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臨床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21:20
本文關鍵詞: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臨床特點
更多相關文章: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兒童 臨床特點
【摘要】:目的:探討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IE)的臨床特點,不同感染部位的臨床差異及其臨床變遷趨勢。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0~2011住院確診的34例IE患兒的臨床資料,包括一般資料、基礎疾病、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實驗室檢查、致病微生物、超聲心動圖、治療及轉歸等;按感染部位分類進行比較;并與我院1964~1999年確診的72例IE患兒的部分臨床特點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134例IE患兒中,先天性心臟。–HD)27例(79.4%),其中16例(47.1%)為室間隔缺損(VSD)。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100.0%)、心臟雜音(76.5%)、脾大(52.9%)、呼吸道癥狀(50.0%)和心功能不全(41.2%)。CRP(84.0%)、ESR(71.4%)、WBC(64.7%)、IgA(100.0%)升高;HB(73.5%)降低,66.7%的患兒出現(xiàn)鏡下血尿或(和)蛋白尿,70.0%患兒心肌酶譜異常。30例患兒行血培養(yǎng)檢查,12例陽性(40.0%),其中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58.3%)。超聲心動圖發(fā)現(xiàn)贅生物者23例(67.6%),三尖瓣最常受累(47.8%),二尖瓣次之(39.1%)。右心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RSIE)與左心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LSIE)的性別、發(fā)病年齡、臨床表現(xiàn)發(fā)生率、基礎疾病分布及血培養(yǎng)陽性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78.6%的RSIE患兒有CHD基礎,高于LSIE(75.0%)。其中VSD是RSIE最常見的基礎疾。64.3%),而LSIE最常見的基礎疾病是VSD(25.0%)及其他類型的CHD(25.0%)。RSIE的血培養(yǎng)陽性率(38.5%)高于LSIE(20.0%)。212年來,CHD仍是IE的主要基礎疾病,由55.6%升至79.4%,其中VSD居首,動脈導管未必(PDA)、房間隔缺損(ASD)及VSD+ASD次之;風濕性心臟病所占比例下降(由19.4%降至5.9%)。發(fā)熱的發(fā)生率有所提高,而脾腫大、瘀點(斑)、心力衰竭、栓塞、貧血及WBC上升的發(fā)生率有所下降,尤其是瘀點(斑)和貧血的發(fā)生率較前顯著下降。漿膜腔積液(64.7%)是IE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中單漿膜腔積液(38.2%)最常見;栓塞(23.5%)和心律失常(23.5%)次之。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我院IE的主要致病微生物(由32.0%升至58.5%)。草綠色鏈球菌所占比例較低,維持在8.0%左右。贅生物檢出率由50.0%升至67.6%。右心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RSIE)的比例明顯上升(35.0→60.9%)。三尖瓣受累的比例由30.0%升至47.8%,二尖瓣受累比例由60.0%降至39.1%。使用最多的抗生素是青霉素(61.8%),聯(lián)合用藥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頭孢菌素(55.9%)。3例經(jīng)單純內(nèi)科治療死亡,病死率為8.8%(3/34)。除了木糖氧化產(chǎn)堿桿菌xylo亞種(G-),無乳鏈球菌(G+)對青霉素敏感外,其他菌種對青霉素普遍耐藥,,而萬古霉素對所有菌種高度敏感。 結論:IE的感染部位與性別、發(fā)病年齡及病原檢出率無關。CHD是IE的主要基礎疾病。IE的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且越來越不典型。超聲心動圖對IE的診斷及治療有重要價值,但仍有一定的限制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是IE的主要致病微生物。IE的最常受累部位由二尖瓣變?yōu)槿獍辍?nèi)外科聯(lián)合治療是成功治療的關鍵。大多數(shù)G+菌對青霉素敏感的傳統(tǒng)觀念需要改變。
【關鍵詞】: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兒童 臨床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25.4
【目錄】:
-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5-6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第一部分 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不同感染部位的臨床分析13-22
- 1 對象及方法13
- 2 臨床資料13-16
- 3 RSIE 與 LSIE 的部分臨床特點比較16-19
- 4 結果與討論19-21
- 5 小結21-22
- 第二部分 106 例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48 年的臨床變遷22-30
- 1 對象及方法22
- 2 B 組臨床資料22-24
- 3 兩階段臨床特點比較24-27
- 4 討論27-29
- 5 小結29-30
- 全文總結30-31
- 參考文獻31-33
- 文獻綜述33-42
- 參考文獻39-42
- 致謝42-44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44-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郭穎;鞏路;;右心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15例臨床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年01期
2 李雄;陽明玉;秦靜廷;張立飛;林毅;王丹;王長英;;先天性心臟病并心力衰竭患兒血漿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年01期
3 石偉;殷躍輝;;血清糖類抗原-125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年05期
4 郭荷香;;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超聲心動圖的診斷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年01期
5 陸兆華;;心力衰竭生物標志物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年26期
6 陳沅,田杰,余更生,錢永如;兒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36年的臨床變遷[J];中華兒科雜志;2001年05期
7 徐慧聰;吳瑜;呂渭輝;韓凌;任毅;;MMP-9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性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02期
8 李偉龍;武凌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并發(fā)多漿膜腔大量積液11例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31期
本文編號:5961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5961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