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分枝桿菌TB10.4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免疫特性鑒定
本文關鍵詞:結核分枝桿菌TB10.4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免疫特性鑒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卡介苗(BCG)基因組、pEGFP質粒為模板,PCR擴增分別獲得TB10.4基因片段、GFP-TB10.4融合基因片段,連接pVAX1真核表達載體,測序和酶切鑒定正確,分別命名為pVAX1-TB10.4和pVAX1-GFP-TB10.4;將重組質粒分別轉染COS-7和HEK293T細胞,反轉錄PCR表明TB10.4基因成功轉錄,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顯示2種蛋白均能瞬時表達;再將重組質粒pVAX1-TB10.4免疫小鼠。結果表明:該質粒能夠誘導低水平的抗體應答,同時誘發(fā)IFN-γ表達,并且能夠加強BCG初次免疫后的免疫應答效果。該研究構建的真核表達質粒pVAX1-TB10.4能夠誘導小鼠產生抗TB10.4免疫應答,為后續(xù)TB10.4蛋白生物學功能研究提供良好的生物材料。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江蘇省人獸共患病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動物重要疫病與人獸共患病防控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關鍵詞】: 結核分枝桿菌 TB. 真核表達 免疫應答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973-2012CB518805) 江蘇省重點研發(fā)項目(BE201534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BK20160466) 江蘇高!扒嗨{工程”和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PADP)
【分類號】:R392
【正文快照】: 結核病(TB)這種古老的慢性人獸共患病,4 000多年前就已流行全球,而且至今仍威脅著全球近1/3人口的健康[1],引起結核病的病原主要為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ń槊(BCG)作為1920年研發(fā)的減毒活疫苗,已經(jīng)在全球接種了超過40億人次,目前仍然在全世界范圍內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明方;人類免疫應答的基因支配[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88年05期
2 鄭紹忠;人體對重組人蛋白的免疫應答[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2年04期
3 龐宇;鼻內接種單劑新型三價流感滅活疫苗后的群體粘膜和血清免疫應答[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3年03期
4 董社琴,李冰雯;硒的抗癌作用與免疫應答[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鄭學禮;蚊的自然免疫應答[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5年07期
6 陳敏;;縮短接種間隔能更快產生免疫應答[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5年06期
7 董生福;瞿滌;;白細胞介素18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J];微生物與感染;2007年01期
8 姜作權;免疫應答和感染癥[J];日本醫(yī)學介紹;1980年06期
9 羅明泉;農藥對免疫應答的影響[J];微生物學免疫學譯刊;1982年01期
10 Harvey Cantor ,趙筱祺;免疫應答的調節(jié):用淋巴細胞克隆分析[J];微生物學免疫學譯刊;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強;;免疫應答的選擇性調控[A];全國第十一屆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袁仕善;吳少庭;秦莉;張仁利;高世同;黃達娜;余新炳;;SARS冠狀病毒N蛋白的表達及其誘導的免疫應答[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曹雪濤;;免疫應答調控的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鄭學禮;;蚊的自然免疫應答[A];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袁仕善;吳少庭;秦莉;張仁利;高世同;黃達娜;余新炳;;SARS冠狀病毒N蛋白的表達及其誘導的免疫應答[A];全國新出現(xiàn)傳染病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4年
6 周佩軍;王慧;楊能;邵琨;徐達;王祥慧;沈周俊;周光炎;;骨髓混合培養(yǎng)體外特異性下調免疫應答[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趙丹萍;陶彬;陳立功;李艷琴;宋勤葉;李潭清;楊芳;李紅園;袁洪興;;PCV2感染對豬瘟弱毒疫苗接種豬免疫應答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曹偉;郗雪艷;馬馳;崔蓮仙;何維;;ULBPs剪切變體的鑒定與功能研究[A];中國免疫學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9 劉曉峰;孫自勤;劉長江;尚瑞蓮;;灌洗液法檢測幽門螺桿菌減毒鼠傷寒桿菌疫苗誘導小鼠免疫應答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10 王百忍;金亮;鄺芳;王曦;段曉莉;王凌;鞠躬;;催產素與免疫應答關系的研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錢錚;抑制性T細胞抑制免疫應答的機制被發(fā)現(xiàn)[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2 記者 唐先武邋特約記者 肖鑫;我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免疫應答與調控的新型分子機制[N];科技日報;2008年
3 余志平;抗RSV感染研究聚焦免疫應答[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皆然;胞壁型重組BCG的構建及對小鼠免疫應答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2 董生福;人工合成寡糖促進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李s,
本文編號:4055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40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