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外周血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和白蛋白在腎透明細胞癌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03:48
背景與目的: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炎癥在腫瘤的發(fā)展演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術前外周血淋巴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證明是各種腫瘤的獨立預后因素。探討LMR和白蛋白在傳統(tǒng)臨床預后預測模型的基礎上對腎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預后評估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2015年在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行RCC根治術或腎部分切除的147例ccRCC患者的臨床資料。外周血LMR和白蛋白于術前1周收集,LMR采用中位數3.42,白蛋白用40 g/L作為截點。采用單因素分析和COX回歸模型,分析LMR和白蛋白及其他臨床因素與患者預后的關系。將LMR和白蛋白結合傳統(tǒng)預測指標TNM分期及Fuhrman分級進行分析。采用C指數預測LMR和白蛋白對RCC預后的準確性;同時,采用LMR、白蛋白、TNM分期和Fuhrman分級構建列線圖,預測患者的生存率。結果:術前低LMR和低白蛋白是患者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獨立危險因素(P=0.001和P<...
【文章來源】:中國癌癥雜志. 2019年11期 第887-898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健康體檢者和腎癌患者血細胞計數
C指數用來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C指數越高,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越強。將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的TNM分期和SSIGN模型中進行評估。TNM分期的C指數為0.60,加上LMR和白蛋白之后C指數分別為0.71和0.78;SSIGN模型C指數為0.77,加上LMR和白蛋白之后C指數分別為0.79和0.81。把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預后模型TNM分期和SSIGN分數后,C指數為0.82,這表明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預后模型后預測精準程度增加(表6)。圖3 ccRCC患者術前LMR和白蛋白在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的生存分析
ccRCC患者術前LMR和白蛋白在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的生存分析
本文編號:2909854
【文章來源】:中國癌癥雜志. 2019年11期 第887-898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健康體檢者和腎癌患者血細胞計數
C指數用來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C指數越高,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越強。將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的TNM分期和SSIGN模型中進行評估。TNM分期的C指數為0.60,加上LMR和白蛋白之后C指數分別為0.71和0.78;SSIGN模型C指數為0.77,加上LMR和白蛋白之后C指數分別為0.79和0.81。把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預后模型TNM分期和SSIGN分數后,C指數為0.82,這表明LMR和白蛋白加入傳統(tǒng)預后模型后預測精準程度增加(表6)。圖3 ccRCC患者術前LMR和白蛋白在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的生存分析
ccRCC患者術前LMR和白蛋白在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的生存分析
本文編號:29098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9098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