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地區(qū)三民族不同齲敏感3-5歲兒童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組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1 13:59
【摘要】:目的:對比研究蒙古族、維吾爾族和漢族低齡兒童齲病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通過高通量測序對三個民族兒童牙菌斑菌群結構差異進行分析,檢測唾液中四種常見致齲菌DNA水平并評價與低齡兒童齲病的關系。方法:采用多階段、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博州地區(qū)3~5歲蒙古族,維族和漢族兒童進行口腔檢查和危險因素分析;采集重度低齡兒童齲病和口腔健康兒童牙菌斑,運用高通量測序對微生物菌群結構和多樣性進行分析;同時采集口腔健康兒童和重度低齡兒童齲病兒童唾液,熒光定量檢測變形鏈球菌、血鏈球菌、乳酸桿菌和內(nèi)氏放線菌的DNA水平。結果:1)1089名3-5歲兒童中低齡兒童齲病患病率為72.2%,齲均(dmfs)為4.4±5.34顆,其中重度低齡兒童齲病患病率為36.2%。隨著年齡的增加乳牙的患齲率和患重齲率均升高(c2=26.834,P0.001),其中5歲兒童乳牙的患齲率最高為82.9%;2)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牙的齲均升高(F=8.330,P0.001),尤其是5歲兒童的齲均處于較高水平為5.53±5.88;3)乳牙齲齒的充填率為1.35%,城市兒童的乳牙齲齒充填情況優(yōu)于鄉(xiāng)鎮(zhèn)兒童乳牙齲齒的充填情況(F=8.861,P=0.003);4)社會經(jīng)濟背景因子是兒童齲病的保護因素;睡前不良飲食習慣、喝含糖飲料、吃零食、夜間喂食是兒童齲病的危險因素;5)研究共獲得9215515條有效序列,按照97%的相似性聚類歸屬三個民族120例樣本中共檢出13個菌門,23個菌綱,40個菌目,78個菌科和129個菌屬;6)多樣性分析的結果顯示,三個民族兒童的牙菌斑菌群構成和多樣性不同,口腔健康組的兒童菌群結構多樣性高于重度低齡兒童齲病組兒童;7)厚壁菌,芽孢桿菌,乳桿菌,鏈球菌,梭桿菌,毛螺旋菌,Shuttleworthia菌,韋榮球菌,放線菌,紅蝽菌,奇異菌,雙歧桿菌,變形菌,交替單胞菌,希瓦氏菌是SEC組兒童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群;變形菌,紅環(huán)菌,Propionivibrio菌,伯克氏菌,草酸桿菌,貪銅菌,腸桿菌,心桿菌,黃單胞菌,華桿菌,擬桿菌,紫單胞菌,福賽斯坦納菌,Paludibacter菌,厚壁菌,芽孢桿菌,葡萄球菌是CF組兒童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群;8)放線菌是漢族兒童的核心菌群。變形菌,柄桿菌,短波單胞菌屬,假單胞菌,黃單胞菌,伯克氏菌,叢毛單胞菌是維族族兒童的核心菌群;Thermi菌,異常球菌,變形菌,伯克氏菌,草酸桿菌,貪銅菌,腸桿菌是蒙古族族兒童的核心菌群;9)S.mutans和L.acidophilus在重度低齡兒童齲病患兒唾液中的檢出率高于無齲兒童;L.acidophilus在蒙古族兒童唾液中檢出高于漢族和維族;10)唾液中S.mutans和L.acidophilus的DNA水平與dmft呈正相關關系。結論:1)新疆博州地區(qū)蒙古族、維族和漢族兒童低齡兒童齲病患病率高,充填率低,且發(fā)病年齡早;2)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背景因子是兒童齲病的保護因素;睡前不良飲食習慣、喝含糖飲料、吃零食、夜間喂食是兒童齲病的危險因素;3)健康兒童口腔的菌斑微生物多樣性高于重度低齡兒童齲病兒童;漢族兒童菌群多樣性大于維族和蒙族;蒙古族和維族兒童牙菌斑菌群結構較為相似;4)厚壁菌,芽孢桿菌,乳桿菌,鏈球菌,梭桿菌,毛螺旋菌,Shuttleworthia菌,韋榮球菌,放線菌,紅蝽菌,奇異菌,雙歧桿菌,變形菌,交替單胞菌,希瓦氏菌是潛在的致齲細菌;5)三個民族核心菌屬各不相同,梭桿菌屬,棒狀桿菌屬,卟啉單胞菌屬是三民族兒童口腔中共有的的核心菌屬;6)唾液中S.mutans和L.acidophilus含量可以作為低齡兒童齲病風險評估篩查的生物標記物。
【圖文】:
得到的原始測序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過濾及質量評估,在剔除疑問序列后120個樣本一共獲得9215515條有效序列,,同時序列長度主要分布在420-450bp之間,滿足測序質量要求,如圖2-1。圖2-1 有效序列長度分布圖Fig. 2-1 The distribution of valid sequences length
圖2-2 OTU劃分和分類地位鑒定結果統(tǒng)計圖Fig. 2-2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Results of Classification of OTU2.3 Alpha多樣性分析2.3.1 Rarefaction稀疏曲線圖2-3是本研究測序結果經(jīng)97%相似度水平劃分繪制成的稀疏曲線,每個樣本對應一條曲線,用不同顏色進行顯示。從各樣本中抽取的序列總數(shù)在橫坐標中反映;對應深度下檢測到的OTU數(shù)在縱坐標上反映。OUT總數(shù)伴隨測序深度的增加而增多。在圖2-3中每條曲線走向平緩,提示本研究的菌斑微生物菌群多樣性在當前測序深度水平,趨向達到飽和,該測序結果已足夠反映當前研究對象所包含的微生物多樣性。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88.1
【圖文】:
得到的原始測序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過濾及質量評估,在剔除疑問序列后120個樣本一共獲得9215515條有效序列,,同時序列長度主要分布在420-450bp之間,滿足測序質量要求,如圖2-1。圖2-1 有效序列長度分布圖Fig. 2-1 The distribution of valid sequences length
圖2-2 OTU劃分和分類地位鑒定結果統(tǒng)計圖Fig. 2-2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Results of Classification of OTU2.3 Alpha多樣性分析2.3.1 Rarefaction稀疏曲線圖2-3是本研究測序結果經(jīng)97%相似度水平劃分繪制成的稀疏曲線,每個樣本對應一條曲線,用不同顏色進行顯示。從各樣本中抽取的序列總數(shù)在橫坐標中反映;對應深度下檢測到的OTU數(shù)在縱坐標上反映。OUT總數(shù)伴隨測序深度的增加而增多。在圖2-3中每條曲線走向平緩,提示本研究的菌斑微生物菌群多樣性在當前測序深度水平,趨向達到飽和,該測序結果已足夠反映當前研究對象所包含的微生物多樣性。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8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宇;徐俊麗;;兒童齲病的預防管理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9年01期
2 丁杰;宋光泰;;微創(chuàng)技術在兒童齲病治療中的應用[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8年04期
3 毛良君;方欣;寧斌;;衢州市2000名3~6歲兒童齲病患病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8年05期
4 周s
本文編號:26585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585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