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通絡方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對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的影響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活血化瘀通絡方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對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的影響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實驗通過建立糖尿。―M)的動物模型,應用活血化瘀通絡方對動物模型進行藥物干預性治療,通過觀察實驗動物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紅蛋白(HbA1c)、腎臟病理學變化、免疫組化法檢測腎組織中血管緊張素II1型受體(AT1R)的表達、RT-PCR法檢測腎組織AT1R mRNA的基因水平、Western-blot方法檢測腎組織中AT1R的蛋白含量,研究活血化瘀通絡方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作用及可能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驗基礎。 方法:選用清潔級健康雄性Sprague-Dauley大鼠80只,體重90g~120g。普通飼料適應性飼養(yǎng)一周,測定尿蛋白、尿糖均為陰性者,隨機選取15只大鼠作正常組,余65只大鼠為造模組,造模組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時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由0.1M枸櫞酸緩沖液(PH4.5)配制成的鏈脲佐菌素(STZ)55mg/kg,正常組注射等體積的枸櫞酸緩沖液,72小時后尾靜脈取血測血糖,連續(xù)三次隨機血糖值以≥16.7mmol/L為DM模型成功,3只大鼠血糖值未達標予以剔除。造模組在DM模型成模后,隨機分成5組:模型組、活血方治療組、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厄貝沙坦組。其中模型組大鼠14只,余各組各大鼠12只。成模一周后予以給藥,給藥組按大鼠與人體型系數(shù)折算出各組大鼠每日所需灌胃的劑量:丹參1.2g/kg/d,川芎0.96g/kg/d,地龍0.8g/kg/d,全蝎0.48g/kg/d,水蛭0.48g/kg/d,厄貝沙坦0.024g/kg/d;正常組、模型組大鼠每天給予2ml純凈水灌胃,每日一次連續(xù)給藥共16周。16周末留取各組大鼠24小時尿液,測定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鼠尾靜脈取血測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時,稱量大鼠體重,10%水合氯醛麻醉動物,腹主動脈取血,摘取右腎剝離被膜后稱重,留取腎臟皮質標本,觀察腎組織超微結構變化及AT1R的表達。 結果: 1實驗大鼠的一般情況 正常組大鼠飲食正常,尿量正常,肌肉豐滿,毛色光澤,反應靈敏。其余各組大鼠在注射STZ后逐漸出現(xiàn)多飲,多食、多尿癥狀,實驗最后一周,與正常組相比,造模組及各給藥組大鼠反應遲鈍,精神萎靡,體型偏小,模型組大鼠的癥狀比各給藥組大鼠的癥狀嚴重。給藥期間造模組及各給藥組均有大鼠死亡情況:模型組死亡6只,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死亡1只,厄貝沙坦組死亡2只,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糖代謝障礙所致血糖過高最終導致多臟器衰竭。 2各組大鼠體重、右腎重、肥大指數(shù)(右腎重/體重)的比較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的體重明顯減輕(P0.05),模型組與各治療組及各治療組之間體重無明顯的差異(P0.05);右腎重各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的肥大指數(shù)明顯偏高(P0.05),模型組與各治療組及各治療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3各組大鼠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比較(24h UTP)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給藥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明顯降低(P0.05);各給藥組之間比較,活血方治療組24小時尿蛋白定量高于其他治療組(P0.05);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厄貝沙坦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各組大鼠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比較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升高(P0.05);模型組與各治療組及各治療組之間的糖化血紅蛋白無顯著性的差異(P0.05)。 5各組大鼠血清肌酐(SCr)的比較 各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 6腎臟病理學改變 6.1光鏡觀察 正常組大鼠腎臟腎小球結構清晰完整,未見明顯肥大,未見基底膜增厚,未見系膜增生;模型組大鼠腎臟腎小球明顯肥大,腎小囊腔呈裂隙狀,基底膜明顯增厚,系膜細胞和系膜基質彌漫增生、系膜區(qū)增寬;與模型組比較,各治療組大鼠腎小球均輕度肥大,腎小球基底膜均輕度增厚,均可見系膜細胞和系膜基質輕度增生,活血方治療組表現(xiàn)略重于其他治療組。 6.2電鏡觀察 正常組大鼠腎小球基底膜結構完整,足細胞足突分布均勻,未見融合;模型組大鼠腎小球基底膜顯著性均質樣增厚,足細胞足突廣泛融合;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大鼠也有類似的病理改變,但程度較輕,活血方治療組表現(xiàn)略重于其他治療組。 7免疫組化觀測腎組織AT1R的表達 正常組AT1R在大鼠腎臟的表達主要位于腎小管內,以近端腎小管為主,遠端腎小管、腎小球、腎血管周圍也可見少量表達。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及各治療組的表達明顯增加(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的表達明顯降低(P0.05);活血方治療組的表達強于其他治療組(P0.05);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厄貝沙坦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8Western-blot方法檢測腎組織AT1R蛋白的表達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蛋白表達量均增加(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蛋白表達量均減少(P0.05);活血方治療組的蛋白表達量多于其他治療組(P0.05);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厄貝沙坦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9RT-PCR方法檢測腎組織AT1R mRNA表達水平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和各治療組AT1R mRNA表達均增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各治療組AT1R mRNA表達均降低(P0.05);活血方治療組AT1R mRNA表達高于其他治療組(P0.05);化瘀通絡方治療組、活血化瘀通絡方治療組、厄貝沙坦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活血化瘀通絡方具有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 2活血化瘀通絡方可以抑制AT1R的表達,與厄貝沙坦作用相似,提示活血化瘀通絡中藥對DN的治療作用可能與阻斷腎臟局部RAS系統(tǒng)途徑有關。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 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 厄貝沙坦 動物模型 活血化瘀通絡中藥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587.2;R285.5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前言12
- 材料與方法12-22
- 結果22-25
- 附圖25-34
- 附表34-36
- 討論36-42
- 結論42
- 參考文獻42-45
- 綜述 RAS 系統(tǒng)與糖尿病腎病45-54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5
- 個人簡歷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英鈞;肖永華;傅強;潘莉;趙進喜;;糖尿病腎病“微型ve瘕”病理假說解析[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年01期
2 王穎輝;龐博;李景;趙進喜;;糖尿病腎病病機當代研究述評[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年03期
3 程虹,諶貽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腎臟病治療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2年04期
4 郭學軍;鄒移海;吳凌;劉曉秋;;鏈脲佐菌素誘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響因素探討[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8年04期
5 張麗,許玲,王德全;1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基因與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9年03期
6 李競,高凌,甘佩珍,葉惠鳳;血管緊張素Ⅱ受體Ⅰ基因A1166C多態(tài)性對Ⅱ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腎病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1年02期
7 楊亦彬,張翥,蘇克亮,陳澤君,黃頌敏;鏈脲佐菌素誘導大鼠糖尿病腎病模型的方法學探討[J];華西醫(yī)學;2005年02期
8 王月華;郭登洲;王彥凱;張江華;趙雯紅;陳志強;;活血化瘀消ve通絡中藥對糖尿病腎病的干預作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9年04期
9 戴京璋,呂仁和,趙進喜,楊曉暉,于秀辰,王世東,李靖;糖尿病腎病中醫(yī)證治[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10 劉學政,蕭鴻;鏈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本文關鍵詞:活血化瘀通絡方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對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的影響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39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45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