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醫(yī)院MRSA感染流行狀況及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7-04-08 10:24

  本文關鍵詞:醫(yī)院MRSA感染流行狀況及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調(diào)查某醫(yī)院MRSA的流行、耐藥情況,為MRSA感染預防控制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比較該醫(yī)院臨床使用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治療MRSA感染的療效和安全性;根據(jù)現(xiàn)有的國內(nèi)外臨床研究資料,運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較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治療MRSA相關感染的數(shù)據(jù),系統(tǒng)評價兩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1)統(tǒng)計某醫(yī)院2011年-2014年4年內(nèi)住院病人送檢標本中非重復分離的MRSA菌株,對藥敏結果以及感染患者相關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處理,分析該院MRSA的感染情況、臨床分布規(guī)律以及耐藥狀況。(2)分析上述感染患者中接受利奈唑胺(600mg q12h靜滴)與萬古霉素(1g q12h靜滴)治療(療程均在7-14d)的臨床病例,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3)全面檢索Pubmed,Medline,Science Direct以及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檢索年限均從建庫檢索至2014年9月)確定利奈唑胺與萬古霉素治療MRSA相關感染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的研究資料,提取納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根據(jù)異質(zhì)性檢驗結果選擇相應的效應模型,漏斗圖分析發(fā)表性偏倚。結果評估包括臨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病死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1)該醫(yī)院在4年內(nèi)從病區(qū)送檢標本中共分離出414株非重復MRSA菌株,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的分離率為46.10%,MRSA的構成比逐年升高,從2011年的41.58%上升至2014年的51.67%。各類標本中以痰液標本最多,占55.07%,其次為膿液(占15.46%),分泌物(占14.49%);男:女=1.3:1;60歲的老年人占比最高(38.49%),是MRSA感染的易感人群;MRSA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皮膚軟組織和手術切口為主;感染的科室中腦外科、ICU、呼吸科、兒科、普外科所占比例較高。所有的MRSA菌株對萬古霉素、替加環(huán)素、奎奴普汀/達福普汀、利奈唑胺均100%敏感,對紅霉素、克林霉素、四環(huán)素表現(xiàn)出73%以上的高耐藥率,對喹諾酮類、利福平、復方新諾明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藥。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的MIC范圍分別在0.5-4μg/ml和0.5-2μg/ml,未出現(xiàn)向上漂移。(2)共34例病例納入比較,利奈唑胺組13例,萬古霉素組21例,利奈唑胺VS萬古霉素總有效率(分別為92.3%和85.71%)、細菌清除率(分別為61.54%和57.1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23.08%和21.74%)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療效相當。(3)共有9項RCT符合納入研究標準,共5657例受試病例,利奈唑胺組2890例,萬古霉素組2767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在臨床可評估患者中,治療結束后(EOT)(RR=1.11;95%CI:1.05-1.18;P=0.0002)和治療結束后隨訪期(TOC)過后(RR=1.10;95%CI:1.04-1.17;P=0.0004)利奈唑胺組的臨床總治愈率優(yōu)于萬古霉素組。不同感染部位亞組分析,在皮膚軟組織感染(SSTIs)組(RR=1.06;95%CI:1.01-1.12;P=0.02)和肺炎組(RR=1.28;95%CI:1.09-1.50;P=0.003),利奈唑胺臨床治愈率亦優(yōu)于萬古霉素,菌血癥組(P=0.97)臨床治愈率相當。在微生物學可評估患者中EOT MRSA清除率(RR=1.36;95%CI:1.14-1.63;P=0.0006),TOC的MRSA清除率(RR=1.17;95%CI:1.04-1.31;P=0.008),利奈唑胺均優(yōu)于萬古霉素。病死率(RR=0.92;95%CI:0.87 1.19;P=0.82)兩組沒有顯著性差異。另外,盡管沒有發(fā)現(xiàn)兩組的總體藥物相關不良反應(RR=1.07;95%CI:0.96-1.19;P=0.25)的顯著差別,但萬古霉素組腎功能異(RR=0.42;95%CI:0.27-0.66;P=0.0001)、皮疹瘙癢(RR=0.33;95%CI:0.20-0.54;P0.00001)高于利奈唑胺組,而利奈唑胺組的胃腸道反應(RR=2.58;95%CI:1.95-3.40;P0.00001)多于萬古霉素組,兩組貧血發(fā)生率(RR=0.87;95%CI:0.65-1.17;P=0.37)相當,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利奈唑胺(2.89%)高于萬古霉素(0.98%),但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3.36;95%CI:0.71 15.83;P=0.12)。結論:(1)4年內(nèi)該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構成比呈上升趨勢,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加強對重點科室、老年患者及具有感染危險因素患者的MRSA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風險和帶菌者,采取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減少MRSA在院內(nèi)的暴發(fā)、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延緩耐藥的發(fā)生。(2)應用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治療該醫(yī)院MRSA感染的臨床效果相當,兩者均可作為院內(nèi)抗MRSA感染的有效用藥。(3)基于對隨機對照試驗合并的數(shù)據(jù)的分析,在治療MRSA所致的感染中利奈唑胺的療效更優(yōu)于萬古霉素,但還需要更多精心設計的,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來進一步驗證和支持。而臨床應用時應根據(jù)特定患者人群的特征,綜合考慮加以選擇。
【關鍵詞】:醫(yī)院感染 MRSA 流行病 利奈唑胺 萬古霉素 Meta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15
【目錄】: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英文縮略詞13-14
  • 前言14-18
  • 第一部分 MRSA在醫(yī)院的流行狀況以及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MRSA的MIC測定18-37
  • 1 實驗材料和儀器18
  • 1.1 質(zhì)控菌株18
  • 1.2 主要試劑18
  • 1.3 主要儀器18
  • 2 實驗方法18-21
  • 2.1 菌株的搜集18-19
  • 2.2 MRSA的確認19
  • 2.3 搜集以上標本對應的記錄完整的病歷19
  • 2.4 MRSA藥敏實驗19
  • 2.5 測定萬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MIC及MIC判定標準19-21
  • 2.5.1 培養(yǎng)基20
  • 2.5.2 不同濃度抗菌藥物的制備20
  • 2.5.3 MIC板制備20
  • 2.5.4 接種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20
  • 2.5.5 結果判斷20-21
  • 2.5.6 數(shù)據(jù)處理21
  • 3 結果與分析21-29
  • 3.1 不同年份MRSA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的分離率21-22
  • 3.2 MRSA在臨床各類感染標本中的構成比22-23
  • 3.3 MRSA在臨床科室的分布23-24
  • 3.4 MRSA感染部位分布24
  • 3.5 MRSA在不同年齡組間的分布情況24-25
  • 3.6 MRSA在性別間的分布情況25
  • 3.7 MRSA對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25-28
  • 3.8 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414株MRSA的MIC值28-29
  • 4 討論29-35
  • 4.1 MRSA的分離率29-30
  • 4.2 MRSA的感染分布特點30
  • 4.3 MRSA的耐藥性分析30-34
  • 4.4 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414株MRSA的MIC值34-35
  • 5 小結35-37
  • 第二部分 臨床應用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治療MRSA感染的評價37-42
  • 1 試驗方法37-39
  • 1.1 病例選擇37-38
  • 1.2 觀察指標38
  • 1.3 臨床療效評價及不良反應判斷標準38
  • 1.4 細菌學療效評價標準38
  • 1.5 統(tǒng)計學處理38-39
  • 2 結果39-40
  •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39
  • 2.2 細菌清除率比較39-40
  • 2.3 不良反應的比較40
  • 3 討論40-41
  • 4 小結41-42
  • 第三部分 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治療MRSA感染療效的Meta分析42-56
  • 1 資料與方法42-44
  • 1.1 資料42-43
  • 1.1.1 文獻檢索策略42
  • 1.1.2 文獻納入標準42
  • 1.1.3 文獻剔除標準42
  • 1.1.4 文獻質(zhì)量評價42-43
  • 1.1.5 結局指標43
  • 1.1.6 資料和數(shù)據(jù)提取43
  • 1.2 統(tǒng)計分析方法43-44
  • 1.3 敏感性分析44
  • 2 基本資料44-47
  • 2.1 文獻篩選結果44-46
  • 2.2 發(fā)表性偏倚分析46-47
  • 3 Meta分析結果47-53
  • 3.1 臨床結局47-50
  • 3.2 細菌(MRSA)清除率50-51
  • 3.3 病死率51
  • 3.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1-53
  • 4 討論53-55
  • 5 小結55-56
  • 總結56-57
  • 參考文獻57-64
  • 綜述64-79
  • 參考文獻73-79
  • 附錄79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科研論文79-80
  • 致謝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洪書;茆海豐;;5年萬古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IC值變化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年07期


  本文關鍵詞:醫(yī)院MRSA感染流行狀況及利奈唑胺和萬古霉素對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2926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926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2a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