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qū)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及應對策略
本文選題:精神衛(wèi)生 + 流行病學特征; 參考:《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年01期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長寧區(qū)截止至2012年底歷年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了解各類精神疾病的分布特征、患病水平與流行規(guī)律,為預防控制精神衛(wèi)生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方法人口資料來源自于長寧區(qū)公安部門人口統(tǒng)計年報,精神疾病資料來源于長寧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wèi)生分中心歷年精神疾病年報表及《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對長寧區(qū)在冊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統(tǒng)計描述。結果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現住址在長寧區(qū)的精神疾病病例4 284例,時點患病率為683.85/10萬,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31,P=0.579);40~70歲年齡段患病率(1 022.06/10萬)高于其他年齡段患病率(409.60/10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19.00,P0.001)。結論要主動開展大規(guī)模滾動線索排摸工作并在疾病高發(fā)年齡段人群及病人家屬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qū)健康教育,對于初高中生心理健康也要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與此同時,要加強病患在社區(qū)進行程式訓練,促進康復。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diseases in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until the end of 2012, and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prevalence and level of mental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ntal health. Methods the popul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nnual 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of Changning District, and the mental illnes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nual report of mental illness in the Mental Health Subcenter of th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angning District and the Shanghai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patients in Changning District were statistically described. Results as of December 31, 2012, there were 4,284 cases of mental illness in Changning District, and the time point prevalence rate was 683.85 / 10 mill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0.579%, 0.579% and 4070 years o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revalence rate in the 4070 a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age groups (409.60 / 100 000 / 100 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Conclusion W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rry out large-scale rolling cues sorting work and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mong people with high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also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atient program training in the community to promote rehabilit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市長寧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
【分類號】:R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炬英;譚常贊;李水潮;;肇慶市鼎湖區(qū)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6年09期
2 顧秀華;;程式訓練對社區(qū)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年01期
3 李伯珊,胡澤卿,毛文君,程鵬方,肖淑珍,方子先,張平,吳金祥;精神疾病患者入院形式及其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1年02期
4 周尚成;萬崇華;蔡樂;王靜;崔少國;姚為付;曾映雪;劉巧艷;;云南省某地農村疾病負擔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年01期
5 張廣岐,顧牛范;我國精神衛(wèi)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1年02期
6 李立華;吳啟姣;梅芳;黃麗紅;;精神病患者家屬對精神疾病知識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09年01期
7 許玉芳;蔣菊芳;吳曉梅;張紫娟;唐紅;方春霞;鄭堯娟;郭琳萍;;程式訓練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社區(qū)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8年04期
8 劉殿國;李東;;100例國內與世界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符合率對比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7年22期
9 于洞蘭;李忠梅;畢海波;;影響精神疾病罹患者就醫(yī)的主客觀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年33期
10 魏方艷;陳艾華;衛(wèi)巍;;孝感市精神疾病治療管理現狀及對策[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娟;基于突觸可塑性異常假說的重性精神障礙易感基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新,孫東東;我國精神衛(wèi)生立法若干問題研究(2)(北京大學2000級法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4年02期
2 杜舒寧;王健;;我國農村精神衛(wèi)生服務供給、利用情況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3 王小平;劉鐵橋;郝偉;李凌江;;中國部分地區(qū)精神科醫(yī)生對精神障礙者及其處置政策態(tài)度的調查[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0年01期
4 湯利紅;雷球英;彭汝春;;護理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年01期
5 湯利紅;雷球英;彭汝春;;運動療法和音樂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日常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年14期
6 王忠萍;王麗;楊文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為危險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1年05期
7 段芬,吳秋華,楊曉蓉;58例精神病人接診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2年01期
8 楊曉蓉;黃雪花;周茜;;精神科院外出診和接診的相關問題[J];華西醫(yī)學;2008年05期
9 接雅俐;湯先忻;;1996~2005年國內外關于精神障礙的文獻計量學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7年01期
10 羅維肖;楊仲利;李逸鴻;林漢;;軍隊醫(yī)院精神科的現狀與發(fā)展[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0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廣明;氯氮平臨床使用及其對出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結局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婉婷;汕頭市龍湖區(qū)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服務現狀調查[D];汕頭大學;2011年
2 姚旭東;大連市精神疾病醫(yī)療費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張少覲;上海市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服務與投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接雅俐;國內外精神障礙研究狀況的文獻計量學分析(1996~2005年)[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孫立忠;政府的公共衛(wèi)生政策對精神健康的促進作用[D];吉林大學;2008年
6 王俊成;濮陽市精神衛(wèi)生服務現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7 陳為富;我國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服務發(fā)展狀況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茹建國;烏魯木齊市精神(心理)疾病流行病學調查與衛(wèi)生服務利用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黃志宏;敦化市148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例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劉戀;神經生長因子及Ala273Val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的相關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文娟;譚立文;;神經心理學測驗與精神分裂癥內表型[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7年01期
2 王富珍,齊亞莉,龔曉紅,曾憲嘉,潘利,李輝;北京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疾病個人負擔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4年05期
3 黃美凌,梁麗霞,馮健懷;母嬰同室住院產婦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南方護理學報;2005年08期
4 李立華;李穗云;黃麗紅;梅芳;;精神病患者家屬精神衛(wèi)生知識水平及結構調查[J];護理學報;2006年06期
5 王芳,趙敏,楊荷葉;精神病患者家屬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21期
6 趙桂霞;梁先鋒;陳艷云;黃麗秀;張振文;;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情緒障礙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08年04期
7 葉波,周有尚,陳世蓉;多死因的應用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7年09期
8 屠麗君,朱玲,麻麗萍,徐國彬,方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7年08期
9 陳剛,賀林;精神分裂癥的遺傳學及基因定位[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4年01期
10 陳昌惠,沈漁笛,張維熙,李淑然,黃悅勤,王金榮,王德平,涂建,寧佐喜,付力牧,紀麗萍,劉志廣,吳化民,羅開林,翟書濤,嚴和獯,孟國榮;中國七個地區(qū)精神分裂癥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國強;;北京市懷柔區(qū)2008年網絡直報肺結核病人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9年15期
2 楊強;郭文毅;;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學[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8年05期
3 吳健乾;;嘉興市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05期
4 崔吉俊;精神衛(wèi)生服務中與生殖婚育保健相關的問題[J];中國性科學;2002年02期
5 楊智仲;王守華;;煤礦井下工人常見慢性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施民安,陳亞麗;安徽省部分地區(qū)神經管缺陷的流行病學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7 吳劍南,姚云華,陸茂林,錢少鋒,唐堯根;江蘇省錫山市糖尿病流行病學特征[J];預防醫(yī)學文獻信息;1999年04期
8 黃艷萍;葉緒芳;潘忠倫;李莉;汪峰;;貴州省2004年急性傳染病暴發(fā)疫情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05年12期
9 李武;李增慶;;湖北省武漢市6所醫(yī)院近5年出生缺陷監(jiān)測調查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5年12期
10 李青;;濱州市博興縣2000例成人急性腹瀉流行病學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建武;孫麗杰;康鵬;李樹臣;姬紅;;華支睪吸蟲病88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分析[A];第一屆全國疑難重型肝病大會、第四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董美階;程德明;董學平;;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學特征及減壽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王佳佳;薛曉琳;張雅靜;李冠儒;吳秀艷;王天芳;;亞健康發(fā)生的流行病學特征及相關因素研究現狀[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換屆選舉暨“‘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王麗萍;胡超云;;慈溪市1991~200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A];浙江省第十七屆農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萬征;李永樂;卜云濤;孫躍民;于雪芳;姚薇;;天津市市區(qū)成人腦卒中流行病學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A];中國心臟大會(CHC)2011暨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丁繼超;張海林;李瓊芬;申辛欣;李浩;唐青;;云南省1976~2009年狂犬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A];2010全國狂犬病防控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梁尊鴻;潘云川;徐家欽;陳思環(huán);陳彥X;;熱帶地區(qū)小兒燒傷流行病學特征的前瞻性研究[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李慶平;孫曉紅;張秀繪;;濱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與防制對策[A];山東預防醫(yī)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陳煥永;張新;姜宏齊;邵風娟;李慶剛;;黑龍江地區(qū)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病學分析及基因分型的初步檢測[A];第七次全國腎綜合征出血熱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蹇華勝;;汶川地震創(chuàng)傷患者的流行病學分析[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寧春 仲崇山;肥胖和超體重人群超六成[N];新華日報;2005年
2 ;揭開我國頭痛患者背后的奧秘[N];中國婦女報;2002年
3 黃嵐;鐵強化醬油干預 貴州風景獨好[N];健康報;2007年
4 馮元朝;涇陽婦女健康檢查有成效[N];咸陽日報;2010年
5 蘭青;農村育齡婦女婦科常見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N];齊齊哈爾日報;2008年
6 孟慶普;我國將擴大鐵強化醬油覆蓋面[N];健康報;2007年
7 記者 顧泳;我國約有2億人群體重超標[N];解放日報;2009年
8 康琦;婦科炎癥發(fā)病人群低齡化患病率居高不下[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9 馮立中;農民小富即入“富貴病”陷阱[N];健康報;2006年
10 記者 沈衛(wèi)莉 實習生 章春柳;推行免費的強制婚檢可行嗎[N];紹興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捷;德惠市飲酒與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學現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2 林玲;汕頭市澄海區(qū)涂城鄉(xiāng)常見風濕病流行病學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3 劉慶武;郴州市城區(qū)12-14歲學生超重、肥胖和低體重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4 陸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成人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及社區(qū)干預模式的建立[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商曉紅;濟南市郊區(qū)兒童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尹遵棟;部分地區(qū)成人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病學特征及疫苗接種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7 孫越霞;宿舍環(huán)境因素與大學生過敏性疾病關系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8 呂開陽;兒童燒傷住院患者流行病學及直接住院成本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張永紅;一種不明原因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3年
10 劉洪慶;山東省農村已婚育齡婦女RTI干預與病原體篩查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雯;遼寧省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李麗;寧夏農村人群包蟲病流行病學及其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李潔;河北省平鄉(xiāng)縣40歲及以上人群外眼病與視力損害的流行病學調查[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劉萍萍;青島市黃島區(qū)2006-2008年醫(yī)院傷害監(jiān)測流行病學特征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5 曹燁華;濟南市2453例體檢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D];山東大學;2013年
6 呂芳;松原地區(qū)成人慢性病患病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7 葉慶強;東莞市大朗鎮(zhèn)工人職業(yè)傷害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王慶;北京市西城區(qū)麻疹流行病學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9 彭建梅;東莞市結核病流行狀況及控制效果評價[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秦玉君;煙臺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經濟負擔調查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633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liuxingb/186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