齦下樁修復可行性的三維有限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5 01:11
殘根殘冠的保存和修復是口腔臨床常見的治療病例,如果因嚴重齲損,根折或醫(yī)源性損傷等不同原因導致牙體缺損至牙齦或牙槽骨內時,修復往往難以進行。目前臨床中常采用牙冠延長術和牙根牽引術,來暴露牙體缺損斷緣,重建患牙的生物學寬度,之后再擇期進行修復。但兩種處理方法共同的特點是治療時間長,治療程序復雜,需要多個學科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患牙的治療和修復,有些患者難以接受。 齦下樁的設計基本思想是參考種植體修復理論,利用齦下樁在余留牙根獲得的固定和支持作用,為齦下樁骨接觸面骨結合形成的初期穩(wěn)定創(chuàng)造條件,修復后希望齦下樁穿齦結構與周圍軟硬組織形成良好的軟組織封閉狀態(tài)和骨結合狀態(tài),并達到恢復患牙形態(tài)和功能的目的,避免牙根拔除或采用其它治療方法帶來的麻煩,擴大殘根保存修復的適應癥。 本研究采用三維有限元法,以上頜中切牙為例,構建缺損至牙齦和牙槽骨內不同程度的殘根利用齦下樁核冠修復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修復后牙根牙本質、牙周支持組織及齦下樁骨接觸面的應力狀況和位移情況,初步判斷齦下樁用于保存此類殘根的可行性,并對預成齦下樁進行有限元優(yōu)化設計分析,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生物力學理論依據(jù)。 整個研究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實驗: ...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回顧
實驗一 上頜中切牙齦下樁核冠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結果
4 討論
5 結論
實驗二 齦下樁修復可行性的有限元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實驗三 預成齦下樁的優(yōu)化設計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小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82423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回顧
實驗一 上頜中切牙齦下樁核冠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結果
4 討論
5 結論
實驗二 齦下樁修復可行性的有限元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實驗三 預成齦下樁的優(yōu)化設計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小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824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7824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