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s在HBV相關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組織和外周血清中的表達及其在臨床預后判斷作用
本文關鍵詞:MicroRNAs在HBV相關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組織和外周血清中的表達及其在臨床預后判斷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Micro RNAs(mi RNAs)在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肝組織和外周血清表達,探討mi RNA能否作為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的HBV-ACLF預后判斷標記物。同時,擬從mi RNA靶基因水平初步探討HBV-ACLF潛在發(fā)病機制。方法對1例HBV-ACLF患者的肝組織和1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正常供肝組織,利用micro RNA芯片技術,篩選差異性表達mi RNAs。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驗證上述差異性表達的mi RNAs在肝組織(HBV-ACLF患者8例,正常對照8例)中的表達,并進一步檢測其在血清標本(HBV-ACLF39例,正常對照20例)中的表達情況。將前述39例HBV-ACLF患者依據(jù)3個月內(nèi)臨床轉(zhuǎn)歸情況,分為恢復組(n=20)和未恢復組(n=19,其中9例死亡,10例行肝移植術),比較HBV-ACLF不同預后組患者血清中mi RNA差異性表達,分析差異表達的mi RNA與MELD評分、PTA、INR等肝衰竭預后模型或指標的相關性,并進一步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評價mi RNA對HBV-AC LF預后評估的診斷價值。利用常用靶基因預測軟件(mi RWalk,Target Scan和mi Randa),對預后相關mi RNA的靶基因進行預測,q RT-PCR檢測HBV-ACLF患者肝組織中相應靶基因表達,從靶基因水平初步探討mi RNA參與HBV-ACLF發(fā)病的可能信號通路。結(jié)果(1)micro RNA芯片篩選結(jié)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相比,HBV-ACLF肝衰竭肝組織mi RNA表達上調(diào)89條,下調(diào)99條(差異性表達均≥5倍)。結(jié)合mi RNA與肝病的相關文獻,篩選出9條差異性表達mi RNAs(表達上調(diào)的是mi RNA-21、mi RN A-130a、mi RNA-143、mi RN A-200,表達下調(diào)的是mi RNA-486-5p、mi RN A-192、mi RN A-194、mi RNA-148、mi RNA-122)做進一步研究。(2)在8例HBV-ACLF患者和8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正常對照組,q RT-PCR檢測表明,與正常肝組織相比,HBV-ACLF患者肝組織中mi RN A-130a、mi RN A-486-5p及mi RNA-200表達上調(diào),mi RN A-192,mi RNA-148及mi RN A-122表達下調(diào),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mi RNA-486-5p外,這與micro RNA篩選結(jié)果一致。在39名HBV-ACLF患者和20名年齡、性別相匹配的正常對照組血清中,q RT-PCR檢測結(jié)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除mi RN A-194以外,8條mi RN As(mi RNA-21,mi RNA-130a,mi RN A-486-5p,mi RN A-192,mi RN A-148,mi RNA-143,mi RNA-122,mi RNA-200)在HBV-ACLF患者血清中表達均顯著上調(diào),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依據(jù)3個月內(nèi)不同臨床轉(zhuǎn)歸分組,發(fā)現(xiàn)mi RNA-130a和mi RNA-486-5p在恢復組HBV-ACLF患者血清中均表達上調(diào)(p0.05)。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顯示,在HBV-ACLF患者中,mi RNA-130a與INR(r=-0.38,p=0.03)、PT(r=-0.41,p=0.02)和MELD評分(r=-0.39,p=0.03)負相關,與PTA(r=0.36,p=0.05)正相關。而mi RNA-486-5p與上述凝血指標及MELD評分無相關性(p0.05)。ROC評價mi RNA-130a對HBV-ACLF患者3個月的存活的預測作用,mi RNA-130a、MELD評分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4(95%CI0.571-0.91,p=0.02),0.86(95%CI 0.720-0.991,p=0.00),且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163)。以上結(jié)果提示mi RNA-130a對HBV-ACLF預后判斷有較好的價值。(4)靶基因預測軟件(mi RWalk,Target Scan和mi Randa)分析顯示,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為mi RNA-130a的靶基因。利用q RT-PCR,檢測11例HBV-ACLF,6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正常肝組織中GSK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與正常供肝相比,HBV-ACLF患者肝組織中GSK表達有下調(diào)趨勢(p=0.078)。結(jié)論(1)血清mi RNA-130a在HBV-ACLF患者肝組織和血清中均表達上調(diào),并且與其預后相關,推測mi RNA-130a可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的HBV-ACLF預后評估指標。(2)在體內(nèi)mi RNA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中,mi RNA-130a可能通過對靶基因GSK的調(diào)節(jié)參與HBV-ACLF的發(fā)病。
【關鍵詞】:miRNA-130a HBV-ACLF 預后 靶基因 GSK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75.3;R512.62
【目錄】:
- 英文縮略語對照表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2
- 研究對象與方法12-20
- 結(jié)果20-28
- 討論28-32
- 結(jié)論32-33
- 參考文獻33-36
- 文獻綜述Mi RNA在肝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36-43
- 參考文獻40-4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43-44
- 致謝44-45
- 個人簡歷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魚康康;李寧;施光峰;;在爭議中邁步向前: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進展[J];肝臟;2014年03期
2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8項定義[J];現(xiàn)代醫(yī)院;2008年05期
3 朱愛紅;丁葦;;恩替卡韋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14期
4 蔣偉;諶寧生;;諶寧生教授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經(jīng)驗[J];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10年06期
5 張晶;;慢加急性肝衰竭臨床診斷與治療研究熱點[J];山東醫(yī)藥;2011年16期
6 劉明;鄧國宏;譚順;劉洪利;孫小雯;譚文婷;毛青;;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臨床常規(guī)預警指標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7 劉芳蓉;葉永安;;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診治體會[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年05期
8 劉曉燕;陳婧;王曉霞;胡瑾華;;3233例急性、亞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特點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年05期
9 李廣明;;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臨床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06期
10 劉明;張緒清;毛青;;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概念及預警模型[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姝;蘭英華;姜立勝;李用國;;核苷類似物應用與慢加急性肝衰竭發(fā)生及預后相關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胡瑾華;劉曉燕;王慧芬;陳菊梅;;1977例急性、亞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分析[A];第一屆全國疑難重型肝病大會、第四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魯文;王立坤;陳輝;李汛;龔作炯;;丙酮酸乙酯對實驗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護作用[A];全國第4屆中西醫(yī)結(jié)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劉倩;李媛;白佳;許婷;趙雪琪;郝友華;丁紅暉;朱帆;趙西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NK細胞頻率與功能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5 王魯文;王立坤;陳輝;李汛;龔作炯;;丙酮酸乙酯對實驗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護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譚善忠;張e,
本文編號:3823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8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