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多角度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05:08
“相似”“類似”和“相類似”在現(xiàn)代漢語中語義相近,本文在“三個平面”理論和詞匯化理論的指導下,立足于語料庫,通過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語料事實,從共時和歷時兩個維度對“相似”“類似”和“相類似”展開全面、細致的比較分析,試圖歸納出三者的異同。全文主要從以下三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句法分析。首先,確定“相似”和“類似”的詞類歸屬;其次,根據(jù)語料數(shù)據(jù),對三者句法功能上的異同和傾向性進行比較,并對三者與各副詞小類的搭配情況進行討論;最后對三者的相關格式和固定搭配進行考察分析。第二部分:語義語用分析。語義上,首先結合詞典釋義和語料分析,得出“相似”和“類似”的語義特征;其次,根據(jù)形容詞和名詞的語義組合模型,對三者所搭配的比較項進行窮盡式統(tǒng)計,并對其語義進行分類,統(tǒng)計出三者的異同及搭配對象語義類別上的傾向性;再次,從量幅和量點的角度來分析三者的量性特征;最后,對“相似”和“類似”表比較和比擬時的相關形式進行探討。語用上,對三者銜接篇章時的分布特征和表現(xiàn)進行分析和描寫。第三部分:歷時考察。主要對“相似”和“類似”的詞匯化過程進行細致的描寫,深入探究其內(nèi)在動因和發(fā)展機制,并對“相類似”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進行...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選題緣由及意義
1.1.1 選題緣由
1.1.2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和語料說明
1.3.1 研究方法
1.3.2 語料說明
2.“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句法分析
2.1 詞類歸屬
2.2 句法功能
2.2.1 句法功能的相似性
2.2.2 句法功能的差異性及傾向性
2.2.3 與副詞搭配、共現(xiàn)的對比分析
2.3 相關格式
2.3.1 “類似于”和“相似于”
2.3.2 “類似像(象)……”和“像類似……”
2.3.3 X和/跟/同/與Y相似/類似/相類似
2.4 固定搭配
2.4.1 “相似形”和“相似三角形”
2.4.2 “相似性”和“類似性”
2.5 小結
3.“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語義語用分析
3.1 整體類同與具體相似
3.2 比較項的語義類型
3.3 量幅與量點
3.4 比較與比擬
3.5 篇章銜接功能
3.6 小結
4.“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歷時考察
4.1 “相似”的詞匯化
4.1.1 “相似”的詞匯化歷程
4.1.2 “相似”詞匯化的動因和機制
4.2 “類似”的詞匯化
4.2.1 “類似”的詞匯化歷程
4.2.2 “類似”詞匯化的動因和機制
4.3 “相類似”的形成及其整合度分析
4.4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567722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選題緣由及意義
1.1.1 選題緣由
1.1.2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和語料說明
1.3.1 研究方法
1.3.2 語料說明
2.“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句法分析
2.1 詞類歸屬
2.2 句法功能
2.2.1 句法功能的相似性
2.2.2 句法功能的差異性及傾向性
2.2.3 與副詞搭配、共現(xiàn)的對比分析
2.3 相關格式
2.3.1 “類似于”和“相似于”
2.3.2 “類似像(象)……”和“像類似……”
2.3.3 X和/跟/同/與Y相似/類似/相類似
2.4 固定搭配
2.4.1 “相似形”和“相似三角形”
2.4.2 “相似性”和“類似性”
2.5 小結
3.“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語義語用分析
3.1 整體類同與具體相似
3.2 比較項的語義類型
3.3 量幅與量點
3.4 比較與比擬
3.5 篇章銜接功能
3.6 小結
4.“相似”“類似”和“相類似”的歷時考察
4.1 “相似”的詞匯化
4.1.1 “相似”的詞匯化歷程
4.1.2 “相似”詞匯化的動因和機制
4.2 “類似”的詞匯化
4.2.1 “類似”的詞匯化歷程
4.2.2 “類似”詞匯化的動因和機制
4.3 “相類似”的形成及其整合度分析
4.4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5677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56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