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不同年齡段牙列缺損種植患者心理行為與術后疼痛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23:35
【摘要】:目的通過收集牙列缺損種植患者術前焦慮和術后疼痛的臨床調查問卷,綜合分析牙列缺損種植患者的一般人口學特征和種植術前的焦慮水平、術后的主觀疼痛感受等心理狀況。研究牙列缺損種植患者與術前焦慮相關的一般人口學因素,研究患者種植術前的焦慮與術后疼痛的相關性,以及不同年齡段術前與術后疼痛相關性是否與整體研究有差異。在口腔種植的臨床工作中,為掌握患者就診時的心理行為變化提供一定的臨床參考意義。方法隨機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種植科就診,初次自愿選擇種植義齒修復的20-75歲患者共90名行問卷調查。按20-40歲、41-60歲、6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男女各15例進行分組。初診時記錄一般信息,填寫特質焦慮量表(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種植術前填寫狀態(tài)焦慮量表(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修正版牙科焦慮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術后對患者進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由測評者即時記錄。此次研究由同一名口腔種植醫(yī)生對牙列缺損患者行種植手術,采用ITI種植系統(tǒng)完成本次手術,手術均采用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潤麻醉。最后將調查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獨立樣本秩和檢驗、完全隨機設計資料方差分析等方法;多重比較用Bonferroni法;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本次研究中樣本總量90例,研究對象年齡范圍為20-75歲,男性45人,女性45人,男女比例1:1。其中,20-40歲、40-60歲、60歲以上三個年齡段各30人,每個年齡段男女各15人。被調查的研究對象中按學歷分,大學及以上學歷最多,按職業(yè)分,個體所占的人數(shù)最多。(1)研究對象術前影響焦慮的因素分析:不同性別的患者在S-AI和MDAS的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患者焦慮程度低于女性患者。不同年齡段在S-AI的得分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20-40歲的得分大于60歲以上的得分,60歲以上的得分大于40-60歲的得分。不同年齡段在MDAS的得分差異上也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0-40歲的得分大于40-60歲的得分,40-60歲的得分大于60歲以上的得分。不同學歷對研究對象的S-AI,MDAS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性別、年齡及學歷對S-AI,MDAS的得分有影響。而性別、年齡及學歷在T-AI的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種植術前S-AI、T-AI焦慮狀況分組的VAS評分比較:根據(jù)研究對象的S-AI、T-AI得分數(shù)據(jù),將牙列缺損種植患者的焦慮水平分為三組:20-37分是較少或沒有焦慮組(Low,L),38-44分是適中的焦慮組(Moderation,M),45-80分是極高的或極度的焦慮組(High,H)。本次研究中不管是狀態(tài)焦慮還是特質焦慮,大多數(shù)研究對象都屬于較少的或沒有焦慮組,而且患者的術后疼痛值也處于相對較低水平。比較S-AI、T-AI不同分組之間術后的VAS評分差異,不同S-AI分組之間的術后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T-AI分組之間的術后VAS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T-AI三組之間進行Bonferroni多重比較,L組M組H組。說明越高的術前特質焦慮傾向于術后更高的疼痛。(3)S-AI、T-AI、MDAS評分之間及與術后評分的相關性分析:S-AI、T-AI、MDAS評分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S-AI和MDAS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P0.05),并且S-AI和MDAS之間相關性較密切(r0.5);種植術后的VAS與術前的T-AI存在正相關關系,相關關系密切(r0.5),區(qū)分年齡段后,20-40歲年齡段術前S-AI與MDAS評分之間有相關性(P0.05),且相關性較近(r0.5),與不分年齡段結果一致。但種植術后的VAS與術前的T-AI沒有相關關系,與不分年齡段結果有差異。40-60歲、60歲以上年齡段術前S-AI與MDAS評分之間均無相關性(P0.05),但40-60歲、60歲以上年齡段種植患者術前的T-AI與術后的VAS均有相關性(P0.05),且這兩年齡段術前的T-AI與術后的VAS相關關系均較近(r0.5)。結論影響牙列缺損種植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一般人口學因素有:性別、年齡、學歷等。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以及牙科焦慮普遍存在于被研究的口腔種植患者中,大多數(shù)患者的焦慮程度處于較低的焦慮水平。本次研究的牙列缺損種植患者術后的疼痛取值都較小,種植術后的疼痛屬于輕度疼痛?傮w來說,牙列缺損種植患者術前狀態(tài)焦慮與牙科焦慮有相關性,個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的焦慮水平越高傾向于越高的牙科焦慮,術前的焦慮水平與術后疼痛有相關性,可根據(jù)患者術前特質焦慮水平預測術后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受。區(qū)分年齡段后,20-40歲年齡段符合個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的焦慮水平越高傾向于越高的牙科焦慮,而在術前特質焦慮水平預測術后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受這點上,40-60歲以及60歲以上這兩個年齡段符合這一結論。
【圖文】:

學歷,研究對象,情況,企業(yè)單位


圖 1.1 研究對象的學歷情況從職業(yè)情況上總體來看,個體所占比例最多為 30%,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單位、無業(yè)及退休人數(shù)所占比例分別為 28.89%、17.78%、14.44%,學生所占比例最少 8.89%。見圖1.2。

職業(yè)構成,研究對象


學生所占比例最少 8.89%。見圖1.2。圖 1.2 研究對象的職業(yè)構成2.2 研究對象術前影響焦慮的因素分析本次調查研究中總研究對象 90 人,其中男性 45 人,女性 45 人,男女比例 1:1。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分布。不同性別的患者在 S-AI 和 MDAS 量表的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患者焦慮程度低于女性患者。在 T-AI 量表的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1。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8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碩敬;;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年07期

2 郭海;;比較不同材料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牙列缺損的效果與不良反應[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年20期

3 趙福順;;活動和固定義齒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損修復治療中的臨床研究[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19年03期

4 劉曙光;劉琪;李桂春;;銀川市35~44歲人群牙列缺損及修復情況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7年11期

5 沙小冬;徐沙;;修復與正畸聯(lián)合治療牙列缺損的臨床體會[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年06期

6 李洪偉;;牙列缺損合并牙列不齊正畸與修復治療的療效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年05期

7 楊國靈;王利民;;正畸與種植聯(lián)合治療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年S1期

8 裴雪峰;;固定義齒修復老年牙列缺損的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年04期

9 趙建生;;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伴牙列缺損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年05期

10 張遠柏;;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錯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年9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揚;吳東;;牙列缺損新分類法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2 陳光大;曹惠菊;;牙列缺損的修復前正畸治療的探討 附11例病例分析[A];第五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3 楊蔚林;鄒錫新;;牙列缺損患者生活質量研究[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4 何俊峰;趙志穎;;修復前矯治牙列缺損伴錯鉭畸形[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5 吳哲;馬冬麗;;老年人牙體伴牙列缺損修復的臨床體會[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老年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換屆選舉暨第四屆全國老年口腔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陳青筱;;牙列缺損臨床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A];第十五次全國口腔醫(yī)學計算機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17年

7 葉有才;;人工種植義齒修復牙列缺損臨床觀察[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8 李倩;林野;邱立新;李健慧;邸萍;陳波;胡秀蓮;張宇;王鶯;崔宏燕;王濤;于海燕;;平臺轉換連接種植體與對接連接種植體修復牙列缺損的前瞻性比較研究[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龍海波;王本恒;;牙列缺損經(jīng)正畸后修復的臨床應用[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中老年牙周疾患伴有牙列缺損患者的修復(鑲牙)治療特點[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敏;牙列缺損種植固定修復體種植體周圍病的影響因素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2 段銀玲;短牙弓及后牙中斷牙弓對合穩(wěn)定及顳下頜關節(jié)健康的影響[D];武漢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必昕;不同年齡段牙列缺損種植患者心理行為與術后疼痛相關性研究[D];內蒙古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劉益兵;牙列缺損種植修復患者滿意度以及心理狀況調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周奕辰;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牙體或牙列缺損伴錯頜畸形的臨床病例報告[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8年

4 謝黎陽;昆明市老年人牙缺損/失與修復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8年

5 李俊青;種植與正畸聯(lián)合治療復雜牙列缺損的臨床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3年

6 袁堂霞;上頜肯氏I類牙列缺損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對聲學特征的影響[D];青島大學;2005年

7 熱娜古孜·阿不都米吉提;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損缺失情況調查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魏平杰;改良“T”型卡腭側固位修復上頜單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張玲;不同印模方法對肯氏Ⅰ類牙列缺損修復效果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陳瑞平;使用迷你種植體輔助固位修復重度齒槽嵴萎縮患者牙列缺損或缺失的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038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7038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f8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