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羅西汀治療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伴發(fā)抑郁狀態(tài)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5 23:50
研究背景: 疼痛特別是慢性疼痛,不單純是生理學的感覺問題,也是心理學的復雜情緒表現(xiàn),這種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總伴隨情緒反應,臨床經(jīng)驗表明,慢性疼痛和抑郁癥常交織在一起,可以加重、甚至引起抑郁癥的發(fā)生。 研究目的 本研究需探討精神、心理因素與慢性疼痛的關系及帕羅西汀(賽樂特)對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的臨床療效。 研究方法 對228例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患者進行Zung氏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評分篩選出具有抑郁狀態(tài)者,在疼痛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帕羅西汀片(賽樂特),觀察其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Zung氏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評分及生活滿意度評分并作臨床療效評價。 研究結果 1、Zung氏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標準分=53為抑郁。本次調查SDS=53的人數(shù),合計有71例。所占比例為33.1%(71/228)。 2、這71例中排除妊娠或哺乳者:繼發(fā)于其他疾病的抑郁;正在采用其他抗抑郁劑治者;具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有腦器質性病變和癲癇;具有嚴重自殺企圖、攻擊行為、幻覺、妄想等癥狀患者,并進入治療研究最終獲得結果的患者為61例。 3、這61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帕羅西汀組,分別接受治療。治療后,帕羅西汀組及對照組的Zung氏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評分、生活滿意度評分及疼痛視覺模擬(VA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但治療后2,4,6周帕羅西汀組Zung氏抑郁癥狀自評量表(SDS)評分、生活滿意度評分及疼痛視覺模擬(VAS)評分,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4、對照組和帕羅西汀組分別于第6周末評價臨床總體療效。帕羅西汀組總有效率(痊愈率+顯著有效率+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8.06%。帕羅西汀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結論 慢性疼痛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對其中具有抑郁情緒的患者使用抗抑郁劑治療能顯著改善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癥狀。
【學位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684;R749.2
【文章目錄】:
致謝
序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疼痛心理學
1.3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問題
1.4 慢性疼痛流行病學特征
2 資料來源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與標準
2.2 觀察流程及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人數(shù)
3.2 對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治療的觀察
4 討論
4.1 慢性疼痛與抑郁的關系
4.2 傳統(tǒng)鎮(zhèn)痛藥與抗抑郁劑對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治療的作用
4.3 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未來診斷治療目標
5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附錄
作者簡歷及在讀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85360
【學位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684;R749.2
【文章目錄】:
致謝
序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疼痛心理學
1.3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問題
1.4 慢性疼痛流行病學特征
2 資料來源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與標準
2.2 觀察流程及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人數(shù)
3.2 對慢性退行性關節(jié)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治療的觀察
4 討論
4.1 慢性疼痛與抑郁的關系
4.2 傳統(tǒng)鎮(zhèn)痛藥與抗抑郁劑對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治療的作用
4.3 疼痛合并抑郁狀態(tài)—未來診斷治療目標
5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附錄
作者簡歷及在讀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艷;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治療伴有疼痛癥狀的抑郁障礙患者的對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853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8853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