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對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組織細胞因子的干預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49.1
【圖文】:
正常組HE染色×400
單純抑郁組HE染色×40019
單純缺血組HE染色×40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遠波;;肺結核患者體內細胞因子水平測定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年21期
2 周業(yè)學;吳彤;;氟西汀聯用加味痛瀉要方治療難治性感染后腸易激綜合征[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年11期
3 楊文平;姜宗飛;蔡曦光;;脂聯素與腫瘤相關性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年15期
4 張振民;于中民;馮來坤;;生物美容——細胞因子的新應用[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1年03期
5 廖國建;;氟西汀聯合伊托必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年16期
6 李曉紅;盛光耀;;兒童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項細胞因子測定價值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15期
7 劉芬;文麗君;劉海燕;;IL-35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11年07期
8 李紅;任開文;;喹硫平聯合氟西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年09期
9 胡鳳明;方進;;文拉法辛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臨床療效對比[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1年07期
10 陳忠華;蔣宗明;陳雷;陳念平;鄭羨河;胡雙燕;;6%羥乙基淀粉130/0.4對膿毒癥患者血漿中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1年2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玉柱;劉又寧;郝峰英;;氟西汀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10例報告[A];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著匯編[C];2001年
2 羅和春;沈漁(惃);Uriel Halbriech;孟凡強;趙學英;梁煒;譚春香;韓毳;周東豐;劉平;;電針治療重癥抑郁的療效——隨機分組、安慰劑、氟西汀雙盲對照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3 趙學英;孟凡強;梁煒;羅和春;;電針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甲襞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4 趙學英;孟凡強;梁煒;羅和春;;電針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甲襞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5 應益飛;葉劍輝;;度洛西汀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臨床對照觀察[A];2011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桂冠;蔣耀娟;;氟西汀片治療灼口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李海燕;周東豐;羅和春;;電針和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血小板蛋白激酶C的影響[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屆精神疾病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2年
8 孫成亮;劉繼紅;王少剛;鄧榮進;楊為民;葉章群;李家貴;;氟西汀 帕羅西汀 氯丙米嗪治療早泄的臨床研究[A];中南六省性學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暨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楊伯泉;;氟西汀在治療非抑郁癥中的臨床應用研究[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張靜;張慧芳;劉向陽;;氟西汀與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的比較分析[A];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社臨床心身疾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園園 譯;阿戈美拉汀治療成人嚴重抑郁癥優(yōu)于氟西汀[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張倫;抗抑郁良藥氟西汀[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3 仇逸;口服細胞因子治療腫瘤將獲突破[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4 張倫;氟西汀市場前景廣闊[N];江蘇經濟報;2003年
5 陶春祥;氟西汀的臨床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6 ;氟西汀市場潛力巨大[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2年
7 ;氟西汀:禮來的“看家”品種[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8 安徽醫(y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偉 王華 吳成義 李常玉;細胞因子是柄雙刃劍[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9 本報特約撰稿人 徐錚奎;“氟西汀奇跡” 還能延續(xù)多久[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10 王來海;新型抗抑郁藥氟西汀[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春輝;模擬HCV HVR1免疫7肽對人不同免疫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影響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2 楊福中;雌二醇和氟西汀對抑郁癥大鼠模型行為及5-羥色胺遞質系統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3 劉占國;應用全血細胞因子譜評估腎移植受者免疫狀態(tài)[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姬仲;氟西汀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及離體海馬神經元缺氧-復氧損傷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王瑩;藥物難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癥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呂瓊霞;運輸應激對豬免疫機能的影響及其調控機理初探[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7 楊燦;抑郁模型大鼠再次急性及慢性應激后海馬細胞支架的改變[D];武漢大學;2010年
8 郭慧;Toll樣受體介導角膜真菌感染炎癥反應的作用及基因沉寂治療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姜春來;細胞因子對HIV-1疫苗DNA prime/MVA boost的加強作用[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張曉紅;T-依賴性B淋巴細胞激活機制的探討[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臧麗娥;氟西汀對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組織細胞因子的干預作用[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2 劉珠果;豬卵母細胞孤雌激活、胚胎培養(yǎng)和成熟過程中細胞因子作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3 邢愛紅;胰炎靈顆粒劑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體內炎性介質影響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王延春;扶正平消湯聯合化療對惡性腫瘤病人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5 曹廣生;中藥復方消瘤平的抗腫瘤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趙雷;人高遷移率族蛋白1的克隆、表達及其功能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衛(wèi)榮;維醫(yī)沙療對實驗性兔膝骨關節(jié)炎的作用機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唐玉紅;小鼠白介素12質粒對哮喘模型CD4~+CD25~+T細胞及其相關細胞因子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6年
9 郭廣宏;應用生物芯片技術對不同人群血清細胞因子臨床意義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10 萬鈞;中藥(強脊1號)對活動期強直性脊柱炎作用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27988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9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