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在兒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病原學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03-31 12:27
【摘要】: 目的:通過對2007年在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兒科住院的1192名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進行MP感染調(diào)查,了解MP在兒童中的感染情況,探討其在兒童下呼吸道疾病中感染現(xiàn)狀,為今后更好的制定治療方案,提出研究方向提供依據(jù)。材料和方法:研究對象為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兒科住院的1192名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其中男827名,女365名,全部進行MP-IgM檢測,滴度≥1:40為陽性?偨Y(jié)、分析MP-IgM陽性患兒的流行病學特點,記錄MP-IgM陽性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血常規(guī)、CRP、X線及肺外表現(xiàn)。此外隨機選取25例MP-IgM陽性病例進行MP血清PCR檢測。結(jié)果:MP感染全年散發(fā),7~12月份發(fā)病率較高。MP感染與年齡及性別有關,女孩的MP發(fā)病率高于男孩,3~6歲組及7~14歲組MP發(fā)病率均高于0~3歲組,4~6歲組與7~14歲組無顯著性差異。不同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種MP發(fā)病率不同,支氣管炎組、肺炎組及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組均高于毛細支氣管炎組,支氣管炎組與肺炎組及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組無明顯差異,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組高于肺炎組。MP肺炎的臨床分析發(fā)現(xiàn),7~14歲組的發(fā)熱持續(xù)時間最長,其他的臨床資料各年齡段相比無顯著差異。在X線方面,6~14歲組的大片狀影及胸腔積液多見,0~5歲組以雙側(cè)病變?yōu)橹鳌P-IgM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可見多種肺外并發(fā)癥,其中以心肌炎較多見。結(jié)論:MP是兒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MP感染全年散發(fā),下半年發(fā)病率稍高。MP感染與性別及年齡相關,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的發(fā)病率高于嬰幼兒。女孩的發(fā)病率高于男孩。學齡期患兒的發(fā)熱持續(xù)時間最長。MP在毛細支氣管炎的感染率較低,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組較高。MP肺炎的X線表現(xiàn)具有多樣性,其中5歲以上兒童大片狀影及胸腔積液的發(fā)生率較高,5歲以下的兒童雙側(cè)病變多見。MP肺炎可見多種肺外表現(xiàn),其中以心肌炎多見。存在支原體血癥。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25.6
本文編號:2609076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金雅磊,熊英,王紅玲,張渝侯;希舒美治療小兒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療效判斷[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1年05期
2 張兵;肺炎支原體肺炎不同藥物治療的療效觀察及隨訪[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1年06期
3 沈慧;沈策;;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對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5年11期
4 戚麗娟;肺炎支原體肺炎26例誤診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4年06期
5 辛德莉;李貴;李靖;馬紅秋;陳小庚;;北京地區(qū)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流行狀況[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16期
6 李桂芳;李建瑛;左瑞鞠;何洪芹;;肺炎支原體感染發(fā)病趨勢及臨床特點[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6年06期
7 袁壯,董宗祈,魯繼榮,盛錦云,葉啟慈,胡儀吉,趙順英,張靈恩,劉春峰,陳麗英,關立夫,孫國強;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治療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2年08期
8 張學勤;王秀玲;;小兒肺炎支原體和病毒感染季節(jié)分布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年16期
,本文編號:26090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6090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