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科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臨床特征與危險因素
發(fā)布時間:2019-10-21 13:08
【摘要】:目的:了解腎臟科重癥監(jiān)護室(ICU)患者發(fā)生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RBSI)的臨床特征與危險因素。方法:收集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腎臟科ICU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心靜脈置管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CRRT)的1 523例患者臨床資料,分析CRBSI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按1∶2比例隨機選取非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并進行危險因素分析。結果:共有57例CRBSI患者納入研究,感染發(fā)生率為3.7%,導管感染率為3.9/千日,中位導管留置日為14 d(7~30 d),發(fā)生CRBSI患者血培養(yǎng)檢出的微生物以革蘭陽性菌為主(50.9%),其次為革蘭陰性菌(36.8%),其中最常見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0例),陰溝腸桿菌(10例)和表皮葡萄球菌(9例)。置管部位為頸內靜脈(33例)及股靜脈(24例),分別占所有頸內靜脈置管(1 140例)及股靜脈置管(383例)的2.9%和6.3%。春、夏、秋、冬各個季節(jié)感染患者分別為16例(28.1%)、20例(35.1%)、7例(12.3%)、14例(24.6%)。感染時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寒戰(zhàn)(68.4%)、發(fā)熱(100%)及膿毒癥休克(49.1%)。感染時中位CD4~+淋巴細胞186(99~388)個/μl,APACHEⅡ評分20.4±5.11分。57例患者中最終有2例患者因膿毒癥休克而死亡,余55例患者根據(jù)藥敏結果合理選擇抗生素體溫在2d(1~3d)降至正常。感染組與對照組行危險因素分析結果提示:股靜脈置管、導管留置時間長、CD4~+淋巴細胞低、高APACHEⅡ評分為CRBSI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我院腎臟科ICU患者CRBSI發(fā)生率3.7%,致病菌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但陰性桿菌有增加的趨勢。導管感染夏季發(fā)生率最高,CRBSI與患者股靜脈置管、導管留置時間長、免疫功能低下及高APACHEⅡ評分相關。了解CRBSI的常見病原菌及危險因素有助于CRBSI的預防與治療。
【作者單位】: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腎臟科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全軍腎臟病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0799)
【分類號】:R692
【作者單位】: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腎臟科國家腎臟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全軍腎臟病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0799)
【分類號】:R6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如何判斷導管內相關性血流感染?[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年04期
2 Michael Towns;;如何利用“血培養(yǎng)”高效地診治血流感染患者[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年23期
3 李興武;;80歲以上老年患者的血流感染[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1994年06期
4 戚麗敏;崔屹;劉根焰;;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報道[J];微生物與感染;2009年04期
5 張麗麗;劉梅;陳明;;血流感染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年04期
6 張偉三;張?zhí)N;;胸腺肽α1治療老年血流感染85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06期
7 馬全玲;魏殿軍;;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及相關預防措施[J];醫(yī)學綜述;2010年13期
8 石娜;徐衛(wèi);章虹霞;舒雪芹;溫鴻;陳永平;;老年患者醫(yī)院血流感染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03期
9 張艷;華川;;血流感染診斷的研究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4期
10 梁s,
本文編號:25514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5514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