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胸椎橫突間入路椎體間融合術的人體解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15:46
目的:在CT三維重建的影像學研究基礎上,進行尸體解剖,研究下胸椎各橫突間結構,進一步確認安全的手術入路及手術操作區(qū)域。方法:為模擬下胸椎橫突間入路椎體間融合術的手術操作過程,對6具人體標本進行相應的解剖及操作,觀察相關手術區(qū)域周圍的解剖結構及相互間的空間關系,并進行椎間融合器、椎弓根螺釘置入操作。結果:下胸椎橫突間入路椎間融合術手術操作可經(jīng)胸最長肌與胸棘肌的間隙達到深層組織,并解剖橫突間區(qū)域的組織結構,探尋周圍神經(jīng)、血管,并觀察椎間孔外神經(jīng)根、肋間后神經(jīng)、肋間后動靜脈的走行規(guī)律及彼此間的關系。之后順利到達椎間隙,進行了Cage植入,并嘗試模擬進行了同側(cè)的椎弓根螺釘?shù)闹萌。結論:人體標本的解剖對研究下胸椎橫突間入路椎體間融合手術區(qū)域的解剖結構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通過觀察分析解剖結構并嘗試同一切口附加單側(cè)椎弓根釘固定,發(fā)現(xiàn)T10/T11和T11/T12節(jié)段橫突間區(qū)域較T8/T9和T9/T10更加充分,神經(jīng)根游離空間大...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 2019,27(12)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肋間后動靜脈圖6顯露橫突,并測量距離
入大小合適的椎間融合器Cage(見圖7-9)。此外,筆者嘗試模擬附加同側(cè)椎弓根螺釘。首先尋找到橫突基底部與椎板交界處,通過胸椎橫突基底部及胸椎橫突椎板結合部能很容易地確定置釘點。然后使用克氏針定位,用探針探查椎弓根螺釘?shù)廊婢鶠楣琴|(zhì)后植入椎弓根螺釘。通過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的手術入路可方便地附加同側(cè)的椎弓根釘(見圖10)。圖7顯露椎間隙及椎間盤圖8用刮匙處理椎間隙圖9于椎間隙置入Cage融合器圖10單側(cè)附加椎弓根螺釘3討論脊柱融合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從早期的后方融合、后外側(cè)融合到現(xiàn)在大規(guī)模應用的各種椎體間融合,術式不斷推陳出新。在脊柱骨折、退變性疾病、結核感染乃至畸形等大多數(shù)脊柱手術中,椎間融合與否已然變成評價手術成功與失敗的主要標準之一[1,2]。此外,椎間融合術能提供脊柱穩(wěn)定性,維持脊柱序列,臨床療效肯定,這也是其至今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臨床上腰背部疾病比胸背部疾病更常見,患者數(shù)量較多,手術治療應用越來越廣泛。相關研究指出脊柱融合手術是治療各種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4]。腰椎融合技術對于腰椎退行性病變及脊柱畸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術方式,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然而胸椎椎間融合的手術適應證較窄,且需要手術的患者與腰椎相比數(shù)目較少,但車禍、高處墜落、重物砸傷等高能量損傷所引起的胸椎骨折脫位等疾病不斷增加。此外,針對強直性脊柱炎這類特殊患者所發(fā)生的脊柱骨折治
入大小合適的椎間融合器Cage(見圖7-9)。此外,筆者嘗試模擬附加同側(cè)椎弓根螺釘。首先尋找到橫突基底部與椎板交界處,通過胸椎橫突基底部及胸椎橫突椎板結合部能很容易地確定置釘點。然后使用克氏針定位,用探針探查椎弓根螺釘?shù)廊婢鶠楣琴|(zhì)后植入椎弓根螺釘。通過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的手術入路可方便地附加同側(cè)的椎弓根釘(見圖10)。圖7顯露椎間隙及椎間盤圖8用刮匙處理椎間隙圖9于椎間隙置入Cage融合器圖10單側(cè)附加椎弓根螺釘3討論脊柱融合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從早期的后方融合、后外側(cè)融合到現(xiàn)在大規(guī)模應用的各種椎體間融合,術式不斷推陳出新。在脊柱骨折、退變性疾病、結核感染乃至畸形等大多數(shù)脊柱手術中,椎間融合與否已然變成評價手術成功與失敗的主要標準之一[1,2]。此外,椎間融合術能提供脊柱穩(wěn)定性,維持脊柱序列,臨床療效肯定,這也是其至今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臨床上腰背部疾病比胸背部疾病更常見,患者數(shù)量較多,手術治療應用越來越廣泛。相關研究指出脊柱融合手術是治療各種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4]。腰椎融合技術對于腰椎退行性病變及脊柱畸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術方式,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然而胸椎椎間融合的手術適應證較窄,且需要手術的患者與腰椎相比數(shù)目較少,但車禍、高處墜落、重物砸傷等高能量損傷所引起的胸椎骨折脫位等疾病不斷增加。此外,針對強直性脊柱炎這類特殊患者所發(fā)生的脊柱骨折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脊柱內(nèi)鏡下椎管減壓結合斜外側(cè)入路腰椎間融合術及經(jīng)皮椎弓根釘治療伴腰椎滑脫的腰椎管狹窄癥[J]. 涂計,李文甜,楊述華,張宇坤,華文彬,李帥,王坤,劉偉,宋雨,羅榮錦,楊操.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4)
[2]脊柱融合術后相鄰節(jié)段退變原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J]. 陳巖松,陳哲,王碩凡. 中醫(yī)正骨. 2018(04)
[3]合理規(guī)范使用脊柱椎間融合技術[J]. 徐榮明,呂亮. 中國骨傷. 2017(05)
[4]對脊柱椎間融合的影像學評價策略[J]. 高志強,李洋,羅飛.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48)
[5]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基于3DCT重建的基礎研究[J]. 孔鵬,李念虎,徐展望.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11)
本文編號:2966950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 2019,27(12)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肋間后動靜脈圖6顯露橫突,并測量距離
入大小合適的椎間融合器Cage(見圖7-9)。此外,筆者嘗試模擬附加同側(cè)椎弓根螺釘。首先尋找到橫突基底部與椎板交界處,通過胸椎橫突基底部及胸椎橫突椎板結合部能很容易地確定置釘點。然后使用克氏針定位,用探針探查椎弓根螺釘?shù)廊婢鶠楣琴|(zhì)后植入椎弓根螺釘。通過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的手術入路可方便地附加同側(cè)的椎弓根釘(見圖10)。圖7顯露椎間隙及椎間盤圖8用刮匙處理椎間隙圖9于椎間隙置入Cage融合器圖10單側(cè)附加椎弓根螺釘3討論脊柱融合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從早期的后方融合、后外側(cè)融合到現(xiàn)在大規(guī)模應用的各種椎體間融合,術式不斷推陳出新。在脊柱骨折、退變性疾病、結核感染乃至畸形等大多數(shù)脊柱手術中,椎間融合與否已然變成評價手術成功與失敗的主要標準之一[1,2]。此外,椎間融合術能提供脊柱穩(wěn)定性,維持脊柱序列,臨床療效肯定,這也是其至今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臨床上腰背部疾病比胸背部疾病更常見,患者數(shù)量較多,手術治療應用越來越廣泛。相關研究指出脊柱融合手術是治療各種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4]。腰椎融合技術對于腰椎退行性病變及脊柱畸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術方式,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然而胸椎椎間融合的手術適應證較窄,且需要手術的患者與腰椎相比數(shù)目較少,但車禍、高處墜落、重物砸傷等高能量損傷所引起的胸椎骨折脫位等疾病不斷增加。此外,針對強直性脊柱炎這類特殊患者所發(fā)生的脊柱骨折治
入大小合適的椎間融合器Cage(見圖7-9)。此外,筆者嘗試模擬附加同側(cè)椎弓根螺釘。首先尋找到橫突基底部與椎板交界處,通過胸椎橫突基底部及胸椎橫突椎板結合部能很容易地確定置釘點。然后使用克氏針定位,用探針探查椎弓根螺釘?shù)廊婢鶠楣琴|(zhì)后植入椎弓根螺釘。通過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的手術入路可方便地附加同側(cè)的椎弓根釘(見圖10)。圖7顯露椎間隙及椎間盤圖8用刮匙處理椎間隙圖9于椎間隙置入Cage融合器圖10單側(cè)附加椎弓根螺釘3討論脊柱融合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從早期的后方融合、后外側(cè)融合到現(xiàn)在大規(guī)模應用的各種椎體間融合,術式不斷推陳出新。在脊柱骨折、退變性疾病、結核感染乃至畸形等大多數(shù)脊柱手術中,椎間融合與否已然變成評價手術成功與失敗的主要標準之一[1,2]。此外,椎間融合術能提供脊柱穩(wěn)定性,維持脊柱序列,臨床療效肯定,這也是其至今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一[3]。臨床上腰背部疾病比胸背部疾病更常見,患者數(shù)量較多,手術治療應用越來越廣泛。相關研究指出脊柱融合手術是治療各種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4]。腰椎融合技術對于腰椎退行性病變及脊柱畸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術方式,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然而胸椎椎間融合的手術適應證較窄,且需要手術的患者與腰椎相比數(shù)目較少,但車禍、高處墜落、重物砸傷等高能量損傷所引起的胸椎骨折脫位等疾病不斷增加。此外,針對強直性脊柱炎這類特殊患者所發(fā)生的脊柱骨折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脊柱內(nèi)鏡下椎管減壓結合斜外側(cè)入路腰椎間融合術及經(jīng)皮椎弓根釘治療伴腰椎滑脫的腰椎管狹窄癥[J]. 涂計,李文甜,楊述華,張宇坤,華文彬,李帥,王坤,劉偉,宋雨,羅榮錦,楊操.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4)
[2]脊柱融合術后相鄰節(jié)段退變原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J]. 陳巖松,陳哲,王碩凡. 中醫(yī)正骨. 2018(04)
[3]合理規(guī)范使用脊柱椎間融合技術[J]. 徐榮明,呂亮. 中國骨傷. 2017(05)
[4]對脊柱椎間融合的影像學評價策略[J]. 高志強,李洋,羅飛.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48)
[5]橫突間入路下胸椎椎體間融合術基于3DCT重建的基礎研究[J]. 孔鵬,李念虎,徐展望.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11)
本文編號:29669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xiyixuelunwen/2966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