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腦缺血再灌注磁共振彌散成像與病理對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4 17:29
【摘要】: 目的分析兔腦急性缺血組織磁共振彌散成像(DWI)的影像學表現(xiàn),及其與細胞凋亡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達的關系,探討DWI成像的病理基礎。材料和方法58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分為永久缺血組(A組)和再灌注組(B組),用線栓法制作大腦中動脈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A組(A_1-A_6)分為缺血1h、3h、6h、12h、24h、48h組,,每組5只;B組(B_1-B_6)缺血1h拔線再通后分為再灌注0h(5只)、2h(5只)、5h(5只)、11h(4只)、23h(5只)和47h(4只)組。另取10只作假手術組,分別作為A(A_0)、B(B_0)兩組的對照組。每組分別于各自時間點進行MRI彌散成像,并分別測量ADC值,之后立即斷頭取腦,分別行甲苯胺藍染色和細胞凋亡及AQP-4檢測,顯微鏡下觀察缺血組織的形態(tài)改變,記錄細胞凋亡和AQP-4陽性細胞數(shù)。結果永久缺血組DWI高信號區(qū)逐漸增大,缺血23h趨于穩(wěn)定;ADC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趨勢。再灌注組平均ADC值的變化呈雙峰改變,缺血再灌注2hADC值趨于正常化,DWI高信號區(qū)減小;5hADC值最低,以后ADC值逐漸升高,DWI高信號區(qū)逐漸擴大。缺血后細胞凋亡逐漸增多,12h達高峰,以后緩慢下降;再灌注組細胞凋亡數(shù)逐漸增多,幅度較永久缺血組低,高峰出現(xiàn)于再灌注23h。AQP-4于缺血6h內呈下降趨勢,6h后緩慢上升,與平均ADC值的變化關系密切(r=0.829,P=0.042);再灌注組6h內AQP-4變化平穩(wěn),6h后也出現(xiàn)上升趨勢。結論1.本試驗再次證明了缺血6小時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時間窗,在此時間點有很多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發(fā)生改變。2.缺血6小時內根據(jù)ADC值的下降程度可以推測組織損傷的程度,缺血1h時DWI高信號區(qū)絕對ADC平均值95%可信區(qū)間上限為58.75×10~(-5)mm~2/s。3.細胞凋亡的發(fā)生與缺血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有關,但與ADC值的變化無關。4.AQP-4表達水平的高低和時間受缺血程度和持續(xù)時間的影響,永久缺血組rADC值的變化規(guī)律與AQP-4表達水平的高低有明顯的相關性。
【圖文】:
2.1缺血組不同時間點DWI像和ADC圖
1.3.1再灌流組不同時間點DWI像和ADC圖表現(xiàn)(第1、3列為DWI和ADC圖,第2、4列分別從上到下依次為再灌流Zh、sh、47h的DWI不!]ADC圖)。再灌流2、sh后DWI上高信號區(qū)明顯流11h、23h組DWI像高信號區(qū)的擴大,ADC圖有有相應的表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445.2;R743
本文編號:2678743
【圖文】:
2.1缺血組不同時間點DWI像和ADC圖
1.3.1再灌流組不同時間點DWI像和ADC圖表現(xiàn)(第1、3列為DWI和ADC圖,第2、4列分別從上到下依次為再灌流Zh、sh、47h的DWI不!]ADC圖)。再灌流2、sh后DWI上高信號區(qū)明顯流11h、23h組DWI像高信號區(qū)的擴大,ADC圖有有相應的表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445.2;R743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馮雷;潘力;馮光;賀道華;馬廉亭;;替羅非班聯(lián)合尿激酶超選擇動脈溶栓治療急性大腦中動脈栓塞的實驗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1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雷;替羅非班聯(lián)合尿激酶血管內超選擇溶栓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婷;兔雙側頸總動脈中度狹窄對急性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787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787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