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骨水平種植體不同愈合方式在后牙區(qū)臨床效果的回顧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07:59
   目的:評價骨水平種植體分別采取埋置式愈合與非埋置式愈合修復牙列缺損時對邊緣骨高度吸收的影響,以便為臨床工作中種植體的使用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其臨床效果和遠期成功率。方法:臨床采用Ankylos種植體159枚種植體植入159名患者口內,且種植區(qū)域均為后牙區(qū),其中埋置式愈合47枚,非埋置式愈合112枚。隨訪24個月,分別在種植體植入即刻、二期手術即刻(非埋置式愈合在相應時間點)、冠修復即刻、冠修復后6月、冠修復后12月、冠修復后24月進行復診,拍攝曲面斷層片或者根尖片,測量種植體周圍邊緣骨吸收高度和種植體周圍骨水平穩(wěn)定性,復診時還要檢查修復體的使用情況,有無種植體相關并發(fā)癥,并記錄種植體的累計成功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所收集患者中,其中年齡小于55歲的患者最多;從全部納入病例的情況得出,在選擇方式上,女性埋置式偏多,男性非埋置式偏多;非埋置式愈合組中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為45例(40.2%),而埋置式愈合組中有牙周病史的患者為31例(65.9%),從比例上看埋置式愈合組中有牙周病史的患者高于非埋置式愈合組;在植入種植體部位,上頜70例(44.0%),下頜89例(56.0%)。非埋置式愈合組中有一枚種植體脫落,2年的成功率為98.21%,埋置式愈合組2年的成功率為97.87%。非負荷愈合期間,埋置式愈合種植體骨吸收量為0.43±0.07mm,非埋置式愈合為0.42±0.08mm,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于冠修復后24月時,非埋置式愈合組與埋置式愈合組種植體邊緣骨吸收量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功能負載2年后,埋置式愈合組近遠中邊緣骨總共有28.7%(27個)邊緣骨穩(wěn)定于種植體水平或之上,非埋置式愈合組近遠中邊緣骨總共有69.7%(156個),兩組之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兩種愈合方式對種植體周圍邊緣骨吸收的影響不同,但都能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學位單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83.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一、前言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1.1 入選對象
        1.2 納入標準
        1.3 排除標準
    2 內容與方法
        2.1 主要種植系統(tǒng)和實驗設備
        2.2 實驗方法
    3 觀察指標
        3.1 測量種植體周圍邊緣骨高度
        3.2 種植體周圍邊緣骨水平穩(wěn)定性的測量
        3.3 種植體累計存留量統(tǒng)計
    4 統(tǒng)計學方法
三、結果
    1 種植修復患者性別、年齡、牙位組成
    2 放射線觀察種植體邊緣骨吸收值的改變及邊緣骨水平穩(wěn)定性對比
        2.1 兩種愈合方式非負荷愈合期邊緣骨吸收(MBL)值對比
        2.2 兩種愈合方式冠修復后不同時間段邊緣骨高度吸收值(MBL)的比較
        2.3 兩種愈合方式種植體邊緣骨水平穩(wěn)定性對比
    3 所有患者口內的種植體存留率及成功率
        3.1 種植成功率
        3.2 修復失敗病例
四、討論
    1 愈合方式對MBL的影響
    2 愈合方式對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
    3 影響MBL的其他相關因素
    4 Ankylos種植系統(tǒng)的特點
    5 上下后牙區(qū)的骨質特點
    6 失敗病例討論
五、小結
六、結論
七、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期刊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茍敏;蔡瀟瀟;;種植體—基臺微間隙對種植體頸部周圍骨的影響[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6期

2 戴印和;戴超;王桂紅;馬樹岷;胡培;尹希榮;蘇晶晶;;上前牙128顆非埋入式愈合即刻種植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年19期

3 張超;任素峰;王宏偉;;微螺釘種植支抗壓低伸長磨牙并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2年11期

4 林鶯;潘在興;;牙周維護對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4期

5 董凱;柳忠豪;;種植體周圍骨吸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3期

6 郭蘇偉;趙保東;劉鳳芝;郭力強;肖菲;馮愛菊;;平臺轉換技術對上頜前牙區(qū)單枚種植修復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2期

7 馮愛菊;王維英;肖菲;郭力強;趙保東;郭蘇偉;張雪健;;平臺轉移設計種植體植入1年后下頜后牙區(qū)的骨喪失(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2期

8 馬竟;顧曉明;;上頜后牙區(qū)種植過程中骨相關問題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年01期

9 趙平;史俊;;種植體埋入式愈合與非埋入式愈合的臨床療效比較[J];上?谇会t(yī)學;2010年06期

10 王方;王佐林;;平臺轉換技術對種植體頸部周圍牙槽骨的影響[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28884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884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3a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