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母嬰分離對大鼠成年后催產(chǎn)素水平及情緒、行為障礙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19:38
目的探討大鼠生命早期母嬰分離對成年期異常行為、情緒問題及體內(nèi)催產(chǎn)素及相關分子表達的影響。方法將新生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新生期母嬰分離組(NMS組),NMS組新生鼠生后第1~14天每天與母鼠分離2 h,6周齡進行行為學測試,包括曠場測試、三廂社交測試、高架十字迷宮和強迫游泳測試。Western blot方法檢測大鼠下丘腦組織CD38蛋白表達水平,ELISA檢測大鼠血清OXT水平。結果與對照組相比,NMS大鼠成年后自身梳理時間[(29.19±3.55)s,(55.90±4.03)s,P<0.001]和次數(shù)(6.67±0.74,9.53±0.73,P<0.05)均顯著增加,提示刻板行為增加;與同伴互動時間減少[(350.40±41.25)s,(260.30±33.43)s,P<0.05],提示社交功能受損;對新環(huán)境的探索時長[高架開放臂:(78.15±20.95)s vs.(36.45±5.35)s,P<0.05;曠場中央?yún)^(qū):(153.70±34.41)s vs.(13.84±4.80)s,P<0.01]減短、排便次數(shù)增多(1.72±0.24,3.25±0....
【文章來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20,28(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新生鼠母嬰分離
1.2.2 大鼠行為學測試
1.2.2.1 曠場測試
1.2.2.2 三廂社交測試
1.2.2.3 高架十字迷宮實驗
1.2.2.4 強迫游泳實驗
1.2.3 Western Blot檢測催產(chǎn)素相關蛋白表達
1.2.4 ELISA檢測血清催產(chǎn)素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大鼠行為學測試
2.1.1 體重監(jiān)測
2.1.2 曠場實驗-運動功能
2.1.3 曠場實驗-重復刻板行為
2.1.4 三廂測試-社交功能
2.1.5 曠場試驗和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焦慮癥狀
2.1.6 強迫游泳測試-抑郁癥狀
2.2 大鼠下丘腦組織CD38及血清OXT檢測
3 討 論
3.1 生命早期不良發(fā)展因素對兒童成年后健康影響
3.2 生命早期母嬰分離導致大鼠成年后孤獨癥樣、焦慮、抑郁樣行為加重
3.3 NMS大鼠體內(nèi)CD38、OXT水平下降可能是大鼠行為異常的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母嬰分離動物研究及其進展[J]. 張宇翔,劉建鵬,陳佳欣,張雪琴. 海南醫(yī)學. 2017(06)
[2]四川省農(nóng)村留守兒童抑郁癥狀及其與自尊及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 吉園依,張宇,殷菲,楊淑娟,楊洋,劉巧蘭.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7(02)
[3]農(nóng)村留守兒童生存現(xiàn)狀調查報告[J]. 鄔志輝,李靜美.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4]母愛剝奪與神經(jīng)行為發(fā)育[J]. 李亞菲,魯利群.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4(04)
[5]母嬰分離的動物模型及其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J]. 薛曉芳,李曼,王瑋文,邵楓.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6)
[6]全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 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J]. 全國婦聯(lián)課題組. 中國婦運. 2013(06)
[7]分離年齡和留守時間對留守兒童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影響[J]. 凌輝,張建人,易艷,周立健,洪婉妍,文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5)
[8]催產(chǎn)素與人類社會行為[J]. 劉金婷,蔡強,王若菡,吳寅.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0)
[9]新生期母嬰分離對大鼠成年后行為的影響及機制[J]. 孫鴻燕,朱小霞,董文斌,陳玲玲,馮志強,雷小平,李清平. 中國婦幼保健. 2011(19)
[10]早期剝奪所致大鼠抑郁樣行為與海馬BDNF mRNA表達變化[J]. 江雪華,張敏,陸大祥,韋佳,戚仁斌. 心理學報. 2010(06)
碩士論文
[1]關于兒童依戀的研究綜述[D]. 李鳳蓮.東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76326
【文章來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20,28(05)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新生鼠母嬰分離
1.2.2 大鼠行為學測試
1.2.2.1 曠場測試
1.2.2.2 三廂社交測試
1.2.2.3 高架十字迷宮實驗
1.2.2.4 強迫游泳實驗
1.2.3 Western Blot檢測催產(chǎn)素相關蛋白表達
1.2.4 ELISA檢測血清催產(chǎn)素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大鼠行為學測試
2.1.1 體重監(jiān)測
2.1.2 曠場實驗-運動功能
2.1.3 曠場實驗-重復刻板行為
2.1.4 三廂測試-社交功能
2.1.5 曠場試驗和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焦慮癥狀
2.1.6 強迫游泳測試-抑郁癥狀
2.2 大鼠下丘腦組織CD38及血清OXT檢測
3 討 論
3.1 生命早期不良發(fā)展因素對兒童成年后健康影響
3.2 生命早期母嬰分離導致大鼠成年后孤獨癥樣、焦慮、抑郁樣行為加重
3.3 NMS大鼠體內(nèi)CD38、OXT水平下降可能是大鼠行為異常的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母嬰分離動物研究及其進展[J]. 張宇翔,劉建鵬,陳佳欣,張雪琴. 海南醫(yī)學. 2017(06)
[2]四川省農(nóng)村留守兒童抑郁癥狀及其與自尊及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 吉園依,張宇,殷菲,楊淑娟,楊洋,劉巧蘭.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7(02)
[3]農(nóng)村留守兒童生存現(xiàn)狀調查報告[J]. 鄔志輝,李靜美.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4]母愛剝奪與神經(jīng)行為發(fā)育[J]. 李亞菲,魯利群.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4(04)
[5]母嬰分離的動物模型及其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J]. 薛曉芳,李曼,王瑋文,邵楓.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6)
[6]全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 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J]. 全國婦聯(lián)課題組. 中國婦運. 2013(06)
[7]分離年齡和留守時間對留守兒童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影響[J]. 凌輝,張建人,易艷,周立健,洪婉妍,文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5)
[8]催產(chǎn)素與人類社會行為[J]. 劉金婷,蔡強,王若菡,吳寅.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0)
[9]新生期母嬰分離對大鼠成年后行為的影響及機制[J]. 孫鴻燕,朱小霞,董文斌,陳玲玲,馮志強,雷小平,李清平. 中國婦幼保健. 2011(19)
[10]早期剝奪所致大鼠抑郁樣行為與海馬BDNF mRNA表達變化[J]. 江雪華,張敏,陸大祥,韋佳,戚仁斌. 心理學報. 2010(06)
碩士論文
[1]關于兒童依戀的研究綜述[D]. 李鳳蓮.東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763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34763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