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腦脊液膽紅素水平、頭顱MRI、BAEP及NBNA與膽紅素腦病的相關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生兒腦脊液膽紅素水平、頭顱MRI、BAEP及NBNA與膽紅素腦病的相關研究 出處:《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腦脊液膽紅素 膽紅素腦病 頭顱磁共振 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 行為神經測定
【摘要】:目的 通過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腦脊液膽紅素水平測定,探討腦脊液膽紅素水平在診斷膽紅素腦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頭顱MRI信號改變、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改變和行為神經測定與膽紅素腦病的關系,進一步為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診斷及預后判定提供重要依據(jù)。 方法 1以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入住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新生兒科的34例膽紅素腦病患兒(膽紅素腦病組)和隨機選擇同期的37例未發(fā)生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非膽紅素腦病組)為研究對象,兩組患兒均采集血清、腦脊液標本,比較膽紅素腦病組和非膽紅素腦病組血清及腦脊液膽紅素水平有無差異,并繪制ROC曲線,,計算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及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在診斷膽紅素腦病中的臨界值、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 2根據(jù)頭顱MRI和BAEP檢查,分析膽紅素腦病患兒頭顱MRI和BAEP的改變情況。 3比較膽紅素腦病組和非膽紅素腦病兩組間NBNA評分有無差異。 4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樣本構成比或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繪制ROC曲線,計算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及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在診斷膽紅素腦病中的臨界值、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并對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與血清未結合膽紅素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結果 1膽紅素腦病組患兒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13.88±5.03)μmol/L明顯高于非膽紅素腦病組(5.83±4.30)μmol/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957,P0.01)。通過繪制ROC曲線,得出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的ROC曲線下面積(0.909)大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ROC曲線下面積(0.692)。當臨界值為9.55μmol/L時,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診斷膽紅素腦病的靈敏度為86.7%,特異度為93.9%。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與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濃度無相關性(r=0.142, P0.05)。 2通過對頭顱MRI正常組和異常組進行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可見兩組之間在出生體重、年齡、入院體重、孕周等一般情況相差無統(tǒng)計學意義,頭顱MRI異常組的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腦脊液總膽紅素、血清未結合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較頭顱MRI正常組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74,4.523,3.074,3.104,P均0.05),膽紅素腦病組頭顱MRI異常的發(fā)生率(82.4%)高于非膽紅素腦病組(8.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通過對BAEP正常組和異常組進行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可見兩組之間在出生體重、年齡、入院體重、孕周等一般情況相差無統(tǒng)計學意義,BAEP異常組的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腦脊液總膽紅素、血清未結合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較BAEP正常組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15,3.641,4.424,4.475,P均0.05)。膽紅素腦病組BAEP異常的發(fā)生率(82.4%)高于非膽紅素腦病組(2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通過比較患兒NBNA評分在膽紅素腦病組和非膽紅素腦病組間有無差異,可見膽紅素腦病組NBNA評分低于非膽紅素腦病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32,P0.05)。結論 新生兒腦脊液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可作為早期診斷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敏感指標,聯(lián)合BAEP、頭顱MRI及NBNA檢查,將有利于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減少膽紅素腦病后遺癥的發(fā)生。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22.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翁淑萍;施躍全;方如旗;龐萬良;;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現(xiàn)及其診斷價值[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曹亞先;張雪林;;MRI及~1H-MRS對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診斷研究進展[J];放射學實踐;2011年11期
3 曹亞先;張雪林;;MRI及~1H-MRS對新生兒蒼白球膽紅素損傷的監(jiān)測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年01期
4 任慶國;康笑水;鄭金勇;于榮;侯金文;;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2期
5 陳妍;王治平;張志芳;沈仲元;;腦電活動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預后的評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年12期
6 黎惟廣;蔣紅斌;甘恬;;MRI基底節(jié)區(qū)異常信號新生兒的隨訪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年03期
7 何斯純;劉文勤;周麗麗;王子棟;;高膽紅素血癥大鼠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與腦組織NO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的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8年06期
8 毛健;富建華;陳麗英;王曉明;薛辛東;;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蒼白球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07年01期
9 湯行錄;梁志強;陳偉;嚴志漢;梁莉丹;張姿英;陳翔;王小同;;急性膽紅素腦病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與預后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年06期
10 吳敏芳;王曉明;;膽紅素腦病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譜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黎;新生兒排尿方式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曹亞先;MRI及~1H-MRS對新生兒蒼白球膽紅素損傷的監(jiān)測價值[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吳敏芳;急性膽紅素腦病MRI及~1H-MRS初步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任慶國;高場強磁共振在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4 姚麗平;新生兒膽紅素腦病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王丹;B/A比值及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與膽紅素神經毒性的相關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332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33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