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局麻在老年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局麻在老年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觀察監(jiān)護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下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局麻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中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擇期行PVP術的患者40例,年齡65歲~80歲,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Ⅱ~Ⅲ級,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20例,分別為:右美托咪定組(D組)將右美托咪定200ug用0.9%生理鹽水稀釋至50ml(4ug/ml,無混濁、無沉淀);生理鹽水對照組(C組)0.9%生理鹽水50ml。D組于手術開始前持續(xù)泵注右美托咪定負荷劑量0.8ug/kg,10min泵完,繼以0.4ug·kg-?·h-?維持至手術結束。C組泵注等容量生理鹽水。兩組均以1%的利多卡因20ml局部浸潤麻醉。觀察兩組靜脈泵藥前(T0)、泵藥10分鐘時(T1)、注入局麻時(T2)、穿刺針到達一側椎體時(T3)、穿刺針到達另一側椎體時(T4)、骨水泥注入時(T5)、手術結束時(T6)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VAS疼痛評分;觀察兩組術中追加鎮(zhèn)痛藥(地佐辛注射液)的時機、劑量和幾率;采用Ramsay鎮(zhèn)靜評分法評估兩組患者的術中安靜狀態(tài),并行術中喚醒質量評分;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頭暈、低血壓、心動過緩、呼吸抑制等,術后有無認知功能障礙、譫妄等;術后對2組患者進行手術滿意度和舒適度調查。結果:1.在T0時點時,兩組之間各觀察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在T1~T6時點,D組的VAS評分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在T1~T5時點,D組的Ramsay鎮(zhèn)靜評分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在T1時點時,D組喚醒質量評分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2~T6時點,兩組喚醒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在追加使用地佐辛幾率方面,D組追加幾率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在T1~T6時點,D組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在T1~T6時點時,兩組患者的脈搏氧飽和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中和手術后,兩組均未發(fā)生明顯的不良反應;術后D組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明顯高于C組。結論:1.在MAC下行PVP手術,兩組研究方案均可行,均未發(fā)生明顯的不良反應。但右美托咪定組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術中加用鎮(zhèn)痛藥物幾率較低,且術中喚醒質量無差異;術中患者的循環(huán)功能更穩(wěn)定,血壓和心率波動幅度小,心率較慢且較平穩(wěn),手術刺激時的血流動力學反應小,因而安全性更高。2.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負荷劑量0.8ug/kg(10min泵完),繼以0.4ug·kg-?·h-?維持至手術結束,聯(lián)合利多卡因局麻能明顯增強PVP手術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未見對老年患者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監(jiān)護下麻醉 右美托咪定 局部麻醉 經皮椎體成形術 鎮(zhèn)痛
【學位授予單位】:皖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14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5-7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4
- 材料與方法14-19
- 1. 材料14
- 2. 研究方法14-17
- 2.1 研究對象14-15
- 2.2 排除標準15
- 2.3 試驗方法15-17
- 3.統(tǒng)計學分析17-18
- 4 技術路線圖18-19
- 結果19-26
- 討論26-37
- 結論37-38
- 參考文獻38-46
- 綜述46-58
- 參考文獻53-58
- 作者簡介及讀研期間主要科研成果58-59
- 致謝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鋼,張殿星;經皮椎體成形術規(guī)范化條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4年01期
2 姚愛英;經皮椎體成形術的護理配合[J];天津護理;2004年01期
3 黃強民,張雄文,阿家營,楊聰林,王建龍,徐衡旭;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1例[J];云南醫(yī)藥;2004年03期
4 鄭召民,劉尚禮,郭家偉,鄧方躍,李春海,馬若凡,黃東生;經皮椎體成形術配套器械的研制和臨床應用[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年06期
5 楊爽,辛鴻,徐寶山;經皮椎體成形術的配合及護理[J];天津護理;2004年05期
6 韋素惠,廖林英;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護理[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7 陳瓏,倪才方,丁乙,王以進;消毒硫酸鋇用于經皮椎體成形術的實驗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5年03期
8 張衛(wèi)民,付其美,李萍;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30例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年11期
9 于卓力;白巍;;經皮椎體成形術研究現狀與進展[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5年06期
10 劉亞明,李子濤,沈學律,沈立文;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8例報告[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瑜;明兵;;經皮椎體成形術的臨床應用及進展[A];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2 沈立鋒;張春;;經皮椎體成形術并發(fā)癥及其防治進展[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楊運紅;鄭鵬;陳鳳云;唐良喜;;經皮椎體成形術的臨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4 江朝根;吳渭賢;葉志偉;朱希松;;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蘆健民;趙德偉;;經皮椎體成形術的臨床應用[A];第二屆海峽兩岸矯形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章凱;吳增暉;尹慶水;曹順海;夏虹;權日;昌耘冰;何凡;;經皮椎體成形術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脊柱脊髓損傷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胡曉鋼;;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60例[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江宏;;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護理體會[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江宏;;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護理體會[A];2013中國工程院科技論壇暨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俞偉楊;何登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臨床療效觀察[A];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國家級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治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文海燕;我市完成首例經皮椎體成形術[N];永州日報;2007年
2 程守勤;經皮椎體成形術在我國日趨完善[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程守勤;中大醫(yī)院創(chuàng)新經皮椎體成形術[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4 吳中學 劉愛華;腰背頑固性疼痛新療法[N];健康報;2006年
5 楊天府 黃學超;幫骨折老人戰(zhàn)勝“疏松”[N];健康報;2007年
6 曹凌;創(chuàng)新科技產品:一種醫(yī)用導絲緊絲鉗剪[N];大眾科技報;2008年
7 ;椎體受傷“骨水泥”修復[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本文關鍵詞: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局麻在老年患者經皮椎體成形術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43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47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