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材料的制備和磁電性能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氧化物材料的制備和磁電性能的研究
【摘要】:近年來,低維磁性材料是材料科學和凝聚態(tài)物理應用的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以及潛在的應用價值;而介電材料是一類重要的功能材料,因其高介電常數(shù)的特性,被用來制造電容器、存儲器、濾波器等電子元件。因此,對于新型低維磁性材料和具有高介電性材料的研究已經成為當今化學和材料科學的熱門研究領域。我們的目的是,在研究低維磁性材料的同時,對該材料的電性也進行研究。在32種點群的晶體中,有21種點群的晶體不具有中心對稱,在這21種點群中僅有10種點群的晶體具有唯一單向極軸,即存在著自發(fā)極化,它們分別是1(C1),2(C2),m(Cs),mm2(C2v),4(C4),4mm(C4v),3(C3),3m(C3v),6(C6),6mm(C6v)。所以本論文選取在這10種點群中含有低維磁性鏈的化合物,利用傳統(tǒng)的固相反應法獲得其純相。并重點研究了這些化合物的磁學性質及介電性質。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結論如下:(1)通過固相反應法合成了以VO4陰離子基團為基本結構單元的KBa Cu V2O7Cl二維磁性鏈化合物。研究結果表明,該化合物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順磁性。并在低溫下對其介電性能在不同的頻率下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在低溫下沒有發(fā)生相變,由于化合物KBa Cu V2O7Cl的合成溫度較低,對其在室溫上的介電性能需要進一步測試。(2)通過固相反應法合成了以Ta O4陰離子基團為基本結構單元的KCu Ta3O9二維磁性鏈化合物。研究結果表明,該化合物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反鐵磁性。并在低溫下對其介電性能在不同的頻率下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的降低,介電常數(shù)在逐漸升高,在該測試溫度范圍內表明,該化合物無鐵電相變發(fā)生,表現(xiàn)出順電行為。(3)通過固相反應法合成了以BO3陰離子基團為基本結構單元的Ln(Ln=La,Sm,Eu,Gd)Ba Cu BO5系列的二維磁性鏈同構化合物。研究結果表明,化合物La Ba Cu BO5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抗磁性,化合物Eu Ba Cu BO5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反鐵磁性,化合物Gd Ba Cu BO5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順磁性,化合物Sm Ba Cu BO5的宏觀磁性表現(xiàn)為傾斜反鐵磁性。對它們在室溫上對其介電性能在不同頻率下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它們的介電損耗都比較大,超出儀器測量范圍,儀器已經不能辨別出實部了,超出儀器的測量范圍了,因而給出了負數(shù)。損耗表明的是在極化的過程中的能量的消耗。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2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青;王力;張紅波;陳林;;間斷性低氧對大鼠腓腸肌介電性能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9年04期
2 魯勇軍,,余玨,任燕華,胡保衛(wèi);細胞和組織介電性能研究[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3 周祝林;玻璃鋼及蜂窩夾層的高頻介電性能[J];物理;1988年04期
4 史偉,膝世寧;燒成條件對瓷料介電性的影響[J];聊城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2期
5 王壽太;高分子低溫介電性能與測試技術[J];低溫與超導;1980年04期
6 李濤;徐強;劉玲;;Sm_2Zr_2O_7-SiO_2復合材料的制備及介電性能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09年S1期
7 張俊吉;晁明舉;梁二軍;李明玉;李德川;;激光快速凝固法制備織構化二鈦酸鋇及其介電性能研究[J];中國激光;2011年06期
8 尚文宇,劉慶峰,陳壽田;文石型碳酸鈣晶須及其復合體系介電性能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1年01期
9 曾蓓,曹萬強;NaNbO_3-SrTiO_3陶瓷介電性能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10 蒲永平;楊公安;王瑾菲;楊文虎;;BaTiO_3-Nb_2O_5-Fe_2O_3陶瓷介電性能的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黨智敏;趙淑金;南策文;;不同介電性能的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2 馬青;;骨骼肌細胞介電性能的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生理學工作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3年
3 馬青;;骨骼肌細胞頻域介電性能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李建偉;聶延平;程翔宇;;淺談復合材料制件的高頻介電性能[A];中國電子學會化學工藝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0年
5 崔學民;韓要叢;劉海鋒;周濟;;水對堿礦渣膠凝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崔學民;韓要叢;劉海鋒;曹德光;周濟;;水對堿礦渣膠凝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Ⅱ)[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杜慧玲;姚熹;張良瑩;;Bi_2O_3-ZnO-Nb_2O_5-CaO四元焦綠石系統(tǒng)相結構與介電性能研究[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張俊吉;袁斌;晁明舉;;激光快速凝固法制備織構化二鈦酸鋇及介電性能研究[A];魯豫贛黑蘇五省光學(激光)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劉韓星;郝華;陳磊;劉洋;熊博;堯中華;曹明賀;;BaTiO_3-BiScO_3基寬溫穩(wěn)定型陶瓷的制備及介電性能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1分冊)[C];2010年
10 焦崗成;王志育;樊慧慶;;鈮酸鉀鈉基陶瓷制備及其介電性能研究[A];2006年全國功能材料學術年會專輯[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會靜;典型電介質材料的微波介電及吸波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高莉彬;鉍基焦綠石鈮酸鉍鎂材料結構及薄膜的介電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李歡;鈮酸鉀鈉基材料壓電和介電調諧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江嬋;低介電常數(shù)微波陶瓷材料的制備、介電性能及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李海蓉;聚偏氟乙烯基復合材料的結構調控與介電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6 徐j;煤焦微波介電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7 李玲霞;亞微米BaTiO_3 X7R MLC細晶陶瓷介質材料的介電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8 朱小娜;(Ba,Ca)TiO_3相關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D];浙江大學;2016年
9 余洪滔;CaCu_3Ti_4O_(12)基陶瓷的制備、結構與介電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胡星;改性鉛基鈣鈦礦陶瓷的結構與介電性能[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亞飛;高介電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制備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孫逸塵;高介電常數(shù)低介電損耗聚偏氟乙烯—碳納米管/氰酸酯復合材料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焦一成;高介電常數(shù)低介電損耗多相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趙旭;二氧化鈦基高介電陶瓷的制備及物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張妍;元素摻雜CaCu_3Ti_4O_(12)陶瓷介電性能與電學輸運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志偉;Ln_(1.5)Sr_(0.5)NiO_4(Ln=La、Nd)/聚偏氟乙烯介電復合材料[D];浙江大學;2015年
7 李俊偉;溶膠—凝膠法制備Y_(2/3)Cu_3Ti_4O_(12)基巨介電陶瓷及其介電性能調控[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8 周亞鵬;錫鋅元素摻雜的鈦酸鋇陶瓷制備與介電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9 杜勇;共沉淀法制備ZnNb_2O_6粉體及陶瓷介電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10 何山;終端短路法材料介電性能變溫測試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697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16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