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患者HOXA10基因分析
本文選題:HOXA 切入點:不孕不育 出處:《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5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討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中HOXA10基因多態(tài)性。方法選擇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海南省農墾總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進行治療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220例,采集其空腹外周靜脈血,提取基因組DNA,檢測其HOXA10基因啟動子區(qū)SNP位點rs3779456多態(tài)性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CC.CT.TT3種基因型分布頻率分別為36.36%,20.91%,42.73%,等位基因C和T出現(xiàn)的頻率分別為46.82%和52.18%。結論 HOXA10基因啟動子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rs3779456在海南不孕不育人群中存在2種等位基因3種基因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ymorphism of HOXA10 gene in infertile women. Methods 220 infertile women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Reproductive Medicine Center of Hainan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General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fasting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The rs3779456 polymorphism of SNP locu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HOXA10 gene was det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CC.CT.TT3 genotypes was 36.36% and 20.91%,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ies of alleles C and T were 46.82% and 52.1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frequencies of HOXA10 gene are 46.82% and 52.1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two alleles and three genotypes in Hainan infertile population because of the promoter gene polymorphism rs3779456.
【作者單位】: 海南省農墾總醫(yī)院生殖科;海南醫(yī)學院;
【基金】:海南省衛(wèi)生廳科研項目(13A200036)
【分類號】:R71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魏麗坤;張雷;王藹明;;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形態(tài)學和分子生物學相關標志[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萍;蔡霞;;HOXA10基因表達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胚胎著床的作用[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年06期
2 鐘婷;宗滕;賴麗丹;張保平;任敏;俞曉春;況海斌;;不同胚泡移植的液體量對小鼠胚胎分布和妊娠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J];廣東醫(yī)學;2014年01期
3 謝有歡;胡艷英;樊秀花;;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應用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年22期
4 劉娜;蔡霞;;空通氣孔同源框2在生殖醫(yī)學領域的研究進展[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3年04期
5 海燕;;性激素測定對不孕癥婦女診斷的價值及臨床意義[J];河北醫(yī)學;2012年04期
6 蔣燕萍;;寧波市鄞州區(qū)女性不孕癥發(fā)病現(xiàn)狀及危險因素調查[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2年06期
7 李麗娜;;HOXA 10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J];吉林醫(yī)學;2014年01期
8 何麗霞;曾志能;;內分泌激素與女性不孕的關系[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9 李建;周懷君;;HOXA10在婦科疾病研究中的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5期
10 符免艾;李娟;黃林;冼梅蘭;周立花;胡英;張云霞;;HOXA10啟動子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與女性生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5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余夢虹;劉靜;錢瑩;;不孕不育發(fā)病率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A];中國轉化醫(yī)學和整合醫(yī)學研討會(廣州站)論文綜合刊[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文繼紅;焦性沒食子酸對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孫蓬然;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中1ncRNA表達譜及HOXA9,,HOXA10,HOXA11和HOXD10的甲基化水平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3 張賀;AQP2與AQP5在小鼠生殖系統(tǒng)水平衡中的作用[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4 袁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fā)的相關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小環(huán);補腎滋肝調經湯對高雄激素雌鼠性腺功能影響[D];蘭州大學;2009年
2 趙華;ER、PR及HOXA-11與IVF-ET妊娠失敗關系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李娜;護卵湯對GnRHa超促排卵大鼠子宮內膜胞飲突、P及妊娠率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4 代炳芹;二硫化碳暴露對孕鼠子宮組織整合素和白血病抑制因子mRNA表達及DNA甲基化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2年
5 朱桂杰;坤泰膠囊對小鼠種植窗期子宮內膜LIF、整合素β3和HOXA10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6 張杰;注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及孕酮/獲卵數(shù)比值與IVF/ICSI-ET助孕結局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林暄;加減蒼附導痰湯調控痰濕阻滯型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容受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唐慧;子宮內膜淺表機械性刺激技術在IVF-ET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邵蕾;中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的臨床現(xiàn)狀分析[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常小星;輸卵管切除術對超促排卵卵巢反應性的影響[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麗云;320對不育夫婦病因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4年20期
2 儲曙民;沈煒;劉伯寧;;X 染色體的失活中心與女性不育[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1985年04期
3 劉圣英,劉雨生;Y染色體微缺失與男性不育關系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5年03期
4 肖曉素;劉曉翌;王勇強;胡飛雪;楊媛慧;;9號染色體臂間倒位的遺傳效應研究[J];國際遺傳學雜志;2006年02期
5 陳和平;葉聯(lián)順;何楊;李川海;李璐;;1471例婦女不孕不育癥相關因素及病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年06期
6 張清健;鄭立新;田佩玲;葉嘉玲;楊衛(wèi);王柏賢;李銘臻;;367例不育癥者X染色體變異臨床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年06期
7 黃伏蓮;胡漢蘋;王君潔;;6 849對夫婦不孕不育原因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6年03期
8 黃燕;趙小平;稅青林;陳紹坤;余紅;;性染色體異常者的臨床與遺傳學分析[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王瑞雪;劉睿智;;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染色體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5年12期
10 趙邦榮;劉曉群;;Y染色體異常與早期反復自然流產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9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志勛;;不孕不育侵襲打工者[J];藍鈴(打工妹);2005年09期
2 漠上花開;王廣宇;;面子誠可貴,孩子價更高——不孕不育檢查,男士優(yōu)先[J];婚育與健康;2009年18期
3 王建宇;;不孕不育:選準醫(yī)院好治療[J];婚育與健康;2009年21期
4 高天河;;不孕不育,一道1+1=0的算術[J];婚育與健康;2009年28期
5 王建宇;;不孕不育:選準醫(yī)院好治療[J];婚育與健康;2009年30期
6 王建宇;;不孕不育:選準醫(yī)院好治療[J];婚育與健康;2009年15期
7 王建宇;;不孕不育:選準醫(yī)院好治療[J];婚育與健康;2009年18期
8 王建宇;;不孕不育:選準醫(yī)院好治療[J];婚育與健康;2009年12期
9 陳國富;;治療不孕不育走出誤區(qū)最關鍵[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10年12期
10 ;春暖花開 治療不孕不育正當時[J];分憂;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曉素;盧麗華;王勇強;;不孕不育患者的細胞與分子遺傳學研究[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四屆全國學術論文報告會暨基因科學高峰論壇論文專輯[C];2008年
2 葉兆增;;淺談化學因素與不孕不育[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黎明;;淺談不孕不育的診治[A];全國第六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2年
4 李輝;劉新華;;105例不孕不育染色體細胞核型分析[A];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2004年優(yōu)生科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冉兆勇;冉秀娟;;治療150例女性不孕不育臨床體會[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6 詹耀球;李艷萍;;用系統(tǒng)科學論指導人類不孕不育臨床診療研究[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陳亞瓊;;環(huán)境污染與不孕不育[A];全國第三屆不育癥暨保留生育功能微創(chuàng)手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思慧;傅萍;姜萍;;不孕不育與遺傳學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2011年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婦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生殖障礙疾病高級培訓班文集[C];2011年
9 陳意振;魯麗萍;陳鐵峰;;12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的異常染色體核型分析[A];第五屆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10 王維鵬;金正江;;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體耐藥現(xiàn)狀調查[A];湖北省微生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分析微生物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李金才 龔奕;在廈門,10%的夫婦不孕不育?[N];廈門日報;2007年
2 記者任麗梅;我國不孕不育患者超過4000萬[N];中國改革報;2009年
3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鄭文婷;不孕不育虛假廣告何其多[N];光明日報;2013年
4 記者 唐聞佳;霧霾會否導致不孕不育 專家認為尚需證據(jù)支持[N];文匯報;2013年
5 記者 孫國根;“霧霾導致不孕不育”證據(jù)不足[N];健康報;2013年
6 王樂;從生理以外因素看待不孕不育[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7 曉燕;不孕不育患者喜獲救助卡[N];寶雞日報;2007年
8 健康時報記者 張偉;治不孕不育不能走彎路[N];健康時報;2007年
9 易文;國內首家不孕不育網開通[N];科技日報;2007年
10 健康時報記者 楊波;治不孕不育先找清原因[N];健康時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玲;影響不孕不育患者生活質量的心理社會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預的研究[D];濰坊醫(yī)學院;2009年
2 葛艷平;大慶某醫(yī)院不孕不育患者病例及相關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路超;基于GIS的重慶市不孕不育信息系統(tǒng)[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何艷玲;布—加氏綜合征相關性不孕癥病例報告并文獻復習[D];山東大學;2013年
5 王淑菁;不孕癥患者就醫(yī)行為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811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8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