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乏氧代謝特性及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進展
[Abstract]:Hypoxia metabol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tumor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re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The measurement of cationic electrodes and 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 can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ypoxic metabolism of tumor,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relatively simple, accurate, non-invasive and widely used imaging method for hypoxic metabolism in cervical cancer. Mr functional imaging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and tumor metabolic level will provide a noninva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ypoxic metabolic tumor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tissue perfusion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re possible.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云南省腫瘤醫(yī)院放射科;
【分類號】:R737.33;R44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潔;薛華丹;張瑋;周海龍;孫照勇;金征宇;;多b值DWI與宮頸癌病理學特征的相關(guān)性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4年02期
2 余小多;林蒙;陳舒蘭;安菊生;黃曼妮;陳雁;歐陽漢;周純武;;DWI對宮頸鱗癌同步放化療后短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4年02期
3 賀中云;方向軍;黃亮;何衛(wèi)紅;郭崗;田強;;擴散加權(quán)成像對宮頸癌分期與療效預測的價值[J];磁共振成像;2014年05期
4 李鳳;許峰;;腫瘤乏氧顯像研究的新進展[J];華西醫(yī)學;2008年02期
5 陳旺生;李建軍;洪瀾;王奮;邢增寶;;磁共振波譜成像在鼻咽癌放射性腦損傷遲發(fā)反應期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1年15期
6 萬磊,萬建平,張燕玲,汪燦花,李隆玉;子宮頸癌年輕化趨勢的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04年1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斌;3T高場強功能磁共振成像對進展期宮頸癌的臨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超;崔淑慧;趙昀;屠錚;王建六;魏麗惠;;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意義[J];北京醫(yī)學;2007年04期
2 魏淑榮;李梅;蘇光;;納可佳治療女性下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研究[J];北京醫(yī)學;2011年03期
3 李沛;;1327例宮頸病變患者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結(jié)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08期
4 譚偉堅;孫紅;趙雅緋;陳國勤;;子宮頸電環(huán)切除術(shù)診治宮頸病變[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李麗;孫麗君;;子宮頸癌162例臨床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7年05期
6 海峰;白梅;孟和寶力高;額爾敦;;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學調(diào)查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24期
7 岑堯;張翠英;張雅麗;侯建華;;中國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狀況及高危型別分布的Meta分析[J];癌癥進展;2013年01期
8 徐姍;梅金紅;韓永良;王珊珊;熊一峰;;宮頸脫落細胞DNA定量分析與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宮頸早期病變篩查中的應用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3年09期
9 海峰;白梅;孟和寶力高;額爾頓;;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進展[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年04期
10 張書旭;林生趣;;多模醫(yī)學圖像引導的非小細胞肺癌放療研究新進展[J];癌癥進展;2013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芳;甘肅隴南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區(qū)域特征及藥物防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曹蘭琴;紫杉醇對人宮頸癌細胞系HCE_1影響的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程通;利用優(yōu)化后的桿狀病毒轉(zhuǎn)導方法構(gòu)建人乳頭瘤病毒假病毒體外感染模型[D];廈門大學;2006年
4 熊付;羥基喜樹堿脂質(zhì)體抑制肝癌介入栓塞后缺氧應答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陳健;己糖激酶2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劉同欣;PI3K/mTOR雙靶向抑制劑GSK2126458和PKI-587對鼻咽癌增殖轉(zhuǎn)移及輻射敏感性影響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林蒙;動態(tài)增強MR及擴散加權(quán)成像對鼻咽癌同步放化療療效預測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8 李芳;NF-κB/HIF-1α誘導乏氧人肺腺癌細胞順鉑耐藥及EGCG增敏作用初探[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慧;CD1a和E-cadherin在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及宮頸鱗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泰山醫(yī)學院;2010年
2 郝俊霞;p16異常甲基化及其表達和DNMT1表達在宮頸癌變中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茍彩霞;維吾爾族婦女宮頸病變的AQP4,TFPI2,CaM蛋白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徐昊;宮頸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縱向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辛樂;高危型HPV感染的宮頸病變患者血清鋅、IL-2、IL-10及組織中E2F1的表達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錢程遠;~(252)锎中子后裝聯(lián)合外照射治療宮頸癌的臨床療效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7 邢治華;青年女性CIN中Ki67的表達及其與HPV16/18感染的關(guān)系[D];山東大學;2011年
8 聶磊;Galectin-3在宮頸病變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高危型HPV感染載量的關(guān)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李娟;醫(yī)務人員與政府工作人員對人乳頭瘤病毒(HPV)及其疫苗認知情況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趙成琳;山東青島地區(qū)宮頸病變組織中HPV16 URR和E6基因突變分析[D];青島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峗;梁碧玲;高立;葉瑞心;沈君;鐘鏡聯(lián);;正常子宮頸和宮頸癌的彌散加權(quán)成像特點[J];癌癥;2007年05期
2 陳韻彬;劉征華;鮑道亮;潘建基;;氫質(zhì)子磁共振波譜診斷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腦損傷[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3 宋瓊;夏黎明;王承緣;馮定義;;超急性期放射性腦損傷的MRS和DTI研究[J];放射學實踐;2007年07期
4 李玉華;陸建平;段秀杰;張忠陽;;多b值DWI在兒童腦腫瘤中的初步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2年02期
5 凌人男;單軍;王曉枚;梁文華;成志強;朱進;李靜芝;;DWI成像在宮頸癌分期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1年04期
6 李樹金;吳曉冰;張紹偉;劉起旺;代麗萍;;表觀擴散系數(shù)鑒別良惡性軟組織腫瘤價值的Meta分析[J];磁共振成像;2012年04期
7 龔佳英;周智洋;鄧艷紅;康亮;曹務騰;練延幫;邱建平;熊斐;李文儒;李雯莉;;MR全身擴散加權(quán)成像技術(shù)在腫瘤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磁共振成像;2013年06期
8 李志偉;袁思殊;黃璐;馬曉玲;夏黎明;;心肌磁共振多b值DWI的初步探討[J];放射學實踐;2013年03期
9 余小多;林蒙;陳舒蘭;安菊生;黃曼妮;陳雁;歐陽漢;周純武;;DWI對宮頸鱗癌同步放化療后短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4年02期
10 柯曉慧,孫杭臨;青年及老年宮頸癌的預后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0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小茹;避免乏氧鍛煉[J];醫(yī)藥世界;2001年01期
2 宋現(xiàn)讓;宋寶;魏玲;柳永蕾;王興武;;乏氧誘導因子-1α基因沉默對肺癌細胞乏氧應答相關(guān)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7年10期
3 李聞捷;張軍;張建榮;李國強;孫鴻雁;;有氧及乏氧訓練對運動員血清脂質(zhì)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6年10期
4 李玲;王佩國;于金明;邢力剛;;氧電極乏氧檢測法預測放療療效[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6年04期
5 王霞;王培源;孫善珍;吳淑華;曲迅;張祥盛;;乏氧對人舌鱗癌Tca8113細胞HIF-1α表達影響的研究[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柳永蕾;宋現(xiàn)讓;;乏氧誘導因子結(jié)構(gòu)、表達及調(diào)控[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6年01期
7 夏曙;于世英;;乏氧對多柔比星誘導肺腺癌A549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癌癥雜志;2006年02期
8 王曉萍;李雙英;車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致乏氧性腦病5例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9年03期
9 郝攀;張春麗;;乏氧/輻射雙啟動子系統(tǒng)調(diào)控的自殺基因放射治療研究進展[J];腫瘤學雜志;2013年12期
10 董蘭蘭;袁響林;;乏氧誘導因子促進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建建;紀春巖;馬道新;鄒潔;;乏氧促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的粘附和侵襲[A];第13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2 戴建建;紀春巖;馬道新;鄒潔;;乏氧促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的粘附和侵襲[A];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三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shù)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11年
3 鄒潔;紀春巖;;乏氧促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增殖侵襲的實驗研究[A];第13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4 鄒潔;紀春巖;;乏氧促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增殖侵襲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三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shù)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11年
5 張江虹;袁德曉;謝月霞;邵春林;;乏氧輻射旁效應及其分子機制[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shù)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6 張軍;李聞捷;張建榮;李國強;孫鴻雁;;有氧及乏氧訓練對運動員血清脂質(zhì)的影響[A];第十屆全軍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7 陳麗敏;;新型PET乏氧顯像劑~(18)F-HX4的腫瘤乏氧顯像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8 劉軍葉;郭鷂;郭國禎;;p53對乏氧誘導基因表達的影響[A];全國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生物效應及防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宋現(xiàn)讓;宋寶;魏玲;謝麗;柳永蕾;呂麗燕;;HIF家族成員在肺癌的氧調(diào)節(jié)表達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10 梁新華;毛祖彝;湯亞玲;肖貴州;吳軍樓;;加熱對乏氧的人舌癌細胞UPA的影響[A];第一屆全國口腔頜面部腫瘤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宋櫻;乏氧對舌鱗癌細胞系Tca8113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及其調(diào)控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郝靜;慢病毒介導的HIF-1α基因沉默對不同p53狀態(tài)纖維肉瘤細胞放、化療乏氧抵抗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王群;乏氧及CD137通路對DC功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9年
4 李鳳鵬;乏氧條件下偏頭痛對腦損害的機制及保護[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新霞;乏氧誘導因子α調(diào)控惡性腫瘤細胞端粒酶表達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唐開亮;乏氧對牙周膜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9年
3 童流妹;微環(huán)境乏氧通過腫瘤干細胞途徑對腦膠質(zhì)瘤細胞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劉劍飛;谷氨酰胺剝奪對乏氧條件下人肝癌HepG-2細胞HIF-1α表達的影響[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758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37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