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心率變異性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R72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宏;;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震蕩與心率變異[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2 李琳;黃永娣;夏莉華;;降脂藥物致肌炎一例報告[J];臨床誤診誤治;2011年S1期
3 楊興艷;李成燕;孫貴紅;;乳腺癌化療患者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4 李錫雪;李東;于鐵鏈;馬延賀;李鋒坦;;心率及心率變異對前瞻性心電門控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1年08期
5 曾超勝;蘇慶杰;蔡毅;龍發(fā)青;李鵬翔;吳海榮;周經(jīng)霞;;觀察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預后與早期心率變異的關系[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13期
6 徐欣怡;黃美蓉;湯靜燕;邢海華;張玉奇;武育蓉;周敏;;心臟電生理變化早期檢測蒽環(huán)類藥物對血液/腫瘤病患兒的心臟毒性[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年13期
7 陳洪波;劉仁光;沈仲元;;呼吸頻率和潮氣量對兔心率變異的影響[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1年03期
8 冀舒文;巢惠民;高斌;陳旺;;雙源CT冠狀動脈CTA偽影與心率變化關系探討和解決對策[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1年03期
9 徐金梅;張兆輝;;特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誤診為肌炎1例報道[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1年04期
10 曹建新;王一民;楊誠;王鵬;王帥;;雙源CT自適應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在冠狀動脈成像中應用[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培;;病毒性心肌炎對青少年的影響及護理體會[A];全國內(nèi)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曾繁榮;王偕蓮;劉永碧;;老年人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率變異的分析[A];第七屆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海內(nèi)外華人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李錫雪;于鐵鏈;李東;萬征;孫躍民;;心率及心率變異對前門控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曾繁榮;王偕蓮;劉永碧;;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心率變異時域和頻域指標的分析[A];第七屆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海內(nèi)外華人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郭藝芳;宋光耀;李紹冰;;年齡對心率變異頻譜指標近日節(jié)律的影響[A];全國時間生物醫(yī)學學術座談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石如海;楊春;;復方丹參滴丸對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心率變異的影響[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施陳剛;李上共;張懷勤;趙玉香;;老年冠心病心率變異的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4年
8 于小華;杜九中;張新剛;趙剛;陳瑞珍;李雙杰;;CAR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表達及其與心肌損害的關系[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9 鄧有盛;;黃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觀察[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白梅;郭春風;張琳;王紅宇;;高血壓心率變異和心率與死亡峰值時間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內(nèi)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得了心肌炎怎么辦[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李永紅;病毒性心肌炎自然療法[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3 ;病毒性心肌炎生活護理要則[N];保健時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陳靜;感冒后早搏未必是病毒性心肌炎[N];保健時報;2005年
5 呂國梁;心肌炎后遺早搏怎么辦?[N];保健時報;2004年
6 錢 偉;春季謹防心肌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7 陳金偉;應對病毒性心肌炎黃芪挺好用[N];健康報;2005年
8 傅繪;深秋感冒休息第一[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9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教授 廖玉華;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心肌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10 金戈;感冒后運動誘發(fā)心肌炎[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宗梅;白介素15在特發(fā)性肌炎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沈燕;MCP-1在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D];復旦大學;2003年
3 鄭楊;病毒性心肌炎心肺相關性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4 蔣麗敏;黃芪對柯薩奇B_(3m)病毒感染所致小鼠心肌炎心肌穿孔素mRNA表達和免疫損傷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莫秋云;基于人體腦波和心率變異的噪聲綜合評價方法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6 陳相健;病毒性心肌炎向擴張型心肌病轉(zhuǎn)化的分子細胞機制及藥物干預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1年
7 徐薇;新型chitosan-DNA疫苗誘生CVB3特異粘膜免疫及其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張若松;三七總皂甙、川芎嗪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鈣超載的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朱守林;室內(nèi)空調(diào)設備舒適性自然風模擬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10 賈鋒鵬;冠心病患者心臟自主神經(jīng)功能評價及無癥狀心肌缺血臨床意義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巖;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心率變異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3年
2 秦暢;心率變異信號的復雜性分析[D];南京大學;2012年
3 張紅鴨;TLR4在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肖冬萍;心率變異信號臨床分析技術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5 羅蘭;心率變異(HRV)測量系統(tǒng)以及運動訓練對人心率變異影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6 林舒緩;17例抗Jo-1抗體綜合征臨床分析及文獻復習[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張云強;危重病患者心率變異改變及與預后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8 張彬;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心肌損傷及其與Fas/FasL異常表達的關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9 袁國強;肌炎靈膠囊治療多發(fā)性肌炎的理論探討與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10 吳凡;細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達及黃芪治療對其影響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781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67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