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治療過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動態(tài)觀
本文關鍵詞:肺結核治療過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動態(tài)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肺結核患者治療過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以進一步闡明這些因子與結核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方法應用液相芯片技術檢測59例成功治愈的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治療前、治療2個月末和6個月末的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應用配對t檢驗分別比較各因子3個時點間的血清表達水平差異。結果 3個時間點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pg/m L):治療前分別為1.71±0.91、5.02±11.53、2.48±11.03、1.12±0.46、0.36±1.87、8.99±7.82和882.74±1 110.73,治療2個月末分別為2.39±1.47、8.95±13.76、1.77±1.80、0.96±0.22、0.51±1.11、4.75±4.16和408.38±492.27,治療6個月末分別為1.84±0.93、5.14±10.16、1.59±0.78、0.79±0.22、0.44±0.48、4.05±4.51和177.57±104.83。治療前與治療2個月末及治療6個月末的IL-6水平、治療前與治療2月末的IL-10和IL-12p40水平以及治療前、治療2個月末、6個月末的IL-17A和IP10水平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血清IL-17A、IP10、IL-6、IL-10和IL-12p40水平與結核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密切關聯(lián)。
【作者單位】: 廣州市胸科醫(yī)院;
【關鍵詞】: 結核/肺 細胞因子 液相芯片
【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編號:粵科規(guī)財字[2015]110號32) 廣東省醫(y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編號:A2016383)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4Y2-00117;155700012)
【分類號】:R521
【正文快照】: 對于結核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人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人體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是否進展為結核病,取決于病原菌與宿主防御間的力量對決,其中以細胞免疫為主體的宿主防御能力的大小決定結核病發(fā)生發(fā)展方向[1]。其中,各種細胞因子作為各種免疫細胞的激活與強化其功能的重要介質而在結核病發(f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曉丹;劉啟發(fā);;細胞因子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年03期
2 李曉紅;盛光耀;;兒童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項細胞因子測定價值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15期
3 曹雪濤;第二屆國際細胞因子會議評介[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0年03期
4 曹雪濤,葉天星,杜平;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網(wǎng)絡的基礎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0年05期
5 曹雪濤,葉天星,杜平;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網(wǎng)絡的臨床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1990年05期
6 史久華;細胞因子與疾病[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3年05期
7 劉衛(wèi)京,呂秋軍;細胞因子小分子模擬物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00年11期
8 孟憲鈞;外科感染和細胞因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年12期
9 ;《細胞因子研究方法學》工具書出版[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0年03期
10 趙武述;細胞因子研究的臨床意義及展望[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國;陳波;肖亮;張顥;展昭民;張伯龍;馬軍;;細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臨床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竇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駱學農;才學鵬;;細胞因子及其應用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竇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駱學農;才學鵬;;細胞因子及其應用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竇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駱學農;才學鵬;;細胞因子及其應用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鳳蘊;呂雪瑩;于偉玲;王麗群;王琳;李殿俊;;實驗性變態(tài)反應性腦脊髓炎幾種細胞因子的檢測[A];慶祝黑龍江省免疫學會成立十周年(1993—2003)論文集[C];2003年
6 鄒崢;張淑華;柯江維;;小兒幼年類風濕關節(jié)炎細胞因子產生及干預的研究[A];全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專題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鄒崢;張淑華;柯江維;;小兒幼年類風濕關節(jié)炎細胞因子產生及干預的研究[A];全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專題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鄒崢;張淑華;柯江維;華學明;劉小惠;;小兒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細胞因子產生及干預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萬遂如;;細胞因子與細胞因子療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劉占國;袁小彭;羅宇維;何懿;孫爾維;;通過細胞因子譜評估免疫抑制劑對人免疫狀態(tài)的作用[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仇逸;口服細胞因子治療腫瘤將獲突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2 通訊員 何育萍 記者 王玉華;我省細胞因子研究獲重大突破[N];湖北日報;2001年
3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科 張魯勤;白介素18等細胞因子在非惡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臨床研究[N];徐州日報;2005年
4 安徽醫(y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偉 王華 吳成義 李常玉;細胞因子是柄雙刃劍[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5 本報特約通訊員 吳志軍;向一個個“第一”沖擊[N];解放軍報;2002年
6 王振坤;人體的血液防線之一[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7 ;獨辟蹊徑 追根溯源[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新言;中醫(yī)證的本質是細胞因子嗎?[N];科技日報;2005年
9 王蘇平;探究中醫(yī)證本質[N];健康報;2004年
10 清華;世界多肽藥物的研發(fā)概況[N];中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海軍;白細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王婧瑤;卵巢癌患者髓源性抑制細胞、調節(jié)性T細胞及其相關細胞因子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徐金成;環(huán)意大利公路自行車賽中能量代謝與肌損傷及細胞因子相關變化[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4 關連越;胰蛋白酶抑制劑保護肝缺血/再灌注損傷(HIRI)的機制和影響肝移植物存活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楊彬珧;血漿細胞因子與心率變異性和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病風險的關聯(lián)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6 石一寧;增生性玻璃體視網(wǎng)膜病變中炎前細胞因子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8年
7 牛忠英;三種細胞因子對牙周膜纖維細胞功能和基因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1年
8 夏紅天;細胞因子與肝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9 陳力航;IL-18,IL-33對Th1,Th2細胞因子的表達調控在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病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13年
10 羊繼平;腎移植供受者細胞因子及細胞因子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對近期移植效果的影響[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樹玉;復方補筋片對絕經(jīng)后膝骨關節(jié)炎血漿中性激素與細胞因子的影響[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高雁怩;ALV-J感染后細胞因子變化規(guī)律及其促進IL-6產生的機制與效應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陳姣;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負調控分子PD-1和CTLA-4表達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4 黃瓊;改良細胞因子雞尾酒誘導肺腺癌細胞總RNA轉染樹突狀細胞疫苗抗腫瘤效應的體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于炳旗;惡性腫瘤精神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患者的發(fā)病特點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6 牛小慧;雙氫青蒿素聯(lián)合順鉑對荷瘤大鼠細胞因子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孫聰聰;骨髓增殖性腫瘤中JAK2V617F突變及IL-6、TNF-α、IL-32、IL-37的定量測定及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李少慧;乳酸桿菌對細胞因子及TLR-NF-κB途徑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董杰;多肽及γ鏈細胞因子對慢性HBV感染者CD8~+T細胞上Tim-3的表達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10 李健;不同類型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的表達模式及意義[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肺結核治療過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動態(tài)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97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43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