)。方法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200例作為觀察組,并于同期選擇20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AT-Ⅲ、D-二聚體、FDP水平檢測,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血漿D-二聚體、FDP以及AT-Ⅲ水平變化。結果治療前,觀察組D-D、FDP均高于對照組,AT-Ⅲ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D-D、FDP、AT-Ⅲ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腦卒中患者呈現(xiàn)AT-Ⅲ降低、D-D與FDP升高的異常表達,故三者聯(lián)合檢測對腦卒中的診斷、治療以及預后改善的參考價值較為明顯。
【文章來源】:當代醫(yī)學. 2020,26(30)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前兩組D-D、FDP、AT-Ⅲ指標比較
2.2 治療后兩組D-D、FDP、AT-Ⅲ指標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清學標志物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左爽,駱佳艷,李海山.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06)
[2]危重血栓性疾病診斷中凝血標志物與炎性因子的研究[J]. 班素芬,李廣華. 血栓與止血學. 2019(03)
[3]急性腦卒中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凝血功能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洪春榮,王永鵬. 血栓與止血學. 2019(02)
[4]中國急性腦梗死后出血轉化診治共識2019[J]. 劉鳴,崔麗英,劉峻峰.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9 (04)
[5]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外周血D-二聚體、hs-CRP及血小板參數(shù)在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異研究[J]. 趙雅,陳會生,鄭偉. 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9(02)
[6]凝血系統(tǒng)在急性腦卒中的應用價值[J]. 涂秀,戴學慶.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9(03)
[7]凝血功能及血栓彈力圖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預后中的預警作用[J]. 洪二春,戴李華,王海嶸,陳淼. 東南國防醫(yī)藥. 2018(05)
[8]凝血因子ⅩⅢ和細胞因子水平與腦卒中的相關性分析[J]. 姜文理,金佩佩,任懿倩,沈立松. 檢驗醫(yī)學. 2017(06)
本文編號:2989245
【文章來源】:當代醫(yī)學. 2020,26(30)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前兩組D-D、FDP、AT-Ⅲ指標比較
2.2 治療后兩組D-D、FDP、AT-Ⅲ指標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清學標志物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 左爽,駱佳艷,李海山.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06)
[2]危重血栓性疾病診斷中凝血標志物與炎性因子的研究[J]. 班素芬,李廣華. 血栓與止血學. 2019(03)
[3]急性腦卒中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凝血功能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洪春榮,王永鵬. 血栓與止血學. 2019(02)
[4]中國急性腦梗死后出血轉化診治共識2019[J]. 劉鳴,崔麗英,劉峻峰.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9 (04)
[5]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外周血D-二聚體、hs-CRP及血小板參數(shù)在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異研究[J]. 趙雅,陳會生,鄭偉. 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9(02)
[6]凝血系統(tǒng)在急性腦卒中的應用價值[J]. 涂秀,戴學慶.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9(03)
[7]凝血功能及血栓彈力圖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預后中的預警作用[J]. 洪二春,戴李華,王海嶸,陳淼. 東南國防醫(yī)藥. 2018(05)
[8]凝血因子ⅩⅢ和細胞因子水平與腦卒中的相關性分析[J]. 姜文理,金佩佩,任懿倩,沈立松. 檢驗醫(yī)學. 2017(06)
本文編號:29892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9892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