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個性化電話干預效果評價
本文關鍵詞:糖尿病個性化電話干預效果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糖尿病已成為21世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而電話干預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較高成本效益同時提供較優(yōu)質醫(yī)療保健服務的干預手段。本研究旨在了解個性化電話生活方式干預是否有利于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健康相關行為的改變以及體重、血糖、血脂、血壓等疾病相關狀態(tài)的控制,進而為推廣個性化電話干預在糖尿病以及其他慢病管理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某沿海地區(qū)10個社區(qū)503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jù)基線調查結果將所有研究對象整群隨機分為2組,其中干預組251人(5個社區(qū)),對照組252人(5個社區(qū))。干預組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電話干預指導,包括飲食、運動、規(guī)律用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針對性指導措施,每月干預1次,連續(xù)6個月;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的公共衛(wèi)生管理;及干預后調查均包括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三部分。利用自行設計的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業(yè)、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一般人口學特征、吸煙、飲酒、飲茶等行為生活方式、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等既往病史和降糖藥、降壓藥、降脂藥等藥物服用史等;利用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短卷評價研究對象體力活動水平;分別使用糖尿病知識測試問卷量表(Diabetes Knowledge Test, DKT)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SDSCA)評估研究對象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后調查還增加患者自我報告的行為改變調查。對每個研究個體進行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等體格檢查,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等血液生化檢測。 結果 1.經(jīng)過6個月的個性化電話干預隨訪,503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中總共有419名糖尿病患者完成6次隨訪并參與干預后調查。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飲酒量有所減少(減少比例44.00%vs19.30%,P=0.0208),而體力活動有所增加(低體力活動率:19.37%vs30.77%)。在自我管理行為方面,干預組有更多的人采取了飲食控制(92.76%vs83.76%,P=0.0039)和增加體力活動(81.90%vs65.48%,P=0.0001)的方式來控制糖尿病。此外,電話教育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體重的控制,尤其以腰臀比尤為明顯,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糖尿病病程、是否患有高血壓和是否患有血脂異常等潛在的混雜因素的影響下,在基線血糖控制良好者中,個性化電話干預與腰臀比的增加呈負相關(β=-0.02,se=0.01,P=0.0133),然而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個性化電話干預有助于控制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壓水平。 2.與國內相似研究的研究對象相比,本研究人群糖尿病相關知識(DKT評分:32.98±24.34vs52.28±17.29,P0.0001)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SDSCA評分:36.81±11.21vs39.55±1.59,P0.0001)相對較差。 結論 1.個性化電話干預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相關行為的改變以及體重的控制,然而其對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控制效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2.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尚缺乏,這也提示在我國加強社區(qū)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糖尿病 電話干預 個性化 整群隨機對照試驗 健康相關行為 體重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87.1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目次11-13
- 1. 引言13-18
- 2. 材料和方法18-30
- 2.1 研究對象18-19
- 2.2 抽樣、分組方法19
- 2.3 樣本量計算19-20
- 2.4 基線調查20-23
- 2.5 糖尿病病情全面評估23-24
- 2.6 干預措施24-25
- 2.7 干預實施25
- 2.8 干預后調查與效果評價25-26
- 2.9 質量控制26-27
- 2.10 變量定義27-28
- 2.11 統(tǒng)計學分析28-30
- 3. 結果30-50
- 3.1 研究對象的基線特征30-35
- 3.2 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疾病相關指標的標化情況35-37
- 3.3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健康相關行為的影響37
- 3.4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37-40
- 3.5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體重控制的影響40-42
- 3.6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42
- 3.7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影響42-46
- 3.8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46
- 3.9 個性化電話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疾病相關指標的多因素分析46-49
- 3.10 研究人群糖尿病知識水平評價49
- 3.11 研究人群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評價49-50
- 4. 討論50-54
- 5. 結論54-55
- 參考文獻55-60
- 綜述60-73
- 參考文獻67-73
- 作者簡介及在讀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73-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艷紅;龍彩霞;余桂芳;文玉瓊;黃碧珠;羅文鋒;鄺建;;電話跟蹤隨訪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疾病控制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年04期
2 陳萍;;電話隨訪在糖尿病社區(qū)管理中的效果評估[J];上海醫(yī)藥;2012年24期
3 王欣國;徐燕;丁曄;常麗菊;朱梅;高玲;呂偉波;;城市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識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3年20期
4 陳靄玲;張振路;廖志紅;萬麗紅;鄧婉萍;袁永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質量相關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5期
5 屈寧寧,李可基;國際體力活動問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年03期
6 胡建江;董亞;魏潔;黃仙紅;;農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為與血糖控制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年11期
7 嵇加佳;劉林;樓青青;袁曉丹;姚平;張丹毓;;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現(xiàn)狀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05期
8 高蕾莉;紀立農;陸菊明;郭曉蕙;楊文英;翁建平;賈偉平;鄒大進;周智廣;于德民;柳潔;單忠艷;楊玉芝;胡仁明;朱大龍;楊立勇;陳麗;趙志剛;李啟富;田浩明;姬秋和;劉靜;葛家璞;時立新;徐焱成;;2009~2012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與血糖控制狀況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年07期
本文關鍵詞:糖尿病個性化電話干預效果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78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4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