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牙周炎患者種植二期術后牙齦愈合狀況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4 08:46
【摘要】:目的:通過探討牙周炎患者種植二期術后牙齦愈合達到穩(wěn)定的時間,為牙周炎患者種植修復提供指導。 方法:對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在山東大學口腔醫(yī)院種植中心已植入植體并達到骨結合的牙周炎患者進行種植二期手術,術后對每顆種植體周圍牙齦組織通過臨床觀察和牙齦高度測定的方法探討種植二期術后牙齦愈合的狀況。臨床觀察內容為詳細記錄種植體周圍牙齦的臨床狀況,包括牙齦顏色,牙齦類型,菌斑指數(shù),出血指數(shù)及附著齦的情況。種植二期術后對每顆種植體的頰側牙齦高度測量兩次,術后1周為初測點,按下次測量的時間隨機分成四組,第一組為距初測點1周,第二組為距初測點2周,第三組為距初測點3周,第四組為距初測點4周。每組選取15顆種植體,共60顆種植體。觀察各組第二次測量到初測點的牙齦變化量之間的差異,從而發(fā)現(xiàn)牙周炎患者種植二期術后牙齦愈合達到穩(wěn)定的時間;并同本課題組已研究的牙周健康患者種植二期術后牙齦的愈合狀況進行比較。 結果:1.牙周炎患者在種植二期術后1周種植體周圍牙齦顏色略紅,BI≥1的占28.3%(17/60),在術后4周仍有2例種植體周圍牙齦顏色發(fā)紅。 2.牙周炎患者第一組與第二組的牙齦高度變化量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第二組與第三組的牙齦高度變化量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呈退縮趨勢,平均退縮0.66mm。第三組與第四組的牙齦高度變化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牙周炎患者同牙周健康患者種植二期術后頰側牙齦高度的變化趨勢大體一致,頰側牙齦高度變化量也沒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1.從臨床觀察看,牙周炎患者種植二期術后至少需要4周才達到臨床愈合。2.牙周炎患者的牙齦變化在種植二期術后4周達到穩(wěn)定,穩(wěn)定前牙齦會有0.66mm的退縮。這為牙周炎患者種植修復時機和基臺的選擇提供臨床指導。 3.在牙周炎得到控制的條件下,牙周炎患者同牙周健康患者種植二期術后的牙齦愈合時間基本相同,都是在術后4周達到穩(wěn)定,牙齦變化量也無明顯差別。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8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建華;夏華新;;第一磨牙被動拔除正畸治療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1年07期

2 陳梅梅;武瑾;程靖;周媛;白冰;;脈沖Nd:YAG激光輻照乳牙防齲的臨床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1年09期

3 夏榮;孫磊;章潤貞;楊旭黎;;種植義齒修復美學區(qū)單個牙齒的軟組織美學評價[J];安徽醫(yī)學;2011年09期

4 曹穎;;兩次法排齦技術對牙齦健康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06年09期

5 王偉民;顏雨春;韓曉蘭;王飛;;后磨牙折裂及隱裂的臨床治療研究[J];安徽醫(yī)藥;2009年06期

6 郝靜華;張志宏;鐘進;危凱;王麗;;Mtwo機用鎳鈦銼與手用不銹鋼K銼根管預備效果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2年02期

7 郝樹立;李玲;;兩種方法治療牙本質過敏療效比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8 馮承水;朱銳;蘭衛(wèi)東;;氫氧化鈣碘仿糊劑根管消毒的臨床療效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9 方碧松,李玉晶,黃清泉;深齲腐質及齲損下方牙本質中內毒素含量的測定[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年01期

10 陳南燕;后牙隱裂及折裂保存治療的臨床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占肖;;經(jīng)口氣管插管病人改良式口腔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A];第二十六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九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孫紹洪;毛永惠;業(yè)江梅;詹躍;;后牙縱折的保留治療[A];玉溪市醫(yī)學會第九屆口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朱永和;王炯明;李煥玉;;失活劑泄漏致牙周組織壞死12例[A];玉溪市醫(yī)學會第九屆口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曾倩;李周勝;董抗;;氫氧化鈣碘仿糊劑用于根尖誘導成形術21例[A];2011年全國醫(yī)藥學術論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兵;兩種根管充填方法與牙根縱裂關系的相關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黃娟;前牙斷冠再接的相關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胡申琳;第三磨牙解剖形態(tài)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韓峰;重度慢性牙周炎和高齲者牙菌斑變形鏈球菌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牛方;磷酸酯粘結劑誘導生成羥基磷灰石晶體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楊立群;哈薩克族、維吾爾族齲病、牙周病及膳食營養(yǎng)的調查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曾令芳;乳牙尖周病損中HCMV和EBV片段表達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姜紅;大學生口腔健康認知與行為的調查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9 高碧云;EB病毒與逆行性牙髓炎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陳小芳;甜茶護齒含片對抑制變形鏈球菌作用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547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7547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cc2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