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20 15:15
關于漢語中的中動句研究歷來爭議很大。漢語中動句的界定標準、句式的生成以及句中各成分之間的相容性都是中動句研究的熱點。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對于漢語中動句的研究多集中在“NP(受事)+V起來+(狀)+AP/VP"句式的討論上,前人對于這類句式進行了較多的描寫分析,但多是對于英語中動句研究的借鑒和照搬,并沒有針對漢語中動句的特點展開討論,因而,我們認為上述這類句式是漢語中動句式中的一種,漢語中動句的界定標準、語義特點以及生成過程都是有待研究的。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重點研究“NP(受事)+(狀)+V”這類中動句式,并從漢語中動句的判斷標準入手重新看待漢語中動句的結構特點和構句特點,進一步對其進行語義分析,并推斷其句式的生成過程。我們相信,漢語中動句不是孤立形成的,即使不能從形態(tài)標記的角度直接把握這類句式的生成過程,但也能夠通過某些詞匯標記或者結構之間句法語義上的統(tǒng)一性來做出判斷和推理。對于這類句式的考察不僅能夠重新審視漢語中動句式,而且能為漢語中動句的標準有一個全新的界定和認識,深化漢語自身句法的特點;同時,從類型學的角度來看,對于人類語言的普遍性也提供了一定的佐證。 本文分為六個部分,...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論
0.1 問題的提出
0.2 本文理論框架
0.3 本文的語料來源
第一章 中動句的研究現(xiàn)狀
1.1 英語中動結構的相關研究
1.1.1 英語中動結構的界定及判定標準
1.1.2 英語中動結構的語義特點
1.1.3 英語中動結構的生成機制
1.2 漢語中動句的相關研究
1.2.1 "V起來"句
1.2.2 "給VP"結構
1.2.3 "難易"句
第二章 漢語"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界定
2.1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判定標準
2.2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分類
第三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層次構造
3.1 句式中動詞的性質(zhì)
3.2 句式中狀語的性質(zhì)
3.3 句式中主語NP的性質(zhì)
第四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語義特點
4.1 中動句[+評價性]和[+情態(tài)性]的語義特征
4.2 中動句[-事件性]和[+狀態(tài)性]的語義特征
4.3 中動句具有通指性的語義特征
第五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句法特征及生成機制
5.1 相關的研究
5.2 中動句的句法特征
5.2.1 隱含施事
5.2.2 施受不對稱的形式特征
5.3 中動句的生成機制及制約條件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59599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序論
0.1 問題的提出
0.2 本文理論框架
0.3 本文的語料來源
第一章 中動句的研究現(xiàn)狀
1.1 英語中動結構的相關研究
1.1.1 英語中動結構的界定及判定標準
1.1.2 英語中動結構的語義特點
1.1.3 英語中動結構的生成機制
1.2 漢語中動句的相關研究
1.2.1 "V起來"句
1.2.2 "給VP"結構
1.2.3 "難易"句
第二章 漢語"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界定
2.1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判定標準
2.2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分類
第三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層次構造
3.1 句式中動詞的性質(zhì)
3.2 句式中狀語的性質(zhì)
3.3 句式中主語NP的性質(zhì)
第四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語義特點
4.1 中動句[+評價性]和[+情態(tài)性]的語義特征
4.2 中動句[-事件性]和[+狀態(tài)性]的語義特征
4.3 中動句具有通指性的語義特征
第五章 "NP(受事)+狀+V"中動句式的句法特征及生成機制
5.1 相關的研究
5.2 中動句的句法特征
5.2.1 隱含施事
5.2.2 施受不對稱的形式特征
5.3 中動句的生成機制及制約條件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595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95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