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CS凝膠治療大鼠牙周炎和干槽癥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6 01:57
目的考察甲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凝膠對常見的兩大牙槽骨性疾病牙周炎和干槽癥的局部治療效果,并從細胞炎癥和凋亡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些特異性細胞因子在病理過程中的變化情況,為甲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凝膠的應用提供初步的藥理學理論基礎。方法牙周炎實驗:72只6周齡健康雄性SD大鼠通過結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為空白模型對照組(A組)、甲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凝膠組(B組)、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組(C組)和甲硝唑凝膠組(D組),分別予以每日早晚各1次牙周袋和局部牙齦涂布。治療過程中1、3、5周采集齦溝液并采用ELISA法檢測液中PGE2含量;然后分別在給藥后1周、3周、5周時麻醉狀態(tài)下處死部分大鼠,取頜骨和牙周軟組織病變部位常規(guī)按照骨組織的步驟開展固定、脫鈣、脫水、包埋,制作完成石蠟切片,分別進行HE組織病理學染色以觀察組織形態(tài)變化情況;TRAP染色分析局部牙槽骨的破骨細胞變化情況。干槽癥實驗:90只6周齡、健康雄性SD大鼠通過拔牙后剜除血凝塊和拔牙創(chuàng)污染建立干槽癥模型,分為空白模型對照組(A組)、甲硝唑羧甲基殼聚糖凝膠治療組(B組)、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組(C組)、氯酸鋁溶液組治療(D組)和甲硝唑凝膠組(E組),氯酸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M/CMCS凝膠對大鼠牙周炎破骨細胞和PGE2的影響
1.1 材料與方法
1.1.1 實驗動物
1.1.2 主要試藥與試劑
1.1.3 主要實驗儀器
1.1.4 主要溶液試劑的配制
1.1.5 實驗方法
1.1.6 統(tǒng)計學分析
1.2 結果
1.2.1 齦溝液中PGE2含量ELISA法測定結果
1.2.2 HE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
1.2.3 不同時期TRAP破骨細胞計數(shù)結果
1.3 討論
1.3.1 牙周炎的局部藥物治療
1.3.2 牙周炎的PGE2表達和骨吸收的關系
1.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M/CMCS凝膠對大鼠干槽癥抗細胞凋亡和促IL-10表達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實驗動物
2.1.2 主要試藥與試劑
2.1.3 主要實驗儀器
2.1.4 主要溶液試劑的配制
2.1.5 實驗方法
2.1.6 統(tǒng)計學分析
2.2 結果
2.2.1 病程觀察記錄
2.2.2 HE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
2.2.3 TUNEL實驗分析結果
2.2.4 IL-10免疫組織化學表達情況
2.3 討論
2.3.1 治療干槽癥過程中的細胞凋亡現(xiàn)象
2.3.2 治療干槽癥過程中的IL-10變化現(xiàn)象
2.3.3 羧甲基殼聚糖治療干槽干槽癥的應用情況
2.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綜述 干槽癥的病因、預防與治療進展
3.1 AO的病理機制
3.2 同AO有關的發(fā)病因素
3.2.1 全身因素與個體差異
3.2.2 局部因素
3.2.3 手術技術和手術質(zhì)量
3.3 AO的預防
3.3.1 針對全身因素的預防
3.3.2 針對局部因素的預防
3.3.3 針對手術的預防
3.4 AO的治療
3.4.1 全身治療
3.4.2 局部治療
3.5 結語
參考文獻
結論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801501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M/CMCS凝膠對大鼠牙周炎破骨細胞和PGE2的影響
1.1 材料與方法
1.1.1 實驗動物
1.1.2 主要試藥與試劑
1.1.3 主要實驗儀器
1.1.4 主要溶液試劑的配制
1.1.5 實驗方法
1.1.6 統(tǒng)計學分析
1.2 結果
1.2.1 齦溝液中PGE2含量ELISA法測定結果
1.2.2 HE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
1.2.3 不同時期TRAP破骨細胞計數(shù)結果
1.3 討論
1.3.1 牙周炎的局部藥物治療
1.3.2 牙周炎的PGE2表達和骨吸收的關系
1.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M/CMCS凝膠對大鼠干槽癥抗細胞凋亡和促IL-10表達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實驗動物
2.1.2 主要試藥與試劑
2.1.3 主要實驗儀器
2.1.4 主要溶液試劑的配制
2.1.5 實驗方法
2.1.6 統(tǒng)計學分析
2.2 結果
2.2.1 病程觀察記錄
2.2.2 HE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
2.2.3 TUNEL實驗分析結果
2.2.4 IL-10免疫組織化學表達情況
2.3 討論
2.3.1 治療干槽癥過程中的細胞凋亡現(xiàn)象
2.3.2 治療干槽癥過程中的IL-10變化現(xiàn)象
2.3.3 羧甲基殼聚糖治療干槽干槽癥的應用情況
2.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綜述 干槽癥的病因、預防與治療進展
3.1 AO的病理機制
3.2 同AO有關的發(fā)病因素
3.2.1 全身因素與個體差異
3.2.2 局部因素
3.2.3 手術技術和手術質(zhì)量
3.3 AO的預防
3.3.1 針對全身因素的預防
3.3.2 針對局部因素的預防
3.3.3 針對手術的預防
3.4 AO的治療
3.4.1 全身治療
3.4.2 局部治療
3.5 結語
參考文獻
結論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8015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8015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