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9-11-04 23:56
【摘要】:目的分析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區(qū)手足口病流行學及病原學分布特征,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據(jù)。方法利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南通市通州區(qū)2011—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數(shù)據(j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區(qū)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8 371例,其中重癥29例,年均發(fā)病率為143.27/10萬,重癥比例為0.35%,無死亡病例。發(fā)病具有明顯季節(jié)性特點,發(fā)病高峰分別在5-7月和11-12月;高發(fā)地區(qū)為先鋒街道和川姜鎮(zhèn),年均發(fā)病率高達300/10萬以上;男性發(fā)病高于女性,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實驗室確診的318例中,EV71型和Cox A16型占比逐年下降,其他腸道病毒占比不斷加大。結論針對南通市通州區(qū)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兩個發(fā)病高峰為重點時期,以外來流動人口集中地為重點地區(qū),以5歲以下兒童為重點人群,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
本文編號:25558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甘雪華;羅永慧;段穎卿;;女童陰道分泌物的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年02期
2 姜孟楠;莫兆軍;檀曉娟;陳立;麥浩;張欣欣;祝雙利;許文波;;全州縣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1年02期
3 湯奮揚;嵇紅;祁賢;李亮;祖榮強;霍翔;許可;朱鳳才;孟繁岳;;江蘇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0年01期
4 宋緒華;邢健強;陳海;毛海燕;陳梨萍;;海口市眼部真菌感染流行病學與病原學特征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8期
5 俞敏;O_(139)血清型霍亂的臨床、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J];浙江預防醫(yī)學;1994年04期
6 謝一俊,陳亢川,林成水;福建省鼠傷寒沙門菌病原學特征研究[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7 高中靜;姜文國;顏丙新;趙福河;劉偉;李忠;劉倜;;濟寧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年11期
8 ;更正聲明[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年08期
9 薄芳;崔愛利;郭學斌;許文波;;中國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9年02期
10 滕崢;檀曉娟;邵俊杰;張勇;匡小舟;張曦;許文波;;2009年上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J];病毒學報;2010年06期
,本文編號:25558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2555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