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三維重建的肩胛岡解剖形態(tài)學測量及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3-04-22 07:04
目的探討基于CT三維重建的肩胛岡(SS)解剖形態(tài)學測量及臨床意義。方法通過CT三維重建技術,對來自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放射科180例肩胛岡(左右各90例)進行數據測量,包括肩胛岡的形狀、肩胛岡長(肩胛岡內側緣至肩峰端外側邊界的直線距離)、肩胛岡中部寬(中部最低點至上緣最小距離)、基底長度、岡中隆凸寬度和岡中隆凸厚度、以及相關解剖點等。結果肩胛岡部位表淺,走形恒定;肩胛岡長(128.31±8.59) mm,基底長度為(80.35±6.70) mm,肩胛岡中部寬(9.69±2.48) mm,岡中隆凸厚度為(8.98±2.68) mm,岡中隆凸高度為(13.48±2.92) mm;左右數據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CT三維重建對肩胛岡解剖形態(tài)學研究具有其獨特優(yōu)勢,提供精準的解剖數據,為骨科醫(yī)生在制定術前計劃和內固定器械種類、尺寸、厚度、手術入路選擇等提供參考,降低手術風險。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對象和方法
1. 對象材料
1.1 納入標準:
1.2 排除標準:
1.3 儀器:
2. 方法
2.1 所測量的肩胛岡參數和指標及相應測量點的確定:
2.2 肩胛岡的骨性測量指標:
2.3 數據處理:
結果
討論
1.目前國內外肩胛岡研究依據
2.CT三維重建下的肩胛岡數據測量
3. 肩胛岡形態(tài)解剖學研究的臨床應用
3.1 在RTSA中的重要意義:
3.2 肩胛岡骨肌皮瓣引用:
3.3 肩胛骨骨折:
4. 研究不足
本文編號:3797160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對象和方法
1. 對象材料
1.1 納入標準:
1.2 排除標準:
1.3 儀器:
2. 方法
2.1 所測量的肩胛岡參數和指標及相應測量點的確定:
2.2 肩胛岡的骨性測量指標:
2.3 數據處理:
結果
討論
1.目前國內外肩胛岡研究依據
2.CT三維重建下的肩胛岡數據測量
3. 肩胛岡形態(tài)解剖學研究的臨床應用
3.1 在RTSA中的重要意義:
3.2 肩胛岡骨肌皮瓣引用:
3.3 肩胛骨骨折:
4. 研究不足
本文編號:37971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797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