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背部皮膚組織蠕變和本構模型
發(fā)布時間:2017-11-23 23:21
本文關鍵詞:大鼠背部皮膚組織蠕變和本構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大鼠背部皮膚 蠕變 歷史記憶效應 準線性粘彈性模型 纖維結構
【摘要】: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在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中起到重要所用。皮膚的力學性能作為皮膚診斷的依據(jù)之一,受到相當大的關注。不僅如此,化妝品、消費品、面部動畫的發(fā)展也依賴于皮膚的力學性能。皮膚的本構模型是皮膚力學性能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皮膚具有非線性、各向異性、粘彈性,同時皮膚的力學性能對位置、年齡、性別、環(huán)境極為敏感,發(fā)展普適性的本構模型,并給出具有明確物理意義的模型參數(shù)十分困難。本文利用Fung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對大鼠背部皮膚組織的蠕變試驗進行了模擬。對模擬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對于單步蠕變試驗,準線性粘彈性模型對試驗參數(shù)的擬合非常好。然而在多步蠕變試驗模擬時,由于反向蠕變使得準線性粘彈性模型難以給出準確的應變預測。通過分別改進歸一化松弛函數(shù)和彈性響應,得到了兩個改進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對比改進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和原始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無論是改進了歸一化松弛函數(shù)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還是改進了彈性響應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都比原始的準線性粘彈性模型給出了更符合試驗數(shù)據(jù)的預測。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51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仕博;大鼠背部皮膚組織蠕變和本構模型[D];天津大學;2015年
2 李峰偉;日冕加熱過程的準線性動理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202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2202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