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美學視域下《三字經(jīng)》維譯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4 11:18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啟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其取材典范,內(nèi)容保存得完整,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jié)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能說是“如能字字知詮解,子史經(jīng)書一貫通”。為了傳播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蒙學讀物,亞森·阿瓦孜將其翻譯成維吾爾語版本。該譯本內(nèi)容首次將《三字經(jīng)》翻譯成為維吾爾語,其譯本內(nèi)容特色突出,是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的著作。本文以劉宓慶先生的翻譯美學為理論基礎,按照劉宓慶先生對審美信息掃描層級的劃分,對《三字經(jīng)》維譯本進行外象掃描,首先選擇從漢語和維吾爾語兩種譯本之間的對比出發(fā),分析了譯文的語言結(jié)構(gòu)美、超語言(超文本)的語言美;其次單獨從《三字經(jīng)》維譯本出發(fā),分析了譯文的語言風格美。通過分析得出譯者作為翻譯審美主體采用多種審美調(diào)節(jié)手段,在雙語可譯性限度內(nèi),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概念內(nèi)容,原文的行文形式體式,原文的形象描寫手段,原文的風格要素,并對部分內(nèi)容做了代償性的變通,實現(xiàn)了原文的審美再現(xiàn)。同時譯文創(chuàng)作的過程富有美學的思想,翻譯美學理論可以指導《三字經(jīng)》維譯本的翻譯研究,對譯文中相關現(xiàn)象具有解釋力...
【文章來源】:喀什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用價值
四、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五、語料來源
第一章 翻譯美學理論概述
一、翻譯的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
二、翻譯美學審美再現(xiàn)論、譯文操控論、風格論
三、翻譯審美活動的程序論
第二章 《三字經(jīng)》維譯本的翻譯美學分析
第一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中的語言結(jié)構(gòu)美
一、語音美
二、用詞美
三、修辭美
四、句段結(jié)構(gòu)美
第二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超語言(超文本)的語言美
一、意象美
二、情感-意蘊美
第三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的語言風格美
一、行文風格美
二、整體氣韻美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致謝)
讀碩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文學翻譯的美學研究[J]. 胡燕琴,祝琦.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翻譯美學研究概述[J]. 李星穎. 海外英語. 2018(10)
[3]“感性”之美:馬克思語言觀與翻譯美學[J]. 劉曉萍.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17(04)
[4]修辭美學的新拓展——《中國辭格審美史》序[J]. 邱明正.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7(01)
[5]翻譯美學視域下民族文學翻譯之意蘊[J]. 胡燕琴. 貴州民族研究. 2016(07)
[6]從翻譯美學角度看原作語言風格在譯文中的再現(xiàn)與缺失[J]. 王楊.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7]《三字經(jīng)》英譯本的翻譯美學研究[J]. 翟娜. 語文建設. 2015(18)
[8]語言模糊問題在文學翻譯中的研究[J]. 原靈杰. 語文建設. 2015(14)
[9]《福樂智慧》藝術(shù)形式之別致:獨創(chuàng)與兼收并蓄[J]. 劉霞.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02)
[10]近年來《三字經(jīng)》研究述評[J]. 宮麗艷,劉經(jīng)緯.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02)
碩士論文
[1]《三字經(jīng)》與《弟子規(guī)》維譯本譯法研究[D]. 覃莎莎.伊犁師范學院 2018
[2]維吾爾民間達斯坦《烏爾麗哈與艾木拉江》(Hφrliqa vε Hεmrad(?)an)研究[D]. 肉孜古麗·許克力.中央民族大學 2018
[3]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殺人回憶》英譯實踐報告[D]. 錢嬋娟.西安外國語大學 2017
[4]風格標記理論視域下王佐良英譯漢散文翻譯風格研究[D]. 宋留香.贛南師范大學 2017
[5]翻譯美學視角下比喻句的翻譯研究[D]. 趙裴伊萌.新疆師范大學 2017
[6]從風格的審美再現(xiàn)看查良錚譯《唐璜》[D]. 楊天敏.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7
[7]翻譯美學視角下《紅高粱家族》的維譯研究[D]. 譚波爾.喀什大學 2017
[8]從《老人與!返膬蓚漢譯本看劉宓慶的翻譯風格論[D]. 王鑫.青島科技大學 2017
[9]從劉宓慶的翻譯風格論看《呼蘭河傳》英譯本的風格再現(xiàn)[D]. 唐文雅.湖南師范大學 2016
[10]翻譯美學視域下的敘事歌《嘎達梅林》漢譯研究[D]. 金燕鈴.西北民族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76804
【文章來源】:喀什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用價值
四、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
(二)創(chuàng)新之處
五、語料來源
第一章 翻譯美學理論概述
一、翻譯的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
二、翻譯美學審美再現(xiàn)論、譯文操控論、風格論
三、翻譯審美活動的程序論
第二章 《三字經(jīng)》維譯本的翻譯美學分析
第一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中的語言結(jié)構(gòu)美
一、語音美
二、用詞美
三、修辭美
四、句段結(jié)構(gòu)美
第二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超語言(超文本)的語言美
一、意象美
二、情感-意蘊美
第三節(jié) 《三字經(jīng)》維譯本的語言風格美
一、行文風格美
二、整體氣韻美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致謝)
讀碩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文學翻譯的美學研究[J]. 胡燕琴,祝琦.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2]翻譯美學研究概述[J]. 李星穎. 海外英語. 2018(10)
[3]“感性”之美:馬克思語言觀與翻譯美學[J]. 劉曉萍.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17(04)
[4]修辭美學的新拓展——《中國辭格審美史》序[J]. 邱明正.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7(01)
[5]翻譯美學視域下民族文學翻譯之意蘊[J]. 胡燕琴. 貴州民族研究. 2016(07)
[6]從翻譯美學角度看原作語言風格在譯文中的再現(xiàn)與缺失[J]. 王楊.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7]《三字經(jīng)》英譯本的翻譯美學研究[J]. 翟娜. 語文建設. 2015(18)
[8]語言模糊問題在文學翻譯中的研究[J]. 原靈杰. 語文建設. 2015(14)
[9]《福樂智慧》藝術(shù)形式之別致:獨創(chuàng)與兼收并蓄[J]. 劉霞.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02)
[10]近年來《三字經(jīng)》研究述評[J]. 宮麗艷,劉經(jīng)緯.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02)
碩士論文
[1]《三字經(jīng)》與《弟子規(guī)》維譯本譯法研究[D]. 覃莎莎.伊犁師范學院 2018
[2]維吾爾民間達斯坦《烏爾麗哈與艾木拉江》(Hφrliqa vε Hεmrad(?)an)研究[D]. 肉孜古麗·許克力.中央民族大學 2018
[3]翻譯美學視角下的《殺人回憶》英譯實踐報告[D]. 錢嬋娟.西安外國語大學 2017
[4]風格標記理論視域下王佐良英譯漢散文翻譯風格研究[D]. 宋留香.贛南師范大學 2017
[5]翻譯美學視角下比喻句的翻譯研究[D]. 趙裴伊萌.新疆師范大學 2017
[6]從風格的審美再現(xiàn)看查良錚譯《唐璜》[D]. 楊天敏.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7
[7]翻譯美學視角下《紅高粱家族》的維譯研究[D]. 譚波爾.喀什大學 2017
[8]從《老人與!返膬蓚漢譯本看劉宓慶的翻譯風格論[D]. 王鑫.青島科技大學 2017
[9]從劉宓慶的翻譯風格論看《呼蘭河傳》英譯本的風格再現(xiàn)[D]. 唐文雅.湖南師范大學 2016
[10]翻譯美學視域下的敘事歌《嘎達梅林》漢譯研究[D]. 金燕鈴.西北民族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76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976804.html