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的傳播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18:18
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和智能手機的飛速發(fā)展,促進了手機APP的發(fā)展與繁榮。作為新興媒介,手機APP不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同時還深刻影響著傳媒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新聞的提供方式,加快信息傳播的頻率與速度,給傳統(tǒng)的新聞制作和傳播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作為傳媒業(yè)跨入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敲門磚,新聞資訊“手機APP”的傳播特性和發(fā)展趨勢正日益受到業(yè)界的關注,因此,對新聞資訊“手機APP”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應用前景。本文以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興起與發(fā)展的過程作為切入點,以傳播學作為理論基礎,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受眾及傳播效果的傳播五要素對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進行分析,概括當前新聞資訊“手機APP”以用戶為中心的應用傳播模式,并探討了推動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發(fā)展的社會、媒介、技術動力,分析了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的監(jiān)視、協(xié)調、表達、娛樂、社會麻醉等傳播功能,論證了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在新聞領域、產業(yè)發(fā)展、社會關系等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的傳播障礙和傳播策略。本文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中國新聞資訊“手機APP”呈現(xiàn)的已不僅僅是媒體的工具或信息本身...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插圖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發(fā)展狀況與發(fā)展動力
2.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狀況
2.1.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階段
2.1.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規(guī)模
2.1.3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類型
2.1.4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特征
2.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動力
2.2.1 信息社會的影響
2.2.2 媒介發(fā)展的需求
2.2.3 傳播技術的創(chuàng)新
第3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要素與傳播模式
3.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要素
3.1.1 傳播主體
3.1.2 傳播內容
3.1.3 傳播渠道
3.1.4 傳播受眾
3.1.5 傳播效果
3.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模式
3.2.1 “應用”傳播模式的內涵
3.2.2 “應用”傳播模式的特點
第4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功能與傳播價值
4.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功能
4.1.1 監(jiān)視功能
4.1.2 協(xié)調功能
4.1.3 表達功能
4.1.4 娛樂功能
4.1.5 社會麻醉功能
4.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價值
4.2.1 文化價值
4.2.2 經濟價值
4.2.3 社會價值
第5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障礙和傳播策略
5.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障礙
5.1.1 傳播內容單一
5.1.2 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5.1.3 傳播平臺存在安全威脅
5.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策略
5.2.1 完善內容和功能
5.2.2 健全政策保護
5.2.3 加強市場監(jiān)管
5.2.4 培養(yǎng)用戶意識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客戶端受眾媒介使用習慣探究——基于以北京地區(qū)大學生為目標群體的調查[J]. 宮承波,王歡,欒天天. 青年記者. 2014(09)
[2]報紙App現(xiàn)狀及體驗研究[J]. 徐園,張德君. 新聞實踐. 2012(09)
[3]APP營銷面面觀[J]. 梅潔. 現(xiàn)代商業(yè). 2012(20)
[4]2012年,傳媒趨勢5大猜想[J]. 徐園,張德君. 新聞實踐. 2012(03)
[5]傳媒生態(tài)視閾中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生存策略[J]. 陳兵. 中國出版. 2011(16)
[6]廣電全媒體傳播特點[J]. 羅琛. 電視工程. 2011 (02)
[7]傳播動力新論[J]. 張方敏. 新聞愛好者. 2011(12)
[8]新聞傳播學視角下的手機媒體[J]. 魏艷. 青年記者. 2011(14)
[9]數(shù)字技術推動下的信息傳播趨勢[J]. 彭蘭. 軍事記者. 2011(04)
[10]淺析手機媒體對傳統(tǒng)傳播格局的影響[J]. 鄭濟飛,吳鴻芳,馮威. 科技傳播. 2011(06)
碩士論文
[1]中國電視媒體網站發(fā)展模式及策略研究[D]. 涂金陵.華中科技大學 2010
[2]中國手機報的傳播學解讀[D]. 江南.大連理工大學 2008
[3]我國報媒數(shù)字化發(fā)展研究[D]. 沙曼.河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43267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插圖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文獻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發(fā)展狀況與發(fā)展動力
2.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狀況
2.1.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階段
2.1.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規(guī)模
2.1.3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類型
2.1.4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特征
2.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發(fā)展動力
2.2.1 信息社會的影響
2.2.2 媒介發(fā)展的需求
2.2.3 傳播技術的創(chuàng)新
第3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要素與傳播模式
3.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要素
3.1.1 傳播主體
3.1.2 傳播內容
3.1.3 傳播渠道
3.1.4 傳播受眾
3.1.5 傳播效果
3.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模式
3.2.1 “應用”傳播模式的內涵
3.2.2 “應用”傳播模式的特點
第4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功能與傳播價值
4.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功能
4.1.1 監(jiān)視功能
4.1.2 協(xié)調功能
4.1.3 表達功能
4.1.4 娛樂功能
4.1.5 社會麻醉功能
4.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價值
4.2.1 文化價值
4.2.2 經濟價值
4.2.3 社會價值
第5章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障礙和傳播策略
5.1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障礙
5.1.1 傳播內容單一
5.1.2 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5.1.3 傳播平臺存在安全威脅
5.2 中國新聞資訊“手機 APP”的傳播策略
5.2.1 完善內容和功能
5.2.2 健全政策保護
5.2.3 加強市場監(jiān)管
5.2.4 培養(yǎng)用戶意識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客戶端受眾媒介使用習慣探究——基于以北京地區(qū)大學生為目標群體的調查[J]. 宮承波,王歡,欒天天. 青年記者. 2014(09)
[2]報紙App現(xiàn)狀及體驗研究[J]. 徐園,張德君. 新聞實踐. 2012(09)
[3]APP營銷面面觀[J]. 梅潔. 現(xiàn)代商業(yè). 2012(20)
[4]2012年,傳媒趨勢5大猜想[J]. 徐園,張德君. 新聞實踐. 2012(03)
[5]傳媒生態(tài)視閾中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生存策略[J]. 陳兵. 中國出版. 2011(16)
[6]廣電全媒體傳播特點[J]. 羅琛. 電視工程. 2011 (02)
[7]傳播動力新論[J]. 張方敏. 新聞愛好者. 2011(12)
[8]新聞傳播學視角下的手機媒體[J]. 魏艷. 青年記者. 2011(14)
[9]數(shù)字技術推動下的信息傳播趨勢[J]. 彭蘭. 軍事記者. 2011(04)
[10]淺析手機媒體對傳統(tǒng)傳播格局的影響[J]. 鄭濟飛,吳鴻芳,馮威. 科技傳播. 2011(06)
碩士論文
[1]中國電視媒體網站發(fā)展模式及策略研究[D]. 涂金陵.華中科技大學 2010
[2]中國手機報的傳播學解讀[D]. 江南.大連理工大學 2008
[3]我國報媒數(shù)字化發(fā)展研究[D]. 沙曼.河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432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6432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