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3B蛋白單克隆抗體制備、抗原位點鑒定及競爭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本文選題:口蹄疫病毒 + 3B蛋白; 參考:《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為了獲得Asia-1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B的單克隆抗體,以Asia-1型FMDV JS/05毒株RNA為模板,擴增3B蛋白基因,并克隆至pET-30a載體,進行原核表達及純化。以Asia-1型口蹄疫病毒、純化的3B蛋白為抗原,免疫4-6周齡的Balb/c雌鼠,經(jīng)過4次免疫后,取其脾細胞與Sp2/0骨髓瘤細胞按5:1進行融合,用間接ELISA方法對融合后的細胞進行篩選,并進行4次有限稀釋,陽性細胞擴大培養(yǎng)后腹腔注射小鼠,制備腹水,并對制取的腹水進行亞型鑒定,反應原性和效價鑒定。將3B蛋白拆分,并構建pGEX-4T1載體,融合GST標簽表達,通過間接ELISA驗證3B抗體的反應特性,并通過口蹄疫3ABC檢測試劑盒篩選臨床陽性和陰性血清,利用本實驗獲得的3B抗體建立競爭ELISA方法,用于檢測臨床樣品中口蹄疫3B蛋白的抗體。結果表明,獲得一株穩(wěn)定分泌抗口蹄疫病毒3B蛋白的細胞株,其抗體亞類為IgM,腹水效價為1:12800,通過Western boltting和間接免疫熒光實驗鑒定其能識別口蹄疫病毒3B蛋白。SDS-PAGE結果表明,成功表達和純化3B截短融合GST標簽的重組蛋白,間接ELISA結果表明,本實驗獲得的抗體和3B1蛋白特異性反應。通過口蹄疫3ABC檢測試劑盒,篩選出臨床4份陽性血清,和4份陰性血清,利用本實驗獲得的3B抗體建立競爭ELISA方法,檢測口蹄疫3B抗體,結果顯示4份陽性血清顯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率,且具有劑量依賴性,4份陰性血清無抑制作用,無劑量依賴性,表明此競爭ELISA方法和3ABC檢測方法符合率100%。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non-structural protein 3B of Asia-1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the 3B protein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Asia-1 FMDV JS05 strain as template and cloned into pET-30a vector for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Asia-1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and purified 3B protein were used as antigen to immunize Balb / c female mice aged 4-6 weeks. After 4 times of immunization, the spleen cells were fused with Sp2 / 0 myeloma cells at 5:1, and the fused cells were screened by indirect Elisa. After 4 times of limited dilution, the positive cell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mice to prepare ascites, and the subtypes of the asc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reactivity and titer of the ascites were identified. The 3B protein was separated, pGEX-4T1 vector was constructed, the expression of GST tag was fused,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3B antibody were verifi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the clinic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ra were screened by 3ABC detection kit. A competitive Elisa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3B antibody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 detect the antibody against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3B protein in clinical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ell line secreting 3B protei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was secreted stably. The antibody subclass was IgM, and the ascites titer was 1: 12800.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oltting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showed that FMDV 3B protein 路SDS-PAGE could recognize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of 3B truncated fusion GST tag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and purified. The results of indirect Elisa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and 3B1 protein were specific. Four positive sera and four negative sera were screened by 3ABC test kit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A competitive Elis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3B antibody obtained in this experiment to detect 3B antibody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 positive sera showed different inhibition rates, and 4 negative sera had no inhibition and no dose depend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etitive Elisa method and the 3ABC assay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52.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鳳;;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分型[J];畜牧與飼料科學(奶牛版);2006年02期
2 張晉川;;影響口蹄疫病毒轉譯起始的因素[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04期
3 高雪梅;;口蹄疫病毒的致病分子機制[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8年01期
4 魏衍全;田宏;吳錦艷;陳妍;尚佑軍;竇永喜;劉湘濤;才學鵬;;口蹄疫病毒3C基因與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真核共表達[J];中國獸醫(yī)科學;2011年05期
5 周新虎;剡根強;王靜梅;;新疆口蹄疫發(fā)生風險定量評估體系研究[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吳亞瓊;高志強;吳延功;張鶴曉;喬彩霞;張利峰;單虎;尹燕博;朱淑芬;王慧珊;;亞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核酸檢測標準物質的制備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2年08期
7 孫芳芳;董英;薛強;鄒明強;;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年06期
8 蘇衛(wèi),石世匡,徐維佳,王濤,張曉丁,牛紅衛(wèi);應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口蹄疫病毒的實驗研究[J];病毒學報;1993年04期
9 洪修默;;口蹄疫與口蹄疫病毒[J];生物學通報;1993年08期
10 韋平;野生動物中的口蹄疫[J];廣西畜牧獸醫(yī);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舒怡;姜平;李玉峰;馬蘇;杜以軍;楊曉偉;;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生物學特性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劉大貴;羅先惠;;口蹄疫的檢驗與防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鄒興啟;范運峰;張懷宇;鄭明舉;盧受f;張愛民;馬愛榮;趙啟祖;;O型口蹄疫病毒嵌合體的構建及病毒拯救[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王雯慧;;菔|;黃立軍;馬軍武;林彤;邵軍軍;馬金玲;劉在新;劉湘濤;陳懷濤;謝慶閣;;O型口蹄疫病毒Akesu/58在牛體內(nèi)的定位及其致病機理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魯會軍;金寧一;鄭敏;韓松;張洪勇;李昌;金擴世;;A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表達[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伊琴;;口蹄疫在口岸中的檢疫及消毒技術[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7 泰鵬;謝雪岑;孫艷琪;;一種簡便的澄清口蹄疫病毒懸液的方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袁淑珍;高艷華;張燕紅;王麗君;;口蹄疫病毒的克隆[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楊彬;蘭喜;殷相平;李學瑞;李寶玉;方玉萍;柳紀省;;口蹄疫病毒雙效疫苗載體的構建及其體外表達研究[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獸醫(yī)生物制品學、獸醫(yī)微生物學學術論壇論文集(2008)[C];2008年
10 朱文釧;孔繁德;林祥梅;徐淑菲;吳德峰;韓雪清;吳紹強;;口蹄疫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應用[A];福建省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苗春;口蹄疫包圍中國[N];大眾科技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劉丁;口蹄疫陰影下的“英國病人”[N];華夏時報;2007年
3 閆潔;實驗室外泄口蹄疫病毒?英開展調(diào)查[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4 王星橋;歐盟在口蹄疫恐慌中反思[N];大眾科技報;2001年
5 于維軍;全球畜牧業(yè)仍面臨口蹄疫的威脅[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2年
6 劉曄;“山羊絨洗凈因素對口蹄疫病毒影響”通過鑒定[N];中國國門時報;2008年
7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田增義 研究員;亞洲Ⅰ型口蹄疫[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邵文杰;話說口蹄疫[N];光明日報;2001年
9 本報駐蒙古記者 楊濤;口蹄疫蔓延震驚蒙古[N];人民日報;2001年
10 李新生 林甘;世界口蹄疫風云[N];云南科技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林柱;口蹄疫病毒反向遺傳技術體系及分子標記疫苗株的構建[D];吉林大學;2007年
2 赫冬梅;豬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內(nèi)的重組與表達[D];浙江大學;2005年
3 陳豪泰;口蹄疫基因工程病毒拯救及其舌下免疫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4 馬鈰委;抗口蹄疫病毒轉基因豬育種新材料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2年
5 邵軍軍;Asia 1、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疫苗的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6 郭慧琛;O型口蹄疫病毒多基因DNA疫苗的研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4年
7 蔣韜;免疫層析技術在口蹄疫POCT中的應用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8 李炯;口蹄疫病毒空衣殼蛋白的表達加工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9年
9 冉波;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重組蛋白疫苗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崔麗瑾;應用RNA干擾技術抑制口蹄疫病毒復制與感染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856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08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