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對長期HSHF膳食喂養(yǎng)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作用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替米沙坦對長期HSHF膳食喂養(yǎng)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作用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1.觀察替米沙坦對長期高糖高脂(HSHF)膳食喂養(yǎng)的SD大鼠體重、胰島素抵抗程度和空腹血糖的影響。2.觀察替米沙坦對長期高糖高脂膳食喂養(yǎng)的SD大鼠的附睪脂肪細胞的體積,以及脂肪組織中浸潤的巨噬細胞數量和極化的影響,探討替米沙坦改善長期高糖高脂膳食喂養(yǎng)的SD大鼠胰島素抵抗方面的可能的機制。方法:6周齡同窩雄性清潔級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8只)和實驗組(24只),正常對照組采用普通飼料喂養(yǎng)36周,實驗組采用高糖高脂膳食飼養(yǎng)24周后再隨機分為3個組:高糖高脂喂養(yǎng)組(高糖高脂組、8只)、高糖高脂替米沙坦干預組(替米沙坦組、8只)及高糖高脂生理鹽水干預組(生理鹽水組、8只),高糖高脂組大鼠持續(xù)采用高糖高脂膳食飼養(yǎng)12周;替米沙坦組大鼠則采用高糖高脂飲食及替米沙坦(5mg/kg/d,溶于2ml生理鹽水灌胃)治療12周;生理鹽水組大鼠采用高糖高脂膳食及2ml生理鹽水灌胃干預12周。36周時,即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全部進行實驗。實驗方法:1.應用無創(chuàng)尾套加壓法測定大鼠的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稱重,腹腔注射烏拉坦麻醉,開腹經大鼠腹主動脈放血,留取血標本,置于低速離心機離心,離心機設置:3000r/min,15min,隨后分離上層血清分別裝入EP管于㧟80℃低溫冰箱凍存,同批測定下列指標: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空腹胰島素(FINS)。計算穩(wěn)態(tài)模型評估法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HOMA-IR=FINS×FBG/22.5。2.摘除大鼠左側附睪脂肪組織放入10%中性甲醛溶液中進行固定處理,隨后制作成石蠟切片,經常規(guī)HE染色,放置于光學顯微鏡下對附睪脂肪細胞體積進行觀察;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測定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分子標志物CD68的表達。摘除大鼠右側附睪脂肪組織迅速投于液態(tài)氮,稍后移入㧟80℃低溫冰箱,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測定大鼠附睪脂肪組織中M1型以及M2型巨噬細胞分子標志物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 1)的表達。結果:1.實驗結束時,四組大鼠體重、血壓的比較和正常對照組相比,高糖高脂組體重、收縮壓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張壓趨向于升高,但在統計學上差異無意義(p0.05);與高糖高脂組相比,替米沙坦組體重、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糖高脂組和生理鹽水組相比,體重、收縮壓、舒張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FPG、TG、FINS、HOMA-IR的變化與正常對照組比較,高糖高脂組FPG、TG、FINS、HOMA-IR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高糖高脂組相比,替米沙坦組FPG、TG、FINS、HOMA-IR水平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糖高脂組和生理鹽水組相比,FPG、TG、FINS、HOMA-IR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附睪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化。正常對照組可觀察到脂肪細胞排列規(guī)整,大小均一,體積小,圓潤;高糖高脂組可見脂肪細胞排列混亂,體積大小不均等,體積較大;與高糖高脂組比較,替米沙坦組大鼠脂肪細胞體積較小,大小均一性較好。生理鹽水組大鼠脂肪細胞體積不均一,體積較大,與高糖高脂組相似。4.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附睪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分子標記物CD68表達水平的變化。和正常對照組比較,高糖高脂組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中CD68表達顯著增加(p0.05),和高糖高脂組相比,替米沙坦組大鼠內臟脂肪組織CD68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5.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中M1型巨噬細胞分子標志物i NOS的變化。和正常組相比較,高糖高脂組脂肪組織中i NOS水平顯著增加(p0.05);與高糖高脂組相比,替米沙坦組i NOS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6.實驗結束時,各組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中M2型巨噬細胞分子標志物Arg1水平的變化。和正常對照組相比,高糖高脂組內臟脂肪組織中Arg1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0.05);和高糖高脂組相比,替米沙坦組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中Arg1水平均顯著上升(p0.05)。結論:1.替米沙坦能夠減輕長期高糖高脂膳食喂養(yǎng)大鼠的體重,降低血壓,調節(jié)其糖脂代謝,減輕胰島素抵抗。2.替米沙坦可能通過減小長期高糖高脂膳食喂養(yǎng)大鼠附睪脂肪細胞的體積和其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下調脂肪組織中浸潤的巨噬細胞數量,并促進巨噬細胞向M2型轉化,抑制其向M1型轉化,從而減輕了炎癥狀態(tài),并因此減輕了胰島素抵抗程度。
【關鍵詞】:替米沙坦 大鼠 高糖高脂膳食 脂肪細胞 巨噬細胞極化 胰島素抵抗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89.2
【目錄】: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替米沙坦對HSHF膳食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14-22
- 1.材料與方法14-17
- 2.結果17-19
- 3.討論19-21
- 4.結論21-22
- 第二部分 替米沙坦對HSHF膳食喂養(yǎng)大鼠脂肪組織巨噬細胞的作用22-36
- 1.材料與方法22-28
- 2.結果28-32
- 3.討論32-35
- 4.結論35-36
- 參考文獻36-41
- 綜述41-49
- 參考文獻47-49
- 附錄49-55
- 致謝55-57
-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57-58
- 個人簡歷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中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替米沙坦的研究[J];天津醫(yī)藥;2004年11期
2 高玲,劉茜,趙懷清;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替米沙坦片的含量[J];中國藥事;2005年04期
3 劉梅亮;李茗;;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替米沙坦片的含量[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年04期
4 韓偉佳;;替米沙坦片引起血管神經性浮腫2例[J];哈爾濱醫(yī)藥;2008年04期
5 ;制備替米沙坦中間體方法[J];臨床薈萃;2009年07期
6 陳康;竇京濤;潘長玉;鄧斌;閆文華;邢光;汪保安;母義明;陸菊明;;應用高通量基因表達譜芯片研究替米沙坦對成熟脂肪細胞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9年05期
7 ;替米沙坦[J];臨床薈萃;2003年12期
8 付焱,郭毅,楊雙革,陳麗麗,閻麗雪;替米沙坦的合成[J];中國新藥雜志;2003年07期
9 王莉清,陳志龍,張招貴,王建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替米沙坦研究進展[J];藥學實踐雜志;2003年01期
10 王健康,王峰,張華峰,劉真業(y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人血漿中替米沙坦的濃度[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歆;程澤能;陳小平;余鵬;李元建;;藥物轉運蛋白基因的遺傳多態(tài)性對替米沙坦藥動學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羅素紅;趙茂林;陶禮;;硫酸鎂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32例[A];2011年全國醫(yī)藥學術論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1年
3 郝琨;柳曉泉;王廣基;;替米沙坦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體內的藥動藥效學研究[A];第八次全國藥物與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4 沙沂;李文;盛鈺;吳立軍;;新藥替米沙坦的核磁共振譜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5 黃俊;肖靜;赫連蔓;秦海燕;李德強;;替米沙坦對高糖人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及機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趙玨;汪保安;馬芳玲;竇京濤;;替米沙坦對脂多糖刺激脂肪細胞分泌炎性因子和炎癥通路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于海波;韓雅玲;王祖祿;張新婭;佟銘;許鳳芝;;替米沙坦降壓療效的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4年
8 黃漢輝;郭思斌;梁穎;嚴鵬科;;替米沙坦對血小板聚集功能影響的體外實驗研究[A];2013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3年
9 鄺素娟;鄧春玉;單志新;林秋雄;楊敏;余細勇;;替米沙坦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腎動脈功能的影響[A];第八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于海波;韓雅玲;佟銘;張新婭;王祖祿;許鳳芝;;替米沙坦改善原發(fā)性高血壓心肌肥厚及早期腎功能損害[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清 楊緒躍;三條途徑提高替米沙坦片質量[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張倫;替米沙坦合成新技術[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3 記者 朱國旺;替米沙坦對亞洲心血管高危患者更為適合[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4 記者 徐述湘;替米沙坦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有保護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5 馬艷紅;我國專家高度關注替米沙坦最新研究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6 ;替米沙坦能有效降低慢性腎病患者血壓[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7 吳惠芳;邢瑞芬;市場趨飽和 產品同質化[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8 呂工;降壓良藥 潛能無限[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9 馮友根;新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 替米沙坦[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10 張中橋;替米沙坦顯著改善擴張型心肌病預后[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歆;替米沙坦中國人群的遺傳藥理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胡澤平;替米沙坦對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賀玉泉;替米沙坦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和其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祝春華;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后繼發(fā)性腦損傷機制及替米沙坦腦保護作用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郭軍;替米沙坦對野百合堿誘導大鼠肺動脈高壓的保護作用及機制初探[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商卓;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預防腹主動脈縮窄大鼠心肌纖維化機制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1年
7 曾曉聰;替米沙坦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馮曉麗;替米沙坦對骨骼肌糖代謝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荊丹清;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替米沙坦、厄貝沙坦具有激活PPARα/γ的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10 陶鋒;氟兩相技術在替米沙坦中間體合成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玲;替米沙坦片體外分析方法及其藥動學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2 姚向陽;替米沙坦對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生長增殖和VEGF、MMP-2表達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乘云;羅格列酮聯合替米沙坦對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保護作用[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郁潔;替米沙坦對新疆哈薩克族高血壓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通路相關分子表達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王嘉璽;替米沙坦對胰島素抵抗OLETF大鼠心房肌L型鈣通道α1C亞單位表達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陳佳星;替米沙坦多晶型及其結晶與性質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潘蓉;替米沙坦對NAFLD大鼠肝臟脂肪含量和炎癥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武剛;替米沙坦對長期HSHF膳食喂養(yǎng)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作用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王小雷;替米沙坦微粉化及增溶作用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10 劉昌發(fā);替米沙坦在健康國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D];鄭州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替米沙坦對長期HSHF膳食喂養(yǎng)大鼠內臟脂肪組織作用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60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9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