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濁方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
本文關鍵詞:活血化濁方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活血化濁方對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及機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丹參組、活血化濁方高劑量組、活血化濁方中劑量組、活血化濁方低劑量組(各8只)。丹參組大鼠予丹參顆粒[1.5g(藥物含量)/kg(大鼠體重)],活血化濁方高、中、低劑量組大鼠分別予活血化濁方混懸液5、1.5、0.5 g/kg,均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 mL,假手術組及模型組予等量生理鹽水。各組喂養(yǎng)4 W后,麻醉開胸,假手術組不做結扎,其余各組大鼠絲線結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30 min后,剪開絲線,再灌注60 min,建立實驗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MIRI)。測定血清心肌酶譜五項(CK、CK-MB、AST、HBDH、LDH)水平;取大鼠心尖組織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觀察各組大鼠心電圖ST段變化情況。結果造模后大鼠血清心肌酶譜五項,心肌組織SOD、MDA及ST段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變化;活血化濁方高、中、低組血清CK、CK-MB、LDH、AST、HBDH水平明顯低于模型組,其中劑量組優(yōu)于其他組;活血化濁方高、中劑量組大鼠心肌組織SOD水平明顯高于模型組及低劑量組和丹參組,MDA水平明顯低于模型組及低劑量組和丹參組。各組大鼠冠狀動脈結扎再灌注后ST段平均值:活血化濁方高、中劑量組低于模型組、低劑量組和丹參組,活血化濁低劑量組與丹參組比較無顯著性結論活血化濁方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損傷有一定的干預作用。可能與活血化濁方能夠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狀態(tài)下的心肌酶譜,增加SOD的活性,減少MDA的產(chǎn)生,以及抑制心電圖中ST段病理性抬高,保護心肌細胞免受損害相關。
【關鍵詞】:缺血再灌注 心肌損傷 活血化濁方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85.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主要符號對照表9-10
- 第1章 引言10-12
- 1.1 心肌缺血再灌損傷的西醫(yī)研究10-11
- 1.2 心肌缺血再灌損傷的中醫(yī)認識11
- 1.3 活血化濁方的臨床應用11-12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2-16
- 2.1 實驗材料12
- 2.1.1 實驗對象12
- 2.1.2 主要藥品和試劑12
- 2.1.3 主要實驗儀器12
- 2.2 實驗方法12-16
- 2.2.1 藥物制備12-13
- 2.2.2 實驗動物分組及給藥13
- 2.2.3 MIRI動物模型的建立13-14
- 2.2.4 標本采集14
- 2.2.5 指標檢測14
- 2.2.6 統(tǒng)計學處理14-15
- 2.2.7 技術路線15-16
- 第3章 結果16-21
- 3.1 各組大鼠血清心肌酶譜五項16-18
- 3.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中SOD、MDA含量18-19
- 3.3 各組大鼠心電圖ST段變化19-21
- 第4章 討論21-29
- 4.1 實驗的指標依據(jù)21-23
- 4.1.1 SOD、MDA21-22
- 4.1.2 CK、CK-MB22
- 4.1.3 AST、LDH、HBDH22-23
- 4.1.4 心電圖ST段改變23
- 4.2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評價23-24
- 4.3 活血化濁方組方配伍分析24-26
- 4.4 中西醫(yī)藥物的比較26-29
- 第5章 結論29-30
- 第6章 課題創(chuàng)新點30-31
- 參考文獻31-34
- 致謝34-35
- 作者簡歷35-36
- 綜述36-44
- 參考文獻42-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生娣;時文婷;龔彩虹;;化濁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36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08期
2 張風霞;張銘;孫西慶;王新陸;;化濁行血湯治療2型糖尿病40例[J];河南中醫(yī);2013年11期
3 趙偉;;常用解毒化濁中藥芻議[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年12期
4 張鵬;王中琳;;化濁行血湯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60例療效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年01期
5 陳臺珍;韓向前;;通竅化濁湯治療眩暈證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31期
6 喬曉林;黃志華;;培土化濁斂瘡湯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35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年07期
7 劉昌堯;化濁調(diào)中法治療慢性發(fā)熱[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4年10期
8 厲秀云;賈杰;;疏肝化濁法治療梗塞性癡呆60例[J];四川中醫(yī);2007年05期
9 侯宗德;化濁保腎方配合激素治療重癥高血脂型腎病綜合征31例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2年05期
10 李瑞東;;化濁消潰湯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150例[J];河北中醫(yī);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霍永利;;化濁合劑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康學東;余臣祖;朱瑾;楊維杰;王苑銘;安小平;;化濁顆粒對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響[A];2011年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興臣;宗壽健;李霞;胡曉潔;仉烈煒;王亞晗;王瀟永;;化濁行血湯對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的臨床干預研究[A];山東省2013年神經(jīng)內(nèi)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神經(jīng)免疫大會2013論文匯編[C];2013年
4 王新陸;;化濁法在皮膚科疾病中的運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分會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7年
5 張世龍;;益天化濁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腎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8年
6 錢金花;王彥剛;;解毒化濁治療酒精性脂肪肝13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暨2009年脾胃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7 孫建光;;補腎化濁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與胰島素抵抗的影響[A];第二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8 袁濤;;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降脂化濁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療效觀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陳銘;高松占;蔡甄波;;補腎化濁通瘀法治療少弱精癥42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莊慧魁;王興臣;;化濁降脂合劑對血脂異常的臨床觀察[A];山東省2013年神經(jīng)內(nèi)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神經(jīng)免疫大會2013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新陸;化濁法在皮膚病中的運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2 ;吳深濤:化濁解毒對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3 ;化濁法在皮膚病中的運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4 河北省中醫(yī)院 周文平;解毒化濁 阻斷癌變[N];健康報;2009年
5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邢恩龍;溫陽化濁療厭食[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6 山東青島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朱維平 山東青島海慈醫(yī)療集團 趙云升 張茂全;清肝化濁醫(yī)痛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7 陳凌燕;春季進補有講究[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斌勝;化濁行血兼以溫陽法治療代謝綜合征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晉銘;基于治未病思想從血濁立論觀察化濁行血湯對LDL-C水平的影響[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王瀟永;化濁和血顆粒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尹湘君;血脂異常證候演變規(guī)律及運脾化濁法對血脂異常大鼠作用機制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4 隋歌川;化濁祛濕方通過SREBP-2調(diào)節(jié)膽固醇代謝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梁金磊;藿樸化濁湯治療脾胃濕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D];甘肅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6 潘霞;活血化濁方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D];青海大學;2016年
7 鄭隴軍;化濁解毒消潰煎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尹倚艱;祛濕化濁通心方對老年血脂代謝異常的干預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9 高明;雙紅化濁方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白兔血脂和炎癥因子的影響[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李如梅;理氣化濁膠囊調(diào)節(jié)血糖作用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活血化濁方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損傷的干預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98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5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