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傳播學視角的國外漢語教學節(jié)目個案研究——以“看電視學中文”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6-28 01:57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文化實力不斷增強,“漢語熱”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漢語學習者數(shù)量及學習需求,受時間、地域等影響較大,教學成本較高。為滿足本國學習者的漢語學習需求,解決當?shù)貛熧Y等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許多國家及地區(qū)均紛紛推出帶有所在地特色的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國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于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的研究數(shù)量逐年上升,但多將視線停留于中國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且研究多集中在教育學方面,從傳播學視角出發(fā)的國外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的相關性研究更是鳳毛麟角。5W模式是傳播學中一項單向傳播模式,其所構造的傳播鏈條包含五個要素,即 Who(誰)、Says what(說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whom(向誰說)、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作為以大眾傳媒為載體的語言及文化的跨文化的訊息傳播及交流活動,其本質就是傳播。日本NHK教育頻道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看電視學中文”自1967年開播以來受到日本漢語學習者的好評,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歷史,是日本極具代表性、高質量的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目前...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研究方法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內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研究
1.3.2 國外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研究
1.3.3 “看電視學中文”相關研究
1.4 理論基礎
1.4.1 拉斯韋爾“5W”模式
1.4.2 “使用與滿足”理論
1.4.3 非言語傳播
第二章 “看電視學中文”節(jié)目概況
2.1 “看電視學中文”2018季概況介紹
2.2 “看電視學中文”2018季節(jié)目編排
第三章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要素分析
3.1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者分析
3.1.1 日本中央政府
3.1.2 NHK
3.1.3 教學團隊
3.2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內容分析
3.2.1 詞匯教學
3.2.2 語法教學
3.2.3 文化教學
3.2.4 “看電視學中文”的非言語傳播內容
3.3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媒介分析
3.3.1 “看電視學中文”中傳統(tǒng)媒體的應用
3.3.2 “看電視學中文”中新媒體的應用
3.4 “看電視學中文”受眾分析
3.5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效果分析
第四章 “看電視學中文”對我國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的啟示
4.1 對于傳播者的啟示
4.2 對于傳播內容的啟示
4.3 對于傳播媒介的啟示
4.3.1 對于傳統(tǒng)媒體的啟示
4.3.2 對于新媒體的啟示
4.4 對于受眾的啟示
4.5 對于傳播效果的啟示
第五章 結語
5.1 本文研究小結
5.2 不足之處及進一步研究展望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96266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研究方法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內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研究
1.3.2 國外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研究
1.3.3 “看電視學中文”相關研究
1.4 理論基礎
1.4.1 拉斯韋爾“5W”模式
1.4.2 “使用與滿足”理論
1.4.3 非言語傳播
第二章 “看電視學中文”節(jié)目概況
2.1 “看電視學中文”2018季概況介紹
2.2 “看電視學中文”2018季節(jié)目編排
第三章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要素分析
3.1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者分析
3.1.1 日本中央政府
3.1.2 NHK
3.1.3 教學團隊
3.2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內容分析
3.2.1 詞匯教學
3.2.2 語法教學
3.2.3 文化教學
3.2.4 “看電視學中文”的非言語傳播內容
3.3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媒介分析
3.3.1 “看電視學中文”中傳統(tǒng)媒體的應用
3.3.2 “看電視學中文”中新媒體的應用
3.4 “看電視學中文”受眾分析
3.5 “看電視學中文”傳播效果分析
第四章 “看電視學中文”對我國漢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的啟示
4.1 對于傳播者的啟示
4.2 對于傳播內容的啟示
4.3 對于傳播媒介的啟示
4.3.1 對于傳統(tǒng)媒體的啟示
4.3.2 對于新媒體的啟示
4.4 對于受眾的啟示
4.5 對于傳播效果的啟示
第五章 結語
5.1 本文研究小結
5.2 不足之處及進一步研究展望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962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996266.html
上一篇:現(xiàn)代漢語負面評價構式“這叫什么X”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