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女性思想嬗變
發(fā)布時間:2020-09-16 10:06
女性形象主要作為一種象征符號出現(xiàn),反映了泰戈爾的內(nèi)心世界,是理解泰戈爾小說的一把鑰匙。泰戈爾將東方傳統(tǒng)與西方開放思想融合起來,同時集各種宗教觀于一身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宗教觀,以及泰戈爾本身固有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他特殊的家庭背景,都是理解其小說中所蘊含的女性思想的根本原因。一句話,泰戈爾的女性思想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然而又是經(jīng)常自相矛盾的,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女性形象即是其矛盾的女性思想的投射。 本文以泰戈爾女性思想的嬗變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將他的創(chuàng)作劃分為三個階段:(一)、強烈的批判:前期創(chuàng)作中對女性悲劇地位的同情;這一時期泰戈爾的女性思想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主要在其短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身上,也即泰戈爾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前期(1890—1900年期間)。在這一章中,以短篇小說為對象,首先通過對短篇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悲劇結局的闡釋,得出泰戈爾對印度女性的底層地位的同情。前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分為兩類,一類是溫順的“小母親”,這類女性在家庭中處于最底層,她們天性溫順,忍讓,處處處于被動,對于自己的遭遇沒有做任何反抗,反倒覺得這是自己的命運,她們能做的就是靜靜等待自己的死期以求得解脫;另一類是野性的抗爭—不被接受的“他者”,這類女性大都是年輕的寡婦,這是印度社會特有的一道風景和社會現(xiàn)象,印度社會明確禁止寡婦再嫁,因而,她們在社會和家庭中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價值,成為了社會的“他者”,對于這種人性的異化,她們選擇了反抗,這是一種野性的抗爭:死亡。她們以死亡昭示了自己的存在。第二,探索泰戈爾之所以對古老印度的傳統(tǒng)發(fā)出批判的最強音的深層原因。首先,從印度的傳統(tǒng)對小泰戈爾的影響出發(fā)(泰戈爾從小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闡釋了泰戈爾理想中女性形象,這里主要有以下因素構成:印度教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獻對泰戈爾的影響、印度兩大史詩對其影響以及泰戈爾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在其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共同促使其產(chǎn)生了理想的女性觀。其次,從印度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變化以及文學發(fā)展對其影響闡釋,揭示泰戈爾人道主義思想的成因。再次,從泰戈爾的現(xiàn)實經(jīng)歷中揭示其女性思想進步性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在他與孟加拉廣大人民的接觸方面。(二)、出走的娜拉:中期創(chuàng)作中對女性出路的探索;中期對女性出路的探索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主要體現(xiàn)在兩部短篇小說中,包括《一個女人的信》和《陌生女人》,雖然數(shù)量很少,但卻是泰戈爾思想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1900年—1915年左右)。首先,運用女性主義批評的方法對兩部文本中女性形象進行分析,闡釋其較之于前期作品中女性悲劇結局的大膽的突破,揭示泰戈爾女性思想的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其次,探索泰戈爾女性思想大膽突破的文化原因。(三)、反叛后的回歸:矛盾的抉擇。泰戈爾終究是傳統(tǒng)的印度民族主義作家,雖然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成長,諸多的原因使得其對于女性的態(tài)度一方面同情,強烈批判社會對女性的壓抑和戕害,而另一方面卻認為女性的位置應該是在家庭里面,應該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分析其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結局的異同,梳理泰戈爾女性思想的變化過程,揭示其女性思想矛盾性的原因。在這一章中,主要以泰戈爾中篇和長篇小說為對象,首先通過對女性形象經(jīng)歷了一系列掙扎后最終走向回歸的書寫揭示泰戈爾女性思想的矛盾性。其次,從西方女權主義運動的極端發(fā)展與泰戈爾思想的矛盾沖突和泰戈爾獨特的宗教觀闡釋其矛盾回歸的原因。再次,對泰戈爾這一階段女性形象內(nèi)部存在的矛盾性從愛情觀方面進行微觀考察。最后,對泰戈爾女性思想矛盾性進行綜合的梳理,闡釋原因。 本文選擇以泰戈爾的小說作為研究對象,以泰戈爾的女性思想為切入點,以其文本中女性形象為解讀對象,運用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女性主義神學等理論,綜合社會歷史批評、自傳式批評和女性主義批評等方法,從廣闊的印度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泰戈爾特殊的教育經(jīng)歷、復雜的家庭背景和其獨特的宗教觀方面對泰戈爾的女性思想流程做一番梳理和闡釋,以探討泰戈爾小說中不為人知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他的女性思想的矛盾性原因。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I351.074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I35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薇;;“印度的良心”泰戈爾誕辰150周年 恒河畔的不朽詩魂[J];文史參考;2011年09期
2 彭齡;章誼;;追懷泰戈爾[J];世界文化;2011年08期
3 劉建;;加爾各答泰戈爾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國外文學;2011年03期
4 ;印度創(chuàng)設泰戈爾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21期
5 舒坦;;海外文壇[J];文學教育(上);2011年06期
6 彭子文;;一輪含愛溢美的新月——泰戈爾《新月集》思想藝術淺談[J];西昌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7 白彩香;;論泰戈爾的苦行觀[J];青春歲月;2011年18期
8 ;計劃扎根香港的國外藝術畫廊[J];華人世界;2011年07期
9 石在中;;泰戈爾詩歌中的生態(tài)智慧[J];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03期
10 繆e
本文編號:28197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8197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