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泛素化酶BAP1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392
【圖文】:
pcDNA3.1/Myc(-)B質粒圖譜
pMIR-REPORT質粒圖譜
pRL-Renilla-TK熒光素酶內參質粒圖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我國科學家揭示抗病毒天然免疫新機制[J];生物學通報;2016年07期
2 ;中科院研究魚類抗病毒天然免疫獲進展[J];水產養(yǎng)殖;2012年01期
3 ;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有新成果[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4 舒紅兵;;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關鍵接頭蛋白的發(fā)現(xiàn)[J];科學觀察;2009年05期
5 李國勤;盧立志;;動物關鍵模式識別受體及其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2011年01期
6 孫莉;劉殿波;楊宇東;邢雅玲;陳曉娟;陳忠斌;;人類冠狀病毒調節(jié)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分子機制[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0年03期
7 曹盼;胡浩;羅威偉;李姝;;抗病毒天然免疫、炎癥與癌變機制[J];中國基礎科學;2018年01期
8 郟凱威;侯晉;;RIG-I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8年07期
9 ;miR-132通過抑制轉錄共激活因子p300的活性調節(jié)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J];微生物與感染;2010年02期
10 ;我國科學家填補病毒核酸信號傳導研究一項空白[J];中國科技產業(yè);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國勤;盧立志;;動物模式識別受體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孫東豪;王春梅;曹雪濤;;CBX2的抗病毒天然免疫調控機制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摘要匯編[C];2017年
3 劉洋;曹雪濤;;LncBC473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摘要匯編[C];2018年
4 劉瑋;王子喬;劉倫;曹雪濤;;LncRNA1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的作用及其相關的機制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摘要匯編[C];2018年
5 劉冰玉;楚紅蕾;張洪海;吳海峰;張磊;高成江;;TRIM31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及其機制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分會場交流報告集[C];2017年
6 周卓;賈雪;薛清華;趙振東;金奇;王健偉;;TRIM14蛋白參與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A];第九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4年
7 蔣爭凡;;ERIS-TBK1通路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作用的研究[A];免疫細胞生物學熱點研究進展——海峽兩岸免疫細胞生物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李雪蓮;俞宙;楊明金;黃佳穎;曹雪濤;陳濤涌;;TBK1的磷酸化修飾與抗病毒天然免疫調控[A];第十一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分會場交流報告集[C];2016年
9 沈泳;王賽賽;樊世杰;孫芳芳;孫仁;錢景;;絲蘇氨酸蛋白激酶Riok3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調控作用[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十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6年
10 孟慶文;周長良;王偉;張雅春;陳洪巖;;RIG-I遺傳修飾雞模型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研究[A];第十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匯編[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蔣明 通訊員王懷民;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獲進展[N];健康報;2009年
2 王懷民邋魯偉;武漢大學在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N];科技日報;2008年
3 記者 蔣明 通訊員 王懷民 魯偉;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有新成果[N];健康報;2008年
4 見習記者 辛雨;新型RNA分子可增強抗病毒天然免疫功能[N];中國科學報;2019年
5 王懷民 記者 趙鳳華;我科學家填補病毒核酸信號傳導研究一項空白[N];科技日報;2009年
6 記者 譚嘉;RNA病毒逃過機體免疫“伎倆”被識破[N];健康報;2013年
7 整理 蔣明 楊雪;做免疫反應分子機制的探路者[N];健康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倩;人源血紅蛋白β亞基對RIG-Ⅰ/MDA5介導的抗病毒應答的調控機制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9年
2 劉翔;去泛素化酶BAP1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2019年
3 黃健;Ⅰ型單純皰疹病毒皮層蛋白VP22和UL46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4 張華;蛋白精氨酸甲基轉移酶PRMT6負向調節(jié)抗病毒天然免疫的效應與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2018年
5 沈泳;絲蘇氨酸蛋白激酶Riok3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調控作用及其分子機制[D];浙江大學;2017年
6 張圓;YTHDF3負向調控I型干擾素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及其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7 陳仕龍;禽坦布蘇病毒誘導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機制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年
8 孫旭;人巨細胞病毒皮層蛋白pUL23對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影響及工程化核酶P和EGS抑制CMV感染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7年
9 任玉潔;USP25轉錄調控機制及INKIT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功能與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8年
10 夏章傳;TAP1通過乾向TAK1復合物負向調控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D];武漢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文靖;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誘導A20和MCPIP1抑制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孔令麗;TRIM10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3 徐海燕;Ⅰ型單純皰疹病毒通過UL24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的分子機制[D];蘇州大學;2016年
4 宋金揚;RIG-I蛋白與TRIM25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5 龔恒林;豬偽狂犬病病毒感染細胞免疫效應初步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
6 楚紅蕾;YIPF5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7 董思晗;HRIK在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大學;2017年
8 孫莉;人類新發(fā)NL63冠狀病毒木瓜樣蛋白酶調控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及其分子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9 祝瑤瑤;鯉魚RLR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10 師艷玲;豬ELF4的克隆及其在誘導IFN-β中的作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983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279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